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现况与重要意义(4篇)

第一篇: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

【摘要】哈尔滨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大都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但仍存在服务导向问题、公益活动设置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哈尔滨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满足群众业余文娱生活的需求,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哈尔滨;群众文化;发展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业余生活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哈尔滨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设定“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通过策划、开展、创新各种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的文化活动,营造活跃的城市文化氛围。

一、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哈尔滨着重发展与群众紧密联系的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以及广场文化,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了一个文化都市的美好形象。首先,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从规模上看,哈尔滨市市级的群众艺术馆有两家;区县级的文化馆则拥有二十余个,配备五百六十九位在岗人员,使用面积高达22639平方米,多个文化馆(站)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其中,在社区、乡村设置文化站,共有2200多个,28%达到了国家要求,另有4500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可供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其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次数频繁,内容丰富。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满足人民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创立了“音乐之都•百姓大舞台”演出、针对农民群体,举办了“创新秧歌大赛”、“金色田野”等文艺活动。为使学校、企业等单位享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项目,哈尔滨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还设置了“图书漂流站”,以便加速文化传播;第三,打响“哈夏音乐会”品牌。“哈夏音乐会”作为哈尔滨一项独立品牌,受到政府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1]。

二、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特点

特点之一,充分发挥节日的作用。利用各种节假日,因时制宜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特点之二,注重文化品牌的推广作用。当前,“哈夏音乐会”已经成为国际著名品牌,并且在内容上越来越“接地气”。特点之三,注重文化惠民项目的提升作用。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其一,辅导、培训工作缺乏长效性。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省、市财政部门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支持力度非常大,然而,一些行政部门对其投入的资金还有所匮乏,大部分经费投入到文化演出活动上,对于群众文化的重点职能工作投入则少有问津。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各级文化馆除了组织活动外,在其他惠民工程建设上以及业务的推广上缺少足够的重视态度。其二,文化品牌单一且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哈尔滨知名度较高的文化品牌仅有“哈夏音乐会”一个。尽管哈夏音乐会举办期间不断创新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然而,这些活动的基本周期十分短暂,仅有十天,十分不利于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其三,文化工作者自身定位不明确。若想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离不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2]。

四、解决对策

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开展工作,对于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第一,应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来辅导培训百姓开展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愉悦民众,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究竟有哪些文化需求,加大调研力度,从而以群众的“口味”为依据,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此外,由于群众自身条件所限,在自发举办活动的时候,往往缺乏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辅导工作,帮助、指导群众更好地举办、开展文化活动;第二,应创立更多的文化活动品牌,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凝聚力。若想做到这一点,不应片面追求文化品牌的多样性,而是应该在文化品牌的整体质量上多下功夫。有关部门应不断扩大文化品牌的规模,将其规模拓展到整个城市,并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哈尔滨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使其闻名于世界,增强哈尔滨文化的凝聚力。此外,还要尽可能延长文化品牌举办的周期,增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使文化品牌能够深入人心。要加强文化活动的推广与传播,可以通过巡演等方式使哈尔滨下属的各个行政区域的老百姓都享受到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第三,应加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全力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群众文化事业乃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不断涌现为人民群众奉献的优秀文化工作者,同时,还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帮忙献策献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相关开销,另一方面也使文化活动更“接地气”。

五、小结

哈尔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对于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腾飞,以及相关工作的日益成熟,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在未来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赵丽.哈尔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4,(06):109-110+116.

[2]蔡克家.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看哈尔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特点[J].戏剧之家,2012,(02):39.

作者:王爽 单位:哈尔滨市艺术研究所

第二篇:声乐艺术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

摘要: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公众范围内的文化建设与艺术熏陶也通过多种形式得以实现。声乐艺术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收获了绝大多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随着群众性文化活动结构与内容的不断升级,人们在声乐艺术类活动的组织规划中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挖掘其社会意义与价值,从而促成其稳步向前。

关键词:声乐艺术;群众性;文化活动

1前言

声乐是众多曲艺形式中的一个大类,它涵盖了人们常见的多种演唱或者演奏形式,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在百姓日常休闲娱乐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声乐表演对相关设备以及场合的要求不高,它起源于人们日常劳作的特性,决定着它的变化与发展不会脱离人们的真实生活,这也是其受到绝大多数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声乐表演除了能够配合绚丽的灯光、服装、妆发等等在舞台或者屏幕上向人们传达精彩的艺术效果,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之中也能够体验声乐表演类活动带来的乐趣。比如品牌开业典礼、地区组织的文艺汇演、甚至是一些人们在街头带来的即兴弹唱等等,都能够称之为声乐艺术,它并不挑剔表演者的身份,其演唱技巧是否熟练或者有偿还是无偿,人们在过程中受到艺术上的感染和鼓舞才是大多数表演者的宗旨,这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更高于生活的一种体现。

2现阶段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背景

结合现阶段各地区广泛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总结出几大特点。第一,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逐步扩大。不论是在社区街道还是乡村大集,各种形式的文化汇演、爱好者联谊等等活动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对这类文化活动给予关注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绝大多数人们对此抱有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第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日渐丰富。传统的文化活动在眼界以及模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随着各地区政府部门对居民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断增大,现在的文化活动包含文艺演出、百姓擂台等多种形式,各种主题、各种规模的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除了相关政府单位,一些涉及文艺的社会团体和部分文艺爱好者们也成为了部分活动的组织者,百姓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三,平民草根越来越成为文化活动中的亮点。群众性文化活动本身就是针对广大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所组织和开展的,人们已经从以往过分追求明星效应的误区中走了出来,更多有一技之长的邻里或者老乡走上舞台成为众人焦点,人们也逐渐在此类活动中释放自己、不再拘束,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文艺特长。

3声乐艺术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的新形态

3.1声乐艺术类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声乐艺术类活动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一方面,它并没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人人都会唱、人人都敢唱,另一方面,它在表演条件上的要求不高,人们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就能够在演唱过程中获得享受和满足。群众性的声乐表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对此类活动进行适度的管理与规范,防止其在形式和内容上偏离文化建设主题,或者有人利用群众热情做有损他人与公共利益的事。社区街道或者村委会的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区域内自发组织声乐艺术类活动进行信息登记,了解组织者的身份、动机以及其活动时间、周期、流程等等,并警惕一些包括扰民、非法集资等问题的伴随产生。在声乐表演的曲目上,人们应该注重选择和甄别,严厉杜绝一些低俗不雅的内容。听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从表演者技术层面获得享受,也会在其演唱内容、主旨等方面得到感染,因此声乐艺术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需要人们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在一个柔性的约束之中得以成长。3.2声乐艺术类活动的专业化开发:群众性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表演相对与舞蹈、话剧等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群众参与度也更高。基于此,相关单位以及组织者可以利用声乐艺术良好的普及性和接受度来开展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或者组建兴趣班,将有此类需求和爱好的人们聚到一起,共同接受来自专业老师的指导,并给予他们更多表演的机会。这样一来,声乐类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与个体学习相结合,真正对人们的文艺素养起到培养和提升的效果,还能够对日常群众性活动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为该领域源源不断的创造人才,保证声乐艺术在群众范围内扎根,成为支撑人们业余文体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促进声乐艺术类文化活动向专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显著的提升文化宣传效果,优化百姓的艺术审美享受,还会为民间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从基层舞台脱颖而出。3.3声乐艺术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拓展:总体来看,群众文化活动在数量、形式、覆盖范围上都实现着飞速的发展,百姓在文体活动方面的需求方向愈加明显,有关部门对于此类活动的管理与组织也逐渐步上正轨。在此基础上,声乐艺术类活动应该做到顺应潮流、巧妙借力,充分利用政策以及资源上的利好条件,把握好在众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优势地位,实现自身发展的再次飞跃。比如,多数的人们在业余生活中都有去KTV唱歌的习惯,类似的点唱系统同样可以引入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计划和实施之中,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能够减轻人们上台演唱的心理压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从而大大提升声乐艺术类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另外,比如歌伴舞、音乐剧等模式的添加也可以使原有的声乐类文艺活动得到延伸,为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登台献唱的机会,也使该形式的文化活动能够深入到其他领域,这对于优化群众文化活动整体来说都是有益的。

4总结

随着文教事业在各地区的蓬勃发展,居民日常所接触到的文化活动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日渐丰富和多元,人们在业余时间获得的各种文化体验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加强交流,还能够以最简单的手段获得艺术上的感染和熏陶,这对于整个公众群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声乐艺术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不仅是老百姓放松身心、享受生活,也让整个区域内的文化艺术氛围更加浓厚,其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远远高于预期。

作者:刘振伟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化馆

第三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大化丰富普通群众的精神生活,成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摆在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立意,综合分析了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主体;文化活动;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充分表明我国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不仅要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建设重要的方面,在组织和开展中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对贯彻新时期文化工作要求、贴近群众实际需要、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贯彻执行新时期文化建设精神的基本要求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文化建设工作精神,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因素。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实现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实施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活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一种基础性文化活动形式,对普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广大基层文化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牢牢把握“人民群众”这个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贯彻执行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精神的基本要求,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纵深开展的强大动力。

二、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扎实推动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实需要

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动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使群众接受,就必须贴近群众”。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相应提高,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在这些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存在着高高在上、过度庸俗等问题。追根溯源,仍是在组织和开展中,没有把握“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定位,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没有因地制宜用心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二是占领文化道德高地的需要。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下,诸如“送文化下乡”等之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大增多,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少数偏远地区,因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少,或有活动却脱离群众本身,导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很多非法的宗教、迷信活动乘虚而入,广纳“信徒”。所以,必须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把群众吸引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中来,牢牢占据社会主义文化道德高地,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风文明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态度传递给群众,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至关重要意义,对提高普通群众文明素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三、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激发普通群众创造活力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谈到群众文化建设时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重视和发掘普通群众的创造力。自古以来,文化就源于人民和人类最初的劳动实践。例如,《诗经》中的《风》收录的大多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古希腊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来自于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丰富想象,这些都是以群众为主体,深度挖掘和提炼创作的艺术作品。这充分说明,文化一旦远离人民群众,就没有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群众,认可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实现文化创新。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激发群众的创造性还要把握好几点:一是强化引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特别是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强化指导,通过“传帮带”等形式,着力提高普通群众文化素养,不断壮大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三是强化投入,大力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用;四是强化扶持,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尊重和保护普通群众的原创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四、结语

组织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坚持让人民群众唱主角。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参与精神,才能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才能不断推进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作者:冯凌云 单位:巫山县文化馆

第四篇: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与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各地也兴起文化活动建设的潮流。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闲暇之余,自发组建的以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它对构建和谐主义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不理想,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对此,笔者就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几点措施,为促进我国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群众文化;精神文明;措施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文化复兴的精神支柱,但由于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这就导致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各级文化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新形势下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满足社会群众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地,在精神文明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现代群众精神文明的需求,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二者必须同进步、同发展。建设群众文化,是保证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群众基础的必要保证,它对满足社会群众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建设,只有三者共同发展,才能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发展。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社会群众道德文明精神的提高,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此理应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措施

(一)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新形势下,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它对凝聚民族力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建设群众文化、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将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伟大精神;其次,以群众文化的实际需求点出发,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多变,开展适合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比如广场舞、太极剑等;第三,群众文化活动要有组织性、纪律性,不能盲目开展,要避免事倍功半的现象发生;最后,希望政府能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上做出贡献,比如建设文化活动馆、建设文化广场等,还要鼓励青少年也参加进来,共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的发展[1]。

(二)提升基层文化队伍水平。目前来看,我国的基层文化队伍无论是在人力资源方面,还是文化设备方面,整体都比较落后。我们要培养各个层面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加强基础文化设备的建设力度,提倡群众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不断壮大我们的队伍。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的水平,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从改变群众文化的基础观念出发,不断提升文化工作者在作品以及生活上的质量。对于基层文化队伍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政府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文化下乡活动,定期对他们进行文化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不同的区域,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的文化宣传培训活动,从而调动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三)开拓进取、创新思维。1.创新运行机制。我国目前在建设群众文化工作中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组织社会群众全部参与,通过整合资源取其精华,来实现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的创新。在符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生活对运行机制的需求,将公共文化资源实用性最大化的情况下,解决群众文化在运行机制上的问题。2.创新基础设施。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基础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所以,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要更新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比如更换广场运动机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带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2]。3.创新文化活动。根据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我们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项目,利用我国特色节日的氛围,组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三、结束语

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它不但满足了群众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还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因此,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找到符合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方法,大胆创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势,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20):138.

[2]叶毅新.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97.

作者:李若男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现况与重要意义(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34368.html

    相关专题:药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上一篇:计算机在机械电子控制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陶瓷艺术专业继续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