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谈实行基地快速检测水产品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源头落实水产品安全监管,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杭州市农业局联合组织相关区县(市)水产管理部门,在市农科院杭州泗乡水产专业合作社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11年底在水产品生产领域建设了53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2012年开始投入使用,3年来(2012~2014)政府共投入123万元,在杭州市水产品生产领域开展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共检测1652批次,合格率100%。

1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的布局和管理

杭州市共建设水产品生产领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53个,其中余杭区9个、萧山区5个、西湖区3个、富阳区8个、桐庐县6个、建德市6个、淳安县9个、临安市4个、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杭州市水产站1个、杭州市渔政站1个。重点加强基层政府对所管辖区域水产品的监管能力,在检测点安装设备,分配试剂,培训技能,逐步接轨追溯管理;开展大类药物即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谢物及孔雀石绿的残留快速检测。2013年在萧山、余杭、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的7个优秀检测点各安装了1台金标读数仪,2014年又在其他10个优秀检测点各安装了金标读数仪,以实现检测结果自动储存和上传,实现电子信息化的追溯管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海洋与渔业局要求,杭州市于2015年建立20个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点,成为全省起步早、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基地。杭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管理体系由杭州市农业局质监处负责监督管理,渔业处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相关9个区县(市)农业局、水产局质监部门负责本区域的监督管理,业务科负责相应的业务指导,杭州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杭州市农业教育培训中心进行技术培训。杭州市和相关区县(市)的渔政水产站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和数据统计分析。每个检测点设一名专职或兼职检测员,负责抽样、检测和数据上报。每个区县(市)设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员一人,每月统计快速检测结果并报杭州市渔政站和市水产站,汇总后向市农业局质监处和渔业处作季报。杭州市水产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水产品质量安全动态并定期分析研究,发现有质量安全风险,及时逐级通知生产单位采取措施,把好源头关。

2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结果

2012年全市53个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共检测水产品757批次,其中3月份检测47批次,4月份检测46批次,5月份检测41批次,6月检测121批次,7月检测59批次,8月检测103批次;9月检测106批次,10月检测101批次,11月检测68批次,12月检测65批次,合格率均为100%。检测最多的站点为余杭区闲林街道,共检测101个批次,其次为浙江中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共检测81个批次;2013年,全市共检测水产品900批次,比2012年增加18.9%。按季度,每季度检测分别为192、275、232、201批次;2014年,对水产品生产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监测。是年对生产基地的出场水产品进行专项快速检测221批次,合格率100%。3年来,主要检测品种为淡水鱼、虾类和龟鳖类,检测对象为最容易出问题的三大药物———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和绿霉素,检测结果均无阳性,合格率100%。

3基地实行快速检测的成效和问题

3.1确保了上市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前对水产品药残检测主要为抽检,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各地的抽查面不大。建立53个快速检测点后,检测的覆盖面加大,基本覆盖了全市水产养殖的主要区域,凡需出场的水产品均须检测合格后再上市,使老百姓吃得放心。

3.2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

以往水产苗种进场直接放养入池。现在苗种进场时必须进行检测,以防因商贩在运输过程中加入药物而导致池塘水质和水产品污染。采取苗种检测以来,商贩均采用生物或物理方法防治苗种发病和受伤,保障了苗种的质量安全,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

3.3提高了对水产品的监管能力

过去监管部门对水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质量仅通过抽查通报来了解,反映往往滞后。现在监管部门监管效率大大提高。一是直接参与检测,随时掌握情况;二是每月统计分析各地的检测数据,及时掌握动向,快速反应,主动应对,科学处置,提高了监管效果。

3.4提高了出口企业的信誉

杭州市水产品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水产品都有严格的标准,设置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稍有不慎,即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个别产品出了问题,往往会波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多宝鱼事件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通过基地快速检测,满足了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需求。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检测的产品很多,一一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不现实。采用基地自检,可大批量快速检测,有效保护了企业品牌信誉。

3.5增强了养殖者的法律意识

通过快速检测和水产品检测知识的宣传,水产品养殖者对禁用药物的种类和危害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对水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自觉性,进一步掌握了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技术,依法养殖水产品和“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已经形成。现在,设点的养殖单位均能积极自检,没设点的养殖单位也能主动送样到附近企业检测点或乡镇检测点检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产品检测的费用问题。部分地区取样困难,主要是抽样费用相对较高,加上诸如鲟鱼等一些特殊水产品,其本身的价值就很高,检测费用加上鲟鱼本身的价值,检测成本则更高;二是少数养殖户检测意愿不强。这些养殖户认为这样的检测,产品没问题时不会有什么经济利益,而产品有问题时,麻烦就大了,因而对检测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三是检测人员的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大部分检测人员以前不从事相关专业,而是因工作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就上岗的,因此检测技术相对较弱,加上基层检测人员变动较大,有的兼职较多,一定程度影响了快速检测的推广和发展。

4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议

4.1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常态化

首先要稳定水产监管和检测队伍,建立相应制度,提高水产养殖和检测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之更加有序和规范,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常态化。其次是做好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鉴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新手较多的实际,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快速检测技术、仪器维修保养、试剂配备等技术水平和咨询服务能力。同时要对各个示范点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察评估。

4.2加强源头管理

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加强源头治理和执法监管,强化监管能力和制度建设,大力推行生产全程控制,全面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逐步形成全社会对水产品生产源头共管共治的格局。

4.3持续深入地推进专项整治

深入开展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养殖运输过程中使用孔雀石绿、呋喃类、氯霉素等禁用药物和不执行休药期的违法违规行为。

4.4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要实行标准化生产,重点品种标准化生产率必须达到60%以上,定性检测合格率必须保持100%。要在已建追溯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全面推开。加快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要加强信息采集、传递、处理、运用能力,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依托不断完善的水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库,加快建立起覆盖市县乡三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4.5强化各项监管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要制定本地区应急預案,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減少其危害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规范水产经济投稿三类期刊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结果处理、检打联动等作出具体的规定,规范提升监管工作,全面履行监管責职。

作者:楼奎龙 张祖林 封立忠 邱邑富 陈益锦 郭赟 陈凡 叶键 单位:杭州市农业局 杭州市渔政渔港渔船监督管理总站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谈实行基地快速检测水产品质量安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66734.html

    相关专题:swot分析优势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