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方式

摘要: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某种角度来说,计算思维的逐步形成比掌握某种高级语言,简单的参与到某个实际项目的开发中更为重要。学生掌握高级语言是学会使用开发的工具。实际项目的开发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难以遇到完全相同的项目和完全相同的开发过程。而掌握了计算思维,可以理清对问题的理解,对用户需求转换成开发约束的过程。能够进行思维拓展,验证规律。同时计算思维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本文就计算思维的内涵、作用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探索改进;课程改革;专业特色

1计算思维简介

计算思维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周以真教授最先提出。从概念的含义描述来说。认为计算思维就是人掌握了对问题进行分化,把需求转化为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建立功能解决模型过程的能力。从宏观角度来说,计算思维还包含对客观世界行为的了解与分析的思维过程。我国多所高校已经把计算思维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放到了核心位置,在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中也提出了对计算思维的明确要求,即对要掌握算法,能够形成解决问题思路;要能实现算法,通过编程使算法具体实现。这更加需要计算思维能力的体现。

2计算思维的作用以及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原因

2.1计算思维的作用

首先,计算思维具有规律化的作用。当遇到任务和问题时,从具象的问题中寻求问题的种类,进行扩展分类。可以把问题从不同专业角度,转化为双方能理解的思维模式。并针对任务和问题进行解决。其次,计算思维与实践互通,并具有指导性。计算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计算思维的形成中,离不开实践的参与。在培养计算思维的初期,一些思维需要实践验证,例如问题的归类和解决方式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行判断。最后,计算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计算思维有利于提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对一些人类行为产生不同的深入理解。

2.2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这是计算机课程自身原因决定的。计算机课程具有抽象性,很多课程不易理解,需要较好的逻辑能力。所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够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能力。计算机课程的实际编程是为了满足项目开发需求。而项目的开发就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理解、把专业功能模块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数据结构模型,以具体算法实现。这些过程都需要解决问题,分类,具象的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计算思维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从学生特点来说。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学生正处于富有朝气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的他们喜爱活动,新鲜事物,但是对于思维能力还处于较弱的时期。所以要通过在校学习的时间,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

3计算思维培养方式初探

3.1长期培养,定向跟踪

计算思维顾名思义,是思维模式的培养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通过课堂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的尝试与摸索,经历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所以要以年为单位,进行培养成果的检验。同时选择一些学生,进行培养成果的跟踪研究。在计算思维培养较为成功的个体案例上,要及时进行总结。对这样的学生采取的培养手段有哪些,学生个体具有哪方面的特性,这些方法是否符合推广性,是否具备规律性等等。深入浅出的说,就是密切观察计算思维的培养成效。不断的总结,进行归纳和改进过程。

3.2侧重实践,以练代讲

计算机课程会出现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从理论角度过多的灌输,未必利于计算思维的理解。计算机课程的一个特性就是可以通过实践来帮助理解。在课程中侧重实践。用生动的实验,成型的项目展示来触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从操作中摸索对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反而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3.3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知识与能力并重模式

此种模式在课程设置时将通识培养计划中列出的基本能力和各能力所涉及的知识主题作为论据,而并不遵照传统的学科大类。例如,Harvard大学的作法是将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实证数理能力、道德思考能力、认识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将校本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8个大类,以供学生从每一类中选取一门课程。此种设置模式在操作层面具备相当大的难度,需要集合各学科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在对社会时代的大环境需求及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并将相关各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融入各个中心能力主题之中。

3.4课程创新与改革,为计算思维服务

课程的创新与改革可以为计算思维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内容较多,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几种重要改革措施:授课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竞赛教学等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特性进行不同授课方式的选择。课程资源:发挥计算机专业特长,打造动态互动教学平台。如果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打造智慧校园,让互联网、物联网不仅仅为教学服务,更加为教师、学生的工作生活服务,为整个校园服务。

参考文献

[1]臧劲松.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02)

[2]杨彩云,王军华.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J].高教论坛.2012(02)

[3]姚天昉.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2)

[4]李晓明,蒋宗礼,王志英,杨波,陈平.积极研究和推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05)

[5]吴宁,崔舒宁.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07)

[6]吕会庆,张巍.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07)

[7]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

[8]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03)

作者:于秀敏 单位:哈尔滨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方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29124.html

    相关专题:什么是金属功能材料 婴幼儿营养知识


    上一篇:实验诊断学器官系统化教学
    下一篇:新时期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