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意义(2)


  一部分学者也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承,认为儒家的“仁”道意识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是影响深远的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均来源于斯。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2]。这当然是一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但未能形成一种共识。因为仅就儒家文化而论,在中华民族的庞大族缘、脉、系中是不及全部的;中国境内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并不属于儒家文化圈,而儒家文化也波及到国外的大片地区,但海内外华夏子孙对炎黄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因此,把炎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与代表,无疑是最合适的。 
  同时需要补充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既包括各民族长期形成和积淀起来的传统,也包含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新的斗争精神,如“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等,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历史在当前发扬光大,共同铸造民族精神的丰碑。可以说,每当民族危难来临之时,全民族激发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都记下了浓重的一笔,并在民族精神的成长中留下了不灭的年轮和记忆。当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一个大题目,可以继续讨论其深厚和广阔的内涵,以求得一致,达成共识。笔者以为,所有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性都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忘怀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发现和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认同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提高民族文化修养中培养民族感情、内化民族意识、升华民族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为实现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作出努力。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绽放着一簇簇夺目光彩,它们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大文化的根基,又表现出在民族发育和生长中的特色,保持着相别的民族文化个性。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集合体,是不同民族对于中华文化大系统的建树。所以,在中华民族大文化中,也包括地域文化的区别、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分。这些民族文化的区分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并不构成中华文化的本质差异。相反,正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碰撞交汇、争高竞长,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展现出千姿百态和斑斓色彩。考察中华民族文化绵延繁盛的历史,超越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来看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将使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有着更加深厚的理解,对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人文魅力有着更多的了解。 
  在努力实现21世纪中叶现代化目标的同时,完成祖国统一作为又一项历史任务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在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上,“一国两制”构想和实践成为中华和谐文化的一个代表性思想,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灭精神,值得今人共赏。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所依据的丰厚传统文化,正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是无法回避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诠释和认识的,其目的是强化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核心价值的践行。然而,我们面对的文化和当代价值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构成体。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还包括外来文化,我们的根基是本土文化,但外来文化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加。这就尖锐地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3]。 
  当代中国,外来文化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业领域和经常性的文本阅读,直至大众传媒所影响的价值观,其辐射面正从城市波及乡村。因特网作为全球性文化传播的工具,已经在压倒性的优势下将中文内容挤缩在小而又小的空间,网上的外文信息客观上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包围态势。在强大的商业营销手段下,这些外来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而本土文化中的根基部分,其影响力相对弱小,许多文化品种的流传范围局限于省县,有的甚至面临灭亡的厄运。据《中国改革报》2005年2月26日报道:统计表明,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每年至少消失1个。自1983年至今,山西地方戏曲品种由49个减少到28个,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很普遍。这样的强烈对比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内心的担忧。因此,对于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建的问题,必须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文化的传播上,必然存在着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交互作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仍将发挥出独特作用。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同,并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的处理中。世界的目光愈来愈投向中国,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也是因为伴随着经济力量而膨胀的文化力的巨大释放。2002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时,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到“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树立“和平发展”新形象的思想根由,包含着深厚的哲理和现实意义。 
  文化追求的是什么?实际上,这一问题在我们已有的讨论中就是常常提起的,如中华文化对于祖国统一的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始终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和睦、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向心力。近代中国虽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中华文化所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作用表现得无以伦比。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断巩固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为实现祖国完整统一这个崇高目标而贡献力量,必然是炎黄子孙今天的心愿。这里,传统文化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现代文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民族的文化精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并揭示了人类文明的价值和人性的诉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一种理解和选择。因此,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吸取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自然是情理中事。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我们感觉到,革命和保守有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既然我们已经度过了革命战争年代,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那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和思路也应该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在批判与维护传统文化的立足点上进行看似不经意的转换。所以,在新时代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上,就加入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任务,既注重传统也注重创新。这种对待文化的态度,正是我们在新时代把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的继承联结起来的缘由和起因。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意义(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4903.html

相关专题: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实验法


上一篇:依托基本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弘扬儒家精神以巩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鸿基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