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思政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论述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贯彻群众路线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一)群众路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路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也是客体,宣传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解放群众是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终实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历史经验不断昭示: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果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事业发展就顺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高校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高地,其思想政治工作关乎是否能够“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1],是否能够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是否能够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是否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1],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更应准确理解把握、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高校的地位和突出其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做好高校包括思政课教育教学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主要载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主导,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与课程内容相关,与课程目标相联的实践类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也需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因为:1.就教育者而言,实践教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聚集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从这个角度讲,需要走群众路线。2.就教育对象而言,学生是实践育人的对象。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实效。3.就实践教学的特征而言,实践教学有时在空间上突破了校园囿限,在主客体关系上也突破了“师生”单一形式,而需深入基层,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面向群众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3]4.就实践教学的效果而言,要检验其效果,可以通过大学生深入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所开展的实践活动、提供的社会服务、形成的调研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客观事实,借助人民群众(“第三方”)的评价来实现。

(三)实践教学与走群众路线具有相通性

实践教学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4]。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于一切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两者具有相通相融之处,具体表现如下。1.都强调“群众”的作用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从狭义理解,这个“群众”就是学生;从广义理解,就是在实践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人和组织。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这些“群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2.都要求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4]恰恰是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重要原则。3.都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党的群众路线重视调动和引导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思政课实践教学则要求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对于自身成长以及未来就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只有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才能取得实效。4.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思政实践教学的目标鲜明地指向“学生”,即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贯彻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

(一)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观念

党的群众路线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5]。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一科学的唯物史观,始终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要求,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6]。就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虽然它不是思政课教学的全部,但也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始终关心学生发展需要和成长利益,把“学生拥护不拥护”“学生赞成不赞成”“学生高兴不高兴”“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精心组织好实施好每节实践教学课,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法律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二)坚持大思政理念,形成教育群力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使是作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教学打破时空限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微观上来说,它需要全体相关教师和相关学生的共同努力;从宏观上来说,它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各高校的积极努力。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大思政”的理念,置实践教学于更高端更宽广的平台,整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教育领域内外各方力量,构筑“课内互动”“课外活动”和“校外锻炼”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促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形成教育群力,共同指向并作用于教育对象。这就好比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所涉及的财政部门、宣传、文化等部门、部队、共青团、各高校,学生个体与集体等协同作战,相互呼应,共同打一场教育教学的“人民战争”。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另一种体现。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交互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理论教学担负系统理论学习的重要使命,体现出教学中的“高屋建瓴”,而实践教学则体现“做中学”的思想,更重视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和学生走在一起,争取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对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紧密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不能脱离学生,要多“假设”多创新,多鼓励多指导,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群众,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表达其研究成果;在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提供和搭建各种实践平台,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参加到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成败得失,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进步,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切实尊重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他强调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8]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就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我们的教育对象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也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完全有可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独当一面。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优势,尊重他们无可限量的智慧和首创精神。比如在班级中选择积极分子加入“备课小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解读,与教师共同设计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并作为课程“导演”在教学中组织实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课前5分钟”团队展示环节中,组织部分学生组成“课题团队”对下一次课程中重要内容板块搜集大量资料,并与教师共同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梳理知识要点,制作成时长5分钟的精美课件,在教师开讲前进行“预热”展示,既是很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引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容易激发斗志,形成争先创优局面,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这些同学还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在展示的形式上添加了耳目一新的特色,注入了青春活力。在展示的内容上增添了很多青春“思辨”和对未来的“注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高超的智慧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五)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党的群众路线也是高校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就思政课教学而言,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视如应付“差事”,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被学生反感,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参与,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获得认知和受到教育。那么,我们的思政课就根本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为此,思政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与学生协商制定出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善于依托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学生组织和群体,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也由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社会公德”章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去体验去调查我们身边、校园里、我们所在的城市的公德现状,拍摄照片或视频,制作成课件或公益广告,打上自己的“LOGO”,将学习升华为对社会的责任,将个人教育升华为引领社会风尚,这会让很多学生积极参与。

(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工农群众

“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9]“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保持青年人朝气蓬勃的鲜明特点”“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10]和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引导大学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9],使大学生这部分“小群众”汇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可使之拥有更广泛的天地,获得更充足的养分。因此,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引导学生深入工农群众中去密不可分。2005年,中青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同年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也强调指出,应该“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

(七)不断增强学生服务群众的意识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增强大学生服务群众意识和本领的重要途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和参加服务群众实践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必须从制度和管理上加强宏观指引,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大力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去。“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11]。这种强烈的服务意识会帮助他们学有所成后立即奔赴国家各地,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者:陈志峰 单位: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思政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41258.html

    相关专题:旅游业市场分析 中国律师网


    上一篇:区学前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
    下一篇:热轧工序能耗与节能阐释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