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城市设计控规调整探讨

1、引言

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对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定性地位提升,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快控规的编制,不少城市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但城市快速发展,多元化的公共利益,对城市品质诉求的提升,使控规的实施面临更多的问题,对控规的调整似乎变得不可避免。对于控规调整的原因,杨浚[1]归结为两点,一是出于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建设单位会极力寻求在控规指标上的突破口;二是由于控规本身的编制研究深度不够导致部分控制指标失效。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点理由:控规本身的编制研究深度不够,引入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方法,从城市功能、交通、环境、空间形态等方面,强化对地块的研究,增强控规调整的科学性。

2、项目概况———为什么要调整?

调整区域属于桥头镇中心区范畴,是总规确定的新城区镇级副中心,是中心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调整范围约246公顷。然而,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早期编制的控规却存在众多问题:

2.1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作为桥头未来新城区镇级副中心,原控规布置了大量工业用地,这与中心区功能不相符。规划区的商业用地面积36公顷,商住用地24公顷,商业建筑总规模达98万m2,如此大的商业量,桥头能否消化?据统计,整个桥头中心城区的商业量:商业金融业用地规模达到124公顷,建筑面积高达308万m2。与东莞其他镇街对比,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规模与整个莞城的商业规模相当,远远大于第一梯队镇街(虎门、长安、塘厦、樟木头等),但桥头的经济实力在东莞处于下游水平,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用地规模明显偏大。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中心区未来发展。

2.2支路网密度过低,干道网交通压力大,交通不成系统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等城市的道路网密度分别为:主干道1.0~1.2km/km2,次干道1.2~1.4km/km2,支路3~4km/km2。而规划区的支路网密度仅为2.0km/km2,支路网密度明显不足,需增加支路网,完善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

2.3地块切分过大,不利于土地精细化管理规划区属于桥头镇中心区,是城市核心地块,根据经验,建议一般街坊控制规模为2.5-4ha,原控规街坊切分明显偏大(图1),不利于中心区土地的精细化管理。

2.4项目的提出我们的目标———规划提升: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如何优化规划区的用地、交通结构,使其与中心区和周边功能协调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心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导中心区的有序发展,促进桥头转型升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3、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

3.1SOD发展模式运用(1)概念:SOD(ServicesOrientedDevelopment)即服务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大型社会服务设施以及某些商业型设施的建设,从而对期望集聚的要素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开发模式。(2)SOD模式在规划区的应用(表1)规划区是桥头未来的新中心区,将建设桥头镇的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中心建设,以引导城市拓展,提升其周围土地价值,带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源导入,带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3.2复合高效———创造体现交流活力的功能聚落,引领24小时活力生活规划区建设应该摆脱超级街区的形象———连绵的居住区和零散的社区商业,提倡在清晰合理的城市结构框架下,进行多功能混合,增加城市肌体有机联系,形成多种核心功能簇群发展的有序格局。从用地功能簇群化到建筑功能多元化,核心区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的混合叠加,使得各地块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增加城市活力和人气,营造充满魅力的24小时活力城。

3.3精明开发———提高支路网密度,构筑活力街区规划区采用了高密度路网与小尺度街区,降低道路等级、提高道路密度,来获得均质疏解能力强的通行与停车系统;小尺度街区与其周边的街道承担起了城市公共活动和交往安全的功能,街道为汽车和行人共享,适宜步行,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小尺度街区在相同的面积内获得更多的沿街界面,以达到商业价值的巨大提升,同时更容易获得连续的城市界面与人性化尺度的空间感知。同时,地块的细分,有利于分期建设,管理者能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

4、控规调整内容结合

城市设计研究,对规划区的道路交通、用地功能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4.1道路系统调整———增加次干道,加密支路网,完善地块交通微循环在原有主次干道的基础上,在中兴路和工业大道中间,新增一条次干道,主要分流东西向生活型交通。次干道密度由2.81调整为3.46km/km2。依据现状,加密支路网密度,细分地块,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密度由2.00调整为4.90km/km2,完善了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调整后道路用地增加8.41公顷。

4.2用地调整———优化规划区用地结构

核减原控规的商业规模,整合至沿中兴路两侧集中布置,主要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未来高端产业职能,为桥头注入创新要素,成为升级转型的动力枢纽。遵循工业进园的思路,将原控规中的工业转移到外围几大工业组团,集聚发展。适当增加居住功能,提升片区人气与活力。

5、调整影响评价

本次控规调整,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完善规划区交通与用地布局,梳理城市结构,保证公共设施的落实,同时,提出重点打造中兴路城市景观轴,通过布置商务办公、体育、研发等能展示城市形象的建筑群,提升桥头城市形象。

6、结语

本次控规调整,并不是一次为追求某个地块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调整,而是基于城市结构、功能优化的调整,是对早期编制控规存在问题的修正和完善。而城市设计,虽然不是法定规划,但其在分析方法、工作内容等方面,有其优越性。把城市设计与控规调整结合,是控规调整的科学方法之一。在控规全覆盖的浪潮过后,控规调整,必然成为紧跟控规后面的又一个浪潮,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控规调整,是站在某个地块追求利益的指标诉求?还是基于片区城市功能的优化考虑?这或许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作者:谢灿成 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城市设计控规调整探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05977.html

    相关专题:dnf传承装备怎么升级 中国老区特产网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法对财会教育的可行性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对中波广播发射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