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一、整合的三点要求

1.学习环境的要求

学习环境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录像资料、电子教材、辅助教材、物理教科书等。网络信息资源是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国物理教育学、物理教学资源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相关网站,让他们在自由的时间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在教学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中,掌握物理知识。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工具的使用,例如email、浏览器、BBS论坛等,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物理信息资源查找过程中,融入虚拟化的物理学习环境。

2.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汲取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深入探究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准确把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差距,使用恰当的教学工具,加强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其次要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增强自身加工分析利用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充当促进者和引导者,和学生成为平等的主体,在互相交流和促进中学习物理知识。

3.学生的要求

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学习物理知识获取物理信息,提升物理信息的处理能力,这是实现整合教学的前提。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者的便利条件,积极地构建物理知识。若是学生无法适应主体地位的学习角色,就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步伐,迷失在物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

二、整合的几点策略

1.课件等素材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和课改的推动下,物理教师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包含了非常多的应用,要通过整合各种优秀课件,为学生展示动态的物理知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有效整合课件等素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利用互联网搜集物理相关的课件和素材,在课件编制过程中,尽量保证课件的趣味性、丰富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制作中可以多加入一些物理视频,利用图片、动画、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物理知识和方法。由于使用了多媒体会极大缩短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提问的时间与机会,教师在课件呈现与讲解过程中,要合理掌控时间,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说出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势能转化的时候,在课件制作中教师就可以加入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水力发电站的运行结构和运行原理,理解水从高处落下来就是将势能转化成动能,然后将动能转化成电能。观看视频后教师可让学生举相关例子,让他们有自主思考时间,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挥。

2.构建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和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模型给学生展示物理规律。高中物理构建模型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模型的过程中,常常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模型的构建方式。比如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物理模型,在计算机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准确清晰地看到在力的作用之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既能够看到微观的变化也能够看到微小的运动,这是真实的实验无法做到的。模型展示虽然不能取代实际操作的实验,但是它对于研究物理知识有着很大的价值,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为学生进行必要地展示,强化他们的动手与解决生活现象的能力。

3.更新与充实物理资源库

网络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也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具有开放、丰富等优势,有助于更新与充实现有的物理资源库。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构建微博或者是微信平台,和学生成为朋友沟通。还可以建设网站,收集物理教学资源,形成资料库。在课堂准备过程中,若是教师缺乏有力的资源支撑,可以利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资料库,查找相关的CD、VCD的资源。在遇到知识无法清楚地讲解时,也可以查找互联网等资源库上的相关教学资源,在借鉴其他教师的相关内容后更新与充实自身的资源库。教师不能将信息技术单纯地看作是教学手段,而是要把它当成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整合过程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整合与更新资源库,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教学的要求。

作者:韩军 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84870.html

    相关专题: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投稿


    上一篇: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下一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