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人文精神与物理教育的关系

《辞海》称:人文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也有学者指出:人文是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是人内在的素质,是思想,是观念,强调对人的终极关怀。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促进了人类的不断进步,具有深刻的人文性质。物理学科具有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然而现实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却束缚了教育的终极追求,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主张渐行渐远。人文精神培养的欠缺,也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1])的一个答案。

2当前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出现的问题

(1)注重物理知识的教育,追逐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反思现在的学校教育,虽然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面对社会、家长的升学要求,仍然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学生浸没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中,为了考试而学习,找不到物理学习的乐趣,看不到物理学的自然美、理性之美,成为只会使用物理公式、定律解决问题的“工具人”,“应试的狂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有健全的人格,片面的发展造成他们对科学功利的追逐,缺乏合作、漠视生命。

(2)物理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欠缺

作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物理教师,更多的关注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的传授,反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由于自身对物理教育的理解缺乏有深度的人文思考,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耐心,语言粗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能够虚心倾听,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模样,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不敢发言,教师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甚至出现物理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潭死水的情况。

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利用中国物理学发展史,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我国的物理学成就介绍。如《墨经》系统地总结了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影子、小孔成像。教学时可以再拓宽告知学生《墨经》运用几何关系描述了平面镜、凸凹面镜的成像原理,比西方早了100多年。再比如我国四大发明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也证明了没必要物理学必言西方,中国古代同样创造了灿烂的物理文化。《梦溪笔谈》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就比西欧记录早了400多年。通过我国的物理学史,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利用科学家人格之美,感召学生

历代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潜心钻研、务实求真、淡薄名利,造福人类,为科学而献身等完美人格,都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例如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论证了质量轻和重的物体是同时落地的。此前也有数学家早于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但他不敢挑战禁锢人们思维达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而伽利略做到了。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正是牛顿虚心向其他科学家学习的结果。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花了11年时间,做了数百次实验。居里夫妇发现铀具有放射性之后,并没有将秘密据为己有,而是公之于众。由于长期研究物质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在67岁时患白血病逝世。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人的重金,毅然归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通过对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学习,震撼学生的心灵,感召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3)运用物理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

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把物理科学之美分为三类: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3]在物理教学中,美的因素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提升内化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物理教科书中有大量关于物理现象之美的插图。如《光》这一节,为了描述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提供了四幅插图:光能使我们看见苹果,植物依靠光合成营养物质,太阳能汽车靠光能行驶,现代的光纤通讯。这些插图让学生领略了自然现象之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文情怀。再如《杠杆》一节中,对平衡条件的教学,通过若干次实验探究得到力和力臂的若干数据,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便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了“阿基米德翘起地球”的科学狂言。看似很刻板的杠杆原理,也同样可以很美。

(4)组织物理社团,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创新精神

在开足开好物理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物理社团活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初二年级开设了航模社团、机器人创新社团。每周六都要开展社团活动。在动手设计航模、机器人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合作,有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遇到难关能够到图书阅览室借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搜索资料。一件作品的诞生,凝聚着诸多参与学生的情感。实践证明:开展物理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让学生亲力亲为,主动探究,激起创新的灵感,体验发明创造过程,能把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5)开发地方物理校本课程,关注学生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每个地方都能找到物理发展应用的案例,建立地方物理校本课程。比如介绍《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曾在沭阳做过主簿,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学习了《比热容》,要求学生课后调查为什么沭阳的气温温差比香港大的原因。了解了集成电路,布置周末了解沭阳的光伏产业建设。通过地方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引导学生不是要“死学知识”,要能够活学活用,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关注社会,能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6)通过中考试题改革引领教师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最近几年的江苏13市中考试题,体现了共同的命题方向: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人的价值,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半导体的使用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核能的利用与开发、现代通讯,虽然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是反应了物理教育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只有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考察,才能让广大的物理教师从根本上重视与人文相关的物理教学。

(7)以生为本,提升物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新时期的人文精神教育,要求教师以生为本,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学记》提到,“亲其师,信其道”。关爱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同看法,以自身的榜样作用,熏陶、感染学生,升华学生的人格。

4结语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改革应试教育的根本途径。丰富培养内容,构建多方位的人文教育载体,才能去除物理教育的功利性,实现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作者:梁建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21339.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法学版) 英语口语翻译器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蒙式幼儿教育论文
    下一篇: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点与审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