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关系(3篇)

第一篇: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城镇化更多地体现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结果、现象,而其本身作为直接的动力源的特征不太明显。城镇化的确能够使经济增长的各种关联要素集聚,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好的传导效果,目前主要是体现在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集聚。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一、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能对城镇化进程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其城镇化的水平也越高。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表现为单位城镇化的水平提高需要的足够的经济拉动力,拉动力越大,城镇化推进越快。经济发展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提供城镇化需要的社会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等,这一系列的建设没有经济的支撑是无法完成的。在一个地区的的地方经济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相应的城镇化进程也能加快,它能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降低因城镇化建设造成的当地居民的的收入下降,减轻当地居民的压力,避免因城镇化建设导致的二次贫困。因此,要推进城镇化进程,首先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人均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镇化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

城镇化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留下来,或者是引进一些专业类的高端技术性人才,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并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建设能对工业以及第三产业起到促进作用,使得社会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使得国内的需求水平有所提高。某些经济学家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主要体现在创新以及知识的外溢,而在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外溢可能性最大的还属知识与技术,二者能创造的新产品与新的生产方式更多,因此经济效益更大。

(二)城镇化的建设能带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

城镇化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以往的耕地小、分散广的农业格局,使得耕地资源能集中使用,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大的农业效益。其次,城镇化还能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城镇化还能使农业的龙头企业更快形成,并发展壮大,城镇化能提供龙头企业所依托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所造成的中国经济滞后的现状,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人均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镇化还能提高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信息化产业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三)城镇化能使经济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却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中国内部有一个很大的消费平台,保证了中国内部大部分行业能正常生产与消费。城镇化建设也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由城镇化建设而产生的各种宽松的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等的投资,使得农业、工业、服务行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提高了就业率、内需水平和社保水平,中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三、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一)城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第三产业、知识资本。这几者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所表现出弹性系数相对较大。城镇化率的提高,能促使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提升,特别对物质资本具有明显的积累作用。物质资本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储备,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虽没有物质资本的积累那么明显,但人力资本也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城镇化能改变经济规模和结构

当前,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城镇化的水平,因为城镇化能促使各类生产要素集中,成为传播人类文明的关键途径。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影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改变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的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以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四、总结

将来的城镇化发展,不仅要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还要能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能合理流动与有效集聚,突出城镇化在现代生产中的要素集聚功能,使得此功能能得到强化和升级。另外还要提升城镇化所带来的创业创新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城乡行业之间的差距,减轻和避免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以及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流动过剩等问题。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就必须要以城镇化的发展作为龙头,进而推进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业现代产业化的发展,促使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能协调一致的发展,进而推动国名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稳定持续之路。

参考文献

[1]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04:691-700.

[2]韩立红.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作者:高天跃

第二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式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不管是农村建设还是城市化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发展中,城市化进程的范围涉及越来越广。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作用的机制以及影响程度都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探讨研究,从而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促进关系

引言: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是一个国家发展其他事业的基础。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析得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我们研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可以有效地去参考之前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的理论成果。通过本文的笔者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已有的理论成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接下来本文针对这些热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工作,希望可以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在分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借鉴许多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在分析整理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建设水平之后,可以分析探讨得出一条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道路。

热点问题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互相作用的类型分析

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单方影响和双方互相影响两种类型。在单方影响的类型中一般理论会认为是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带动城市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会从第一产业的发展中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去,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人口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口会出现大量的迁移,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慢慢地推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的建设。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但是单方影响中仅仅只是肯定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可以看到,在双方互相影响的理论内涵中不仅仅会肯定经济发展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相反的,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水平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会为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空间基础。就目前来说,更多的研究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专家学者都是比较肯定双方互相影响的理论。即肯定的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和经济发展这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发展;同时这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片面地离开城市化进程去发展经济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是没有任何支撑点的。而且我们必须明白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协同发展的,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我们分析和研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否平稳健康,就看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否相匹配。在这个双向影响的理论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我们必须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去分析和讨论。否则这个问题就不会有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的,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热点问题二:不同国家之间的城市化发展差异问题分析

城市化的进程中会存在这样一条潜在的规律,一般来说,在城市化的发展潮流中,很多发展中国家会重走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道路。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的进程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在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一些人类发展的指数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发展水平。但是一些国家对于这样的重复历程提出了一定的质疑,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重复还是创新?其次,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的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以前的我们会发现贫困现象一般是出现在各个国家的农村地区,在城市地区贫困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贫困的现象开始向城市地区进行转移,城市中也慢慢地开始发现贫困现象,很多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开始涌入城市,将很多贫困的现象带到了城市中来,所以现阶段逐渐的贫困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城市中贫困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想要治理贫困现象也不是像传统一样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现如今,仅仅做好农村的扶贫工作已经是不够了。这大大地加深了贫困问题的解决难度。所以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很多社会方面的问题,如果放任贫困现象的蔓延,那么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失败的。

热点三: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国家属于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是居于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或者其他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历史使命感,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成为近年来城市化研究的重点。首先,我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一种动态的联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我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都比较缓慢,国家对于城市化的建设没有正确的引导,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一种比较低迷的状态,经济的发展出现滞后,由此形成了许多社会方面的问题,例如贫困问题,以及人口结构化的问题。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热潮中,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

热点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难点

1.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相关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研究必须结合国家或者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都是不同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相关的政治制度的区分,不同的宗教文化等等。所以对于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必须要做到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去研究和提出发展的道路。2.从方法上来说,要立足于改革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分析,我们首先要知道相应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配合程度是否合适。通过有效地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之后得到相应的政策改革。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我们必须从不同的阶段和速度中找到一个非常良好的组合,由此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从有关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数据都是不同的,从绝对值来看存在很大的差异,从相对值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的口径也不相同。所以对于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必须从动态的数据研究出发,由此可以研究出动态的模拟推断分析。结论与展望: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阅读了大量关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我们逐渐地意识到,每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都是处于不同的阶段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对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热点研究,综合国内外的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我们可以探讨出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道路,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6-517.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8-49.

[3]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3):34-39.

[4]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

[5]姚士谋,陆大道,王聪,等.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30(11):1947-1955.

作者:姚荣锦

第三篇: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劳动力、资本等相关生产要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模型设定的研究方法,并带入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关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已进行了多年的相关工作。经济学领域的各个派别都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公认的看法是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国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关注更多。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明确的分析,对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设定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方法

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间接要素体现的。因此,需要利用经济增长模型来进行理论的论证。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格拉斯认为,在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主要投入的要素是劳动力和资本,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时,充分考虑了这两点,提出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设立了模型:Y=AKαLβ公式中,0<α、β<1,是参数,体现了劳动力和资本在生产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α表示的是劳动收入在总产量中的份额,β则为总产量中资本所占的份额。A为常数,代表技术水平等其他生产要素。假定Q为最大的产量,X1、X2…Xn表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额,则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f(X1、X2…Xn)在经济学中,生产通常只有两个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分别用L和K表示,每个时期的最大产量为Q,由此生产函数的形式被简化成:Q=f(L,K)研究表明,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线性的关系,本文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模型,将城镇化率纳入其中,两边同时取对数扩展后,形成的形式为:LnY=lnA+αlnL+βlnK+γlnX公式中X表示城镇化率,lnA表示影响生产的其他因素,包括技术、教育、制度、产业结构等。

1.2数据来源

本文以青海省2000~2013年的数据为例进行相关研究,数据来源于《青海省统计鉴》(2014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各变量的具体系数。在计量分析时,采用E-view5.0软件实施操作。

2计量分析及结果

2.1平稳性检验ADF测试方程式德宾-沃森统计1.958938概率(F统计量)0.002319由检验可以看出,显著水平在1%、5%、10%的情况下,t值都小于显著水平在5%时,可通过平稳性检验。2.2计量回归因变量:LOG(Y)样品:113Ln(Y)=-18.37436+3.025866ln(X)+5.284692ln(K)+2.621683(L)

3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劳动力的弹性系数是2.62,即,变量固定的情况下,劳动力增加一个单位,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使其增加2.62个单位,由此可证,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可以带来翻倍的增长。而方程中资本的斜率为5.28,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促进总产量增加5.28个单位。方程中城镇化率的弹性系数为3.03,也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量可增加3.03个单位。由此证明了,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会直接提高总产量,而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显著的,但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是间接的。一方面是城镇化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聚集作用,促进了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另一方面城镇化促进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因而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两者之间有着正比例的关系和存在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

4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了共同快速发展的特点,因此更多人认为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然而,就以上的分析看来,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确实有一定的联系,然而却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由城镇化推进了经济发展,真实的情况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4.1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

劳动力、资本、知识等要素,都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分别将这些要素设定为变量引入模型中,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对每个变量进行检验,并剔除影响较小的变量,通过反复的研究和验证可以看出,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要素中,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4.2我国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

想要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需要将资本投入与劳动力,以及知识、技术等要素综合考虑,深入分析这些要素与城镇化的联系,由此明确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些要素进行回归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还要将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小的要素进行剔除,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做了高阶自相关较正,加强了分析结构的可靠性。从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集中积累,然而在促进技术、制度、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并不大,也就是说,城镇化进程与对经济增长关联较大的很多其他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3我国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根据分析计算的结果可知,在众多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不同要素的影响力是有区别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影响经济增长最大的两个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其中,城镇化对资本投入的带动作用又明显大于对劳动力的带动作用,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并将这种趋势一直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一个长期性的影响,这使得相关人口对生活水平的需求和城市中基础设施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为主要原因,造成了人口素质的提升速度缓慢,从而影响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知识资本的积累。

4.4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通过基于模型设计的计算分析,可以推断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表现和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提升了物质资本的积累,并通过物质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制约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知识资本的积累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通过采取更多的相关措施促进知识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积累,从而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从而实现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性,进而达到提升国力和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目的。强调资本、技术、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集中、发力,同时对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充分发挥这些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另外,在进行区域资源的配置时,应加强对城镇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促进城镇化进程对相关生产要素的积累,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推动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区域资源的争夺现象,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用对生产要素的组织配置代替争夺,从而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为城市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有利的条件。

5结论

通过对青海省近13年的相关数据带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可以明确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经济发展的变化,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存在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对决定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有强大的影响作用。最后,针对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引导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进而促进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良性影响,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蔺雪芹,王岱,任旺兵,刘一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04:691~700.

[2]王鹏宇,毕天平.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24.

[3]汪小欣.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5,29:204~205.

作者:鲍秀莲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房产管理局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关系(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47711.html

    相关专题:温州商会 偷偷拿掉套套番号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的系统接地
    下一篇:图书馆员职业素养解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