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新时期师德建设综述

教书者必先学人师,育人者必先行示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谁要自己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当教师踏进校园时,他的第一要务是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发现自己的欠缺及时更正,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水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事大事小,教师都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努力做到敬业爱岗,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乐于奉献,不计名利,廉洁从教,表里如一。总之,教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社会生活中的糟粕和庸俗的道德左右,坦然地面对学生透亮的眼睛;不让自己的精神防线在物质利益、个人利益面前出现一丝一毫的裂缝,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营养。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有些教师难免会有所困惑,有所逃避,有所缺失,有所贪图。在这样的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就会用自律和慎独垫起师德的脚跟,用内在的自我道德约束和与之统一的外在行为,做一个具有师德修养的人。

一、师德建设,制度先行

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为了给同行树立榜样,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评优活动,并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如“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模范“”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然后进行隆重表彰,并大力宣传。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动辄用各种荣誉称号来彰显师德,其实有些不妥。首先,优良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所在。优良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所在。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乐于奉献、举止文明等,这是对每位教师的必然要求;辅导学生功课、与学生谈心、转化后进的学生、看望生病的学生、带病上班等,这也是教师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师德优良的教师当然值得尊重,但是评优表彰就错了,因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把教师应有的精神品质、应做的事情诠释错了。一个理所应当的举动被大众和舆论抬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这种状态是极不正常的。有些教师的确师德优良,的确比别人做得多奉献得多,甚至还做了很多分外之事,但这就能成为评优表彰的理由吗?在西方一些国家,每个人都会去做义工、做慈善,有的人甚至一生都做,没有谁为他们统计、拍摄、评优和表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帮助别人,毫无所求,把它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并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捐献巨额钱款,也没有谁为他们评奖和隆重表彰,在别人眼里,也只是数目不同而已。其次,师德评优沾染强烈的功利性。我们对师德优良的教师,好像是除了评优表彰,就没有别的渠道可以去证明他们的行为,无法感谢和无法弘扬他们的行为。于是,各种师德楷模就闪亮登场了,他们披红挂彩,成为同行们学习的榜样。按照时下的教育体制,他们今后的路可能将由此而平坦甚至改变。在夺目的光环下,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实利回报,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甚至还会拥有各种头衔等。由于师德抹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很多教师都会有心理预期——“如果我做这个,我会得到那个”。于是,他们趋之若鹜,纷纷仿效,把带病上课、关爱学生、以身示教等做足做好,并通过各种渠道,让自己的行为尽可能让领导、让家长、让社会所熟知,为参加师德评优打好舆论基础。再次,师德评优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师德原本是朴素的,是默默无闻的,是教师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怎么会有大小高低之分呢?近些年来,随着师德评优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就出现了各种级别,如校级的、县级的、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学校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一般根据事迹的大小和多少计分),为教师的师德评分排序,评分结果将作为校级评优以及推荐参加上级部门申报的依据。推手有级别,事迹随之也有了级别,而且在评优时,常常还不能越级申报。举个例子,如果你不是校级的师德标兵,就没有资格参加县级的评优,不是县级的就没有资格参加市级的评优,以此类推。善行无大小,贵在一颗心。而现实中,有的教师默默地无私奉献了一生,他的师德事迹虽然很多很多,但因为过于平凡,过于琐碎,又不太感人,所以他永远不会是评优的对象,永远很难成为师德标兵。据此,我们是否就认为他不是一个师德优良的教师呢?是否就认为他不如那些师德标兵呢?最后,师德的示范效应被“包装”。师德评优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能“虚构”,也不能“浮夸”。其实,教师的优良师德都是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不断修养而成的,它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特别是在危急情况下,教师挺身而出救学生,他们根本来不及深思熟虑,完全靠的是一种自我本能——人性使然。为了凸显榜样的示范效应,我们常常不断地美化他们的精神境界,甚至于“神化”,这有可能给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让他们从此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言说和行动。对于其他教师,有些事迹会让人觉得太伟大了,自己根本无法企及,只能当作一场精神盛宴了;有些则让人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虚假,于是便不屑一顾了。当然,并不是说师德不要评优,不要表彰。好的评优表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需要,灵活适时地开展,不用固定于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应该真实地还原个人事迹的本来面貌,如情景复现,让人感同身受;应该在表彰一个人的时候,一个群体都感到被表彰了,表彰是一种彼此的分享,就像阳光静静地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就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而不像在赛场上必须分出冠亚季军;还应该淡化它的功利导向作用,不要让它成为教师争名逐利的工具“。全美最佳教师奖”的获得者雷夫•艾斯奎斯可谓荣誉等身,但是30年来,他没有任何改变,一直坚守着“56号教室”。

从前,很多教师怀揣病假条,默默地坚持给学生上课,有的甚至晕倒在讲台上,无怨无悔;时下,有的教师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会请假休息。从前,很少有教师计较付出,计较工资;时下,很多教师只要稍有额外付出,就索要报酬。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再者,我们不否认,师德评优表彰的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但在这样一个日趋多元化、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里,作用不很大,也可以说是日渐式微。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要仅以评优表彰做师德动员,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师德制度建设,通过合理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实现师德建设的初衷。第一,加强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法治意识的淡薄,对教育法规的无知,认识不到学生是受到法律尊重的权利主体,这是教师师德沦落的原因之一。我国颁布了许多教育法律、法规,诸如《职业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专业标准》等,如此丰富的法规都强调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的不可侵犯性,强调了认识学生的重要性,强调了保护学生的必要性。教师必须切实学习这些法律文件,掌握法律知识,把握其中的核心精神,履行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而且做到违者必究。第二,因地制宜开展师德建设。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实地调查和研究,根据当地师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则和要求,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并且做到从严落实,绝不能将其视为表面形式和任务。对有违师德的教师绝不宽容袒护,绝不姑息迁就,该批评的批评,该惩罚的惩罚,该辞聘的辞聘,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而且要及时通报处理结果。第三,建立一个师德信息平台。借助于师德信息平台,宣传模范教师事迹,特别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守讲台的典型;通报有违师德的种种不良行为,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意识,主动避免有违师德的行为。第四,定期开展师德建设培训和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师德建设培训班、研讨会,不要一味地开展师德宣教,要将教师推上前台,让他们变为活动的主体,使他们自觉遵守和践行基本的师德要求。第五,设立师德监督机构。通过设立师德监督机构,检查师德制度的执行程度和结果,及时通报表扬或批评,确保师德制度的落实,而且应积极参与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总之,最好的师德建设,就是建设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师德制度,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有了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师德建设自然会慢慢地水到渠成。

二、“以生为本”,践行师德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为了保障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地运行,为了学生的成长着想,教师往往会采取种种措施,如规章、制度、规则和要求等,以此约束限制学生。这样的教育自上而下“,目中无人”。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约束下“、主导”下被成长、被发展,这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出于“好心”,但是它无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心理需求,抹杀了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我选择权。另外,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未来,容易漠视他们的当下。在教师画好的条条框框里成长,学生能拥有自己的快乐吗?能健康地成长吗?雅斯贝尔斯说过:不成功的教育管理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直要影响几十年。如果教育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工作开展得越好,对学生造成的的负面影响可能越大。”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学习,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教师需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工作。作为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己是聪明成熟、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学生是个乳臭未干、幼稚无知的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尽量从学生情感、思维、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否则只会如美国学者约翰•古德莱德得出的一个结论:“好心的教师们做着与他们的学生们的‘其他生活’毫不相干的教育工作。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最关心的事情,却被教师们看成与学校不协调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成长背景、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心理诉求也呈现多样化。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权利,这不仅可以走进他们独有的内心世界,丰富对他们的理解,还体现了对他们应有的尊重。《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一次呵欠也没有打,一次也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而且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这时,小豆豆不禁产生了一种想法:“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小林校长用耐心倾听赢得了小豆豆的心灵。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学生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还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例,都是他们真实情感、心理状态和心理愿景的自然流露。如学校开运动会,会场上常常很乱,有大声喧哗的,有跑跳打闹的,这时,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学生不守纪律,因为很多学生只是“看客”,作壁上观,觉得无聊而已。试想一下,我们尽量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有项目,并且增强比赛的趣味性、观赏性,这样的现象还会发生吗?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提出他们的意见,反映他们的主张,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如教师可以聘几名学生当教师助理,参与班级管理。教师助理可以直接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收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提交建议等。另外,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心智不够成熟,他们提出的要求可能是幼稚可笑的,非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对此,教师绝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给予更多的宽容、理解。总之,教师应转变自己教育的理念,做到“以生为本”,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把学生当作唯一的目的,时时处处为学生成长着想,为学生成长负责,这是对践行师德最好的诠释。不论世界如何变幻,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固守应有的师德修养。当然,教师仅具有师德修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身体力行,“以生为本,践行师德”。假以时日,我们的学校必然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洲,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必然不断地创造出奇迹。

作者:吕爱军 吕梦晗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新时期师德建设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98510.html

    相关专题:暴雨灾害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上一篇:西北地区重工业论文
    下一篇:新闻出版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对策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