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速度也超过了许多行业,尤其是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更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目前,在文化产业中的9个行业大类,24个行业中类,80个行业小类中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企业。文化企业集团化、文化基地的积聚化、文化产业集群化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与差距

近年来,我省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文化产业总量增长较快。2004年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超过20%,高于全国和山东GDP增幅,2012年全省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720亿元,高于GDP增幅8.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超过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0亿元,增长21.5%。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大众报业、山东广电、山东出版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大众报业总规模在全国报业集团中位居第五位,山东出版集团总规模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中位居第三位。目前有3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还有23家文化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重点园区建设成就斐然。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有141个,占地面积16922.2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数量18441个,吸纳就业人员243327人。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家。其中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六个国家级示范园区之一;青岛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园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品创作全面繁荣。在平台建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我省文化产品创作出现繁荣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闯关东》等17部作品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等新戏大戏在全国产生影响。文学方面,一批山东籍作家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齐鲁画派、山东杂技都在全国声誉鹊起。2012年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我省获得大满贯,7个类别均有作品获奖。但由于传统意识根深蒂固,体制机制仍有约束,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文化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有的地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维不新,在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项目建设上力度不够,对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到位。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文化企业数量较多,覆盖行业较全,但存在多而不强、大而不强的现象,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三是文化管理体制需要继续理顺。目前省内一些单位改革改制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建设尚未健全,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配套措施跟进不畅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应发挥优势,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一是坚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充分考虑文化工作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探索建立主管主办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在国有文化企业中建立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逐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高。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分类管理,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事业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面向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扩大准入领域,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格局。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小微型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加大财税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题。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发挥我省区位优势、文化产品数量大品质佳的优势,逐步增强我省图书、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形成资源有效配置、要素合理流动、交易便捷开展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加快构建新型文化产业链条。顺应文化与科技、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发挥新技术在催生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以院线联盟建设为中心,推动演艺产业形成编剧—编排—演出—票务一条龙运作,促进演艺资源合理整合。以艺术品市场建设为核心,推动艺术品创作—鉴定—评估—经纪—拍卖链条建设,推动我省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和繁荣。以现代影视中心建设为核心,推动影视剧本创作—交易—拍摄—制作—传播营运链条完善,振兴我省影视剧创作市场,扩大影响力。四是强化人才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新思维应对新形势,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相结合,建设人才队伍,稳定人才队伍。着力引进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着力培育后备人才,提供人才成长的平台;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使我省早日拥有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专长突出的文化人才队伍。

作者:李静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100346.html

    相关专题:电工技术 地球物理学报


    上一篇: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疗效观察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