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巴哈伊教的发展话语构建初探

 在新兴宗教初创阶段,被宗教社会学家称为“克理斯玛”(charisma)型的教主所具有的非凡魄力和卓越才能,通常使新兴团体朝气蓬勃。但这个“英雄时代”会随着“神圣家族”光环的消褪而很快结束,此后新兴宗教能否成功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后继领导人能否建立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更为关键的是取决于新兴社团能否不断地回应新时代的要求,并创造性地解决其信徒及其所生活的时代面临的新问题。这是研究者观察新兴宗教的“后代”的一个焦点,也是新兴宗教本身能否发展为一个制度性乃至世界性宗教的关键。巴哈伊教被一些中国学者称为“未来宗教”,其主要原因是该教一直胸怀世界,面向未来,并有志于为解决人类社会当下的重要问题做出贡献。
  发展、可持续发展及其困境,无疑是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巴哈伊教社团及其由巴哈伊教所激发的组织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尝试。在巴哈伊组织、社团及其相关机构的文本中,“发展”一词的最终含义是“一个历史进程”,一个人类总体发展或全球发展的进程,即在现有的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体现人类一体、世界大同的新秩序。巴哈伊教的有关思想和实践,一被吴云贵教授称为“社会发展观”;而巴哈伊团体本身则旗帜鲜明地声称,其所作所为是在“推动一场关于‘科学、宗教与发展’的‘话语构建’。”我将其称为“发展话语构建”,是基于这场话语构建的中心论题是发展,而讨论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是在发展进程中如何处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本文即是对于巴哈伊教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的一个初步的研究尝试。
  
   一、发展话语构建的历史背景
  
  巴哈伊教及其组织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作为一个系统的和推广性的构建工作,始于20世纪末,以1999年巴哈伊全球繁荣研究所的组建作为标志,以其在印度、巴西、乌干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项目为代表性工作。但是,作为一个有关宗教、科学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性探讨和实践,其开端则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一)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并且见证了一系列的、使当时的“落后国家”取得“发展”的行动。最初,发展领域仅是发展经济学家的关注点,随后则成为一项席卷全球的宏大事业,各国政府、国际机构、私营部门以及不断增加的非政府组织等,纷纷卷入其中。但伴随这个发展进程的,是西方文明的迅速扩张。这一扩张将启蒙运动的福与祸传遍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揭开迷信的面纱而来的,是排斥理想的粗俗思想和“成者为王”口号。因此,发展政策及其实践不是持续渐进的,成效更值质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衰落的迹象就已经显现,一些观察家甚至将整个20世纪80年代称为“迷失的年代”。
  不愿迷失的思想者观察到发展项目带来的不发展结果和出现的乱象:一是贫困,不是绝对贫困,“而是伴随社会团体纽带的断裂而来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后果”;二是环境问题,“陈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以至于环境的存继都成了问题”。如联合国《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里所说,“人类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发展的双重挑战。”各国发展项目的困境作为一种动力,导致了发展思想的演进,更多的人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是否应当导致对人自身发展的不断关注,文化、价值、传统和世界观是否都应当被视为发展规划及其实施过程的关键因素。这是巴哈伊教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巴哈伊教致力于“发展话语构建”的出发点。
  
  (二)宗教需要建构精神话语系统
  巴哈伊发展话语建构的先行者和领导人是美国量子物理学家法赞·阿巴伯(Farzam Arbab)博士。他1971年在哥伦比亚参加跨学科团体组织的农村发展研讨会和社区活动时,发现乡村地区的生活现实与跨学科团体精心设计的计划之间有着巨大鸿沟,并暴露出无法回避的矛盾。其中世界银行等机构推进的公平,在理念和实践之间的“参与”差距,形成了最大的挑战。于是,阿巴伯与一些巴哈伊教的朋友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活动框架,这就是科学应用与教育基金会。该机构至今在哥伦比亚仍是一个成功的发展项目,因其在教育和发展领域运用的精神原则获得了国际声誉。
  阿巴伯博士的有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庙宇·市场》一书中,他为该书写作了“前言”和第四章,即“对科学、宗教与发展的探讨”。在建构初期,他提出的问题是:全球化是否果真能使人类团结一致?全球化是否只会推动消费主义文化的普遍化?全球化是广大人民幸福的承载者抑或只是少数特权者经济利益的代名词?它将导致公正社会秩序的建立还是会巩固现行的权力结构?那种认为纯物质主义的发展道路应被抛弃的主张得到了广泛支持,但问题是,发展理论和实践怎样才能获得精神性的前景?他认为,巴哈伊的发展话语建构的目的在于“创造世界文明,这样的文明既体现人类的团结一致,又体现人类的多样性。”
  阿巴伯博士于1993年入选巴哈伊教国际执行理事机构理事,至2010年仍供职于世界正义院。笔者在以色列访问期间,曾询问他:巴哈伊教为什么重视话语构建?他说,当科学已有话语系统时,宗教需要建构精神话语系统。前者由科学家构建,后者则由先知开始构建并不断前进。科学话语对人类物质文明做出了贡献,也带来许多问题,精神话语的构建当对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二、发展话语建构
  
  如今的巴哈伊教团体拥有话语构建的三个“实践”路线: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署以非宗教的方式与世界各国合作,进行研究和从事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项目。二是全球繁荣研究中心(ISGP)以及设在香港的世界文明研究中心(IGC)以研究项目的形式,为自己或其他非政府组织实地进行的发展项目提供精神原则和人员培训,在此过程中启发人们以不同的语言表达精神原则,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三是巴哈伊国际社团以向联合国提供咨询报告等形式,参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本文主要讨论巴哈伊教如何通过“研究项目”促进发展话语的构建,其中包括法赞·阿巴伯的早期研究项目和巴哈伊的第二条实践路线的研究项目。
  
  (一)走出“二元分立”——法赞·阿巴伯的建构努力
  阿巴伯博士无疑是巴哈伊有关发展话语构建的“天才人物”。他坚信能够创造一种替代性的发展策略,把精神性原则用于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之中。他在回答一系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解构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巴哈伊教的发展话语构建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3548.html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蒋菲


上一篇:从当代巴哈伊教的灵性看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下一篇:乌干达巴哈伊教考察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