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小议建设项目风险审计模式

一、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框架,建立相应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见图2所示。其基本思路是:首先,罗列全部风险,对控制框架中所有潜在的审计对象进行风险分析,从中找出主要风险事项或过程。其次,针对主要风险事项或过程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落实责任主体,并对实践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和控制活动进行测试、评估和再改进,运用内部控制措施解决大部分风险问题。最后,安排对投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个关键事项或过程以及容易合谋舞弊的事项安排专门审计,以进一步降低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和重点审计,逐级逐步降低风险,最终保证剩余的管理风险和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与传统的审计模式不同,风险导向建设项目过程审计的计划、实施和报告,都是以风险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来展开,以风险分析为起点,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最终目的。

二、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程序

在实务中,通常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审计过程可能跨越几个年度,难以简单地将审计过程划分为计划、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为提高实务中的操作性,可将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概括为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协调和重点事项审计等三个审计基本程序,对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协调两个程序也可通过管理审计或内部控制审计完成。

(一)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确认过程,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工作,并贯穿整个审计过程。风险分析包括: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所有主要风险加以判断和识别的过程,重点要关注内、外部风险是否获得充分、适当的确认。在审计方法上,为防止重要风险点的遗漏,可以依据风险管理整体控制框架,综合采取观察、检查、询问、测试、案例剖析和流程分析等方法确定工程建设中主要风险事项或过程清单,如表1所示。2.风险来源分析。分析风险来源要剖析风险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寻找风险产生根源,确认风险的归属。主要运用SWOT、PEST等综合分析方法,调查行业监管情况、竞争状况和习惯做法等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组织文化等内部影响因素。3.重要性分析。对已识别风险就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重要性分析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要运用A—FA综合分析、风险度计算和鱼刺图等分析方法。重点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的舞弊、决策失误和资料不完整等风险的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二)风险管理过程协调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协助制定和落实风险管理措施,并对实际管理情况做出评价,预警和改善剩余的重要风险。主要包括:1.制定和落实风险应对措施。对已识别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按风险归属在组织层面进行分配。风险应对措施包括控制、转移、规避和接受等。最重要的措施是内部控制,即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业务控制流程来防范风险。在必要时,内部审计可以协助基建管理部门建立风险管理框架。2.开展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测试。运用突击抽查、针对性测试等方法,判断风险影响因素是否真实存在,检查基建管理部门、施工单位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适合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实际效果和效益如何,评估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及时反映风险事项的最新情况。比如,突击检查本单位的工程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是否在岗并按要求履行职责;进度款支付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展和合同约定一致等。风险管理协调过程可采用“风险应对措施及其效果表”反映(以“工程重大变更”事项为例)。如表2所示。

(三)重点事项审计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当基建项目的控制环境和风险控制措施不能有效保证风险在合理水平时,为减小审计风险,应相应扩大审计的检查范围,审计事项涵盖决策、设计、招投标、变更和决算等各个重要环节。反之,当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合理、有效,风险应对措施对舞弊行为等重要风险起到了较好的防控作用时,审计力量应集中于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即便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内外部团体和人员实行了良好的风险管理,控制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也应安排对造价、质量和进度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事项进行审计,以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持续的监督。重点事项审计的范围和先后次序主要依据风险管理结果确定。从近几年工程领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风险看,风险的内部来源因素可以粗略地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非制度化管理。工程建设是建设单位阶段性任务,管理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少,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内部认同程度差,常常出现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二是博弈能力不对称。如果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看作是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主的两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建设单位在信息、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并不占优势。1.工程量清单审计。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依据,其准确、完整程度也影响工程招投标的成败。同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也是对设计质量的检验过程和进一步完善设计的促进过程。另外,对工程量清单审计还是防范清单编制单位和投标单位串通舞弊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采用工程量清单编制“双轨制”模式(即基建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别负责编制一份清单,反复核对、调整确定最终工程量清单),效果良好。2.合同审核。通过有限信息招标选定施工单位,类似于单次博弈,一旦确定了施工单位,没有重大情况不会也不能重新选择,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排他性,没有了竞争。建设合同成为制约施工单位并警示其舞弊行为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合同的审核极其重要。签订前,要审查合同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核对施工内容、工程总造价、施工期限和工程质量等是否与标书一致,检查质量保证、工期保证等承诺是否在合同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要重点检查违约条款的合理性、充分性和可操作性,预防施工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在执行过程中,重点检查合同遵守、违约处罚情况,如有变更,要检查变更合理性以及是否与原合同协调一致。3.决算审计。决算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后审查,重点要在工程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审核包括工程前期规划费、勘察费、设计费、招标费、监理费、配套工程费等项目全部投资情况,评价目标完成情况,要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实施的全部审计程度进行回顾和总结,做出总体评价,为今后项目的管理提供借鉴和警示。

三、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应把握的原则

1.立足治理。要将建设项目管理视作一个统合的治理过程。明确的角色责任、良好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权力制衡等既要体现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组织内部各部门之中,也要体现在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工作协作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作用,将改进风险管理、改进建设项目治理作为首要和基本的任务。2.围绕风险。以风险为主线,将更多的时间安排在风险的评估、揭示和协调上,并将风险分析和管理贯穿到整个审计过程之中。3.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做好关键问题和环节的审计,抓大放小,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4.持续改进。紧密结合管理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作者:何旭平 刘斌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小议建设项目风险审计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14939.html

    相关专题:现代电信科技 怎样发表论文


    上一篇: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论文
    下一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培养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