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论述

一、构建第三方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教育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国家教育教学方针政策,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能满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要求的人才。只有满足了市场和学生个人的互相需求,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这就说明,作为与高职院校有密切关系的用人单位、实训基地、学院相关方必须纳入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中来,与高职院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人才质量培养。教学再好的高职院校,没有满足社会的要求,其教育质量只能是空谈。

(二)实践依据

1、国外先进院校的经验借鉴美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机构是民间的、教育行业自律的各类认证机构,这个等同于我国的第三方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在美国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发挥着有限的、间接的管理作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颁布教育法令和拨款等途径,评价高职教育质量。这两大政府皆不直接参与评估政策、评估标准的制定以及具体的评估活动,真正主导质量评价活动的是民间的、非盈利的认证机构,正如某些教育家评价的那样,认证机构发挥了“相当于其他国家官方管理教育的部门”的作用。认证制度是美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是以高校自评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它包括“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两种形式,认证机构分为地区性认证机构、全国性认证机构和专业认证机构[2]。地区性的认证主要是学校所在当地的企业,全国性的认证主要是教育认证委员会,专业性的认证主要是行业机构。这三类认证其实本质都是属于与高职院校有密切关系的第三方。2、用人单位无法得到合适的人才为了使得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能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为了职业院校能办出特色,教育主管部门把专业、课程设置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了学校。各个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因缺乏市场依据而随意性比较大,使得在许多职业院校出现了专业、课程设置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现象,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间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直接导致了学校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这个结果就是,一方面用人单位缺乏专业人才,还得不到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优质的,质量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作为第三方,没有真正地参与到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中来。3、实训基地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这本身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核心,也能让用人单位参与到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中来。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作为实训基地的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联系松散。一些实习基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并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造成了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少。即使有学生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无法真正地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而且,大多数参加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都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其教育的质量几乎成型,很难再发生质的改变。因而实训基地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4、忽视学院相关方的作用这里的学院相关方是指当地社区、学生家长、同行院校这三个方面。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大多没有将当地社区、学生家长、同行院校纳入进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憾缺。殊不知,这几个相关方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有重要的作用。当地社区作为地理位置与学院最为接近的地方,不可避免的和高职院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其直接的关系就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能否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生的就业很多会选择在当地,而各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可能有所不同,使得不同区域的院校必须要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差异,这点在前文已经阐述过了。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家长,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也最为关心,对学生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是足够了解,所以有必要参与到教育质量评价中来。同样,同行院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关系,同行院校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往往更能看到本院校教育质量的优点和缺点。

二、构建第三方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让用人单位真正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建设

我国高职教育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尚在探索阶段。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有相关规划,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亦有不少理论思考。但是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最关键还是要面向市场,也就是与高职教育利益相关的第三方,或者说,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当中要建立第三方对教育质量的监督与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是让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贴近用人单位的需要,要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比如公检法机关)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建议制定专业计划,确定专业目标,在课程建设中,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进度,编写教材,使课程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符合行业标准。请用人单位共同确定毕业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项目(对学生卷面和实操考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学生分年度素质教育工作总结、相关资料和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遵纪守法、考风考纪等;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学生参加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获奖情况;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家长和企事业单位评价含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一次性就业率;社会认可度)。此外,建立用人单位对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将用人单位对学院的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学院教育质量的一部分,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让实训基地真正发挥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实训基地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可以与实训基地制定实习协议,制订实习指导书,对实习目的、实习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其核心是提高实习质量,要有专门的教师定期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这样既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防止学生蒙混过关,又可以与实训基地保持经常联系,防止实习基地敷衍了事。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按实习的要求对学生和实训基地都进行检查,评价其实习效果,通过实训基地的锻炼,达不到实训基地人才质量评价要求的学生,要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让学院相关方积极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估

各专业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网络,建立通过学生家长收集社会评价信息的反馈体系。学生管理部门每学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个别访谈,收集社会评价信息并形成总结报告。学院建立每年一次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全面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信息。通过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走访、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座谈等方式,反馈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信息,定量分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时反馈给各专业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实都是要通过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同行院校的检验,所以他们完全有资格参与到学院的教育质量评估,对他们的意见或建议要认真对待,及时归纳总结,要充分重视它们的评估意见,让被评估的院校认识到自身哪些专业是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哪些专业是不适合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哪些是适合需求的、哪些是无须开设的,并体现在教育质量整改中。这样既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使得教育质量得到有针对性的评价。以期达到学院相关方共同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四)建设有效校准机制

1、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建设规划,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认真制定建设规划;为充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教育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系统为依托,在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各专业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变化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同时各专业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时调整课程标准,及时调整毕业环节质量标准。2、改进过程控制的工作方法:学院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中,过程控制工作是重点。学院要通过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制度,依据教育教学信息反馈、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分析结果,及时解决执行力弱的问题,不断改进过程控制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制度:与时俱进地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奖励办法;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及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作者:刘敏 左刚 马娟娟 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97063.html

    相关专题:贵阳学院学报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上一篇:建筑节能领域相变建筑材料探索
    下一篇:浅析初中英语课堂学习潜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