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强化科学课的探究含金量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老师的开场白是:“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老师们把探究和玩联系了起来,学生听到“玩”字就异常兴奋。如有位老师上《电磁铁》这一课,一番导入之后,他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电磁铁。他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动手做实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没有组织性,说笑声、打闹声不断,学生是在玩,而不是在探究。这样的探究价值不高,我们应该抛弃。教师要把握好“度”,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玩”的出发点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探究时没有压力。课堂上的“玩”和平时的“玩”是两回事。平时的“玩”很随意,课堂上的“玩”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玩,在玩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电磁铁》这一课是典型的探究型课例,有多个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有效控制变量难度相当大。我来自农村小学,深知自己的学生的探究学习水平,如果按刚才所说的导入方式授课,学生一节课下来也就是摸一摸导线,玩一玩电池和铁钉,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没有追形式、赶时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授课。我的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三个因素,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控制变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探究,他们就能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

二、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进行新的探究,得到新的解释,这是探究的本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搭建好脚手架。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相当准确的把握。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案,而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如《神奇的水》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我把它单独作为一节课来教学。我列举了六种材料:白砂糖、铁钉、食用碱、木屑、食盐、高锰酸钾。我调查发现,学生对这六种材料的关注度依次为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食用碱<高锰酸钾。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学生比较熟悉,知道它们是否能溶于水。我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食用碱和高锰酸钾。我调整了方案,只保留了学生不熟悉的并且非常想了解的食用碱和高锰酸钾让学生实验。学生得到材料后,兴趣高涨,大胆验证,提升了探究的价值。

三、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时要有耐心“。放”即俯下身子和学生共同探究,当学生探究有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扶”。“放”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扶”可以给予学生探究的勇气,给予学生行动上的支持,使学生的探究持续下去。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放”到位,“扶”及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定医学论文撰写能独立探究学习。

作者:尹维谦 单位:江苏赣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强化科学课的探究含金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66926.html

    相关专题:物探与化探编辑部 帮写论文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论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