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论文

1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单位,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而这些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不合实际。例如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制度往往不够完善,有制度的又缺乏可操作性或是不能按照制度认真执行。对日常管理中的安全检查不按时开展,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缺少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整顿解决。特别是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部分问题习以为常,不予重视。施工单位多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制度,有的甚至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不组织学习、不组织培训,形成“有制度不予实施,开展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因此,施工单位等责任主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成为制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1.2监管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监管主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是模糊不清的。而监管主体的角色必须也只能由政府来担当。由政府实施其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调控作用,从而实现对建筑施工宏观上的管理和监督。但是,应然和实然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建筑施工领域中,政府仅仅是通过有限的法律手段来对工作实施监管。这样的监管力度确实是不够的。有的监管也多是事后责任的追究而非事前的管理和预防。建筑事故的时有发生就是上述情况最好的证明。

1.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在的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中,大多数属于零时组建的队伍,其人员大多数又来自于农村,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熟悉、不知晓。甚至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也缺乏了解。此外,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凭借经验管理,等出了问题的时候才处理,最终导致施工安全工作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对安全管理只是在形式上应付上级领导的安全检查,无法实现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有些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将安全管理人员合并或是随意任命安全管理人员,把一些根本不懂得安全管理知识、管理模式的人员安排在施工安全管理岗位上。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起到真正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作用。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2.1提高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提高安全意识,主要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这对安全生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必须要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筑施工安全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建筑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要把施工安全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学习贯彻和宣传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水平。此外,建筑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对象,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极为重要。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促使他们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规范操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除了必要的安生生产和技术知识培训外,充分发挥安全会议、板报、宣传标语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片的形式,放映具体的安全事故影片来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2.2明确责任主体,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首先,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各级责任主体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档案和监理建筑施工安全目标管理体制。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是将有问题的、发生事故、失职的人员记录在案,与考核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在分析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采取措施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活动过程。[3]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制,明确安全责任。其次,在施工现场要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制度。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发展都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单位也同样如此。光有制度也不行,还得保证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才能发挥其安全保障作用。在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机制,明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各自的责任,进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操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从严处罚,进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威慑。例如,在危险位置设置标志,要醒目,警示不同的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对操作的相关机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对违规操作人员从严处罚。

2.3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政府应该转变职能,运用手中的调控手段,整合建筑施工市场,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建立建筑施工管理机构,加大对市场的整合力度,调整市场结构,稳定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查建筑单位资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一律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有事故隐患的单位实施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整改后方可重新审核发放。这样可以使施工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政府还需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完善监管体系。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除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以及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外,还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筑安全研究体系、安全工程师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生产安全培训体系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工作制度,改革安全管理监督程序,着力解决建筑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经费缺乏、人员不足等问题。同时,要鼓励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组织开展关于建筑安全生产问题调研,形成建筑安全研究体系。此外,在监管方式上要主动出击,将所有的项目,不管是否手续齐全,都纳入监管范围。抓好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建立监督检查责任机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的预防工作。再次,要完善立法。政府要针对建筑市场的现状,完善立法。对现有的各种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加快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工作。如《建筑法》中应增加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增加关于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等。

2.4提高人员素质,革新管理模式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操作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提高人员素质,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素质;二是一线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监理人员素质,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使安全监管得到有效的规范;同时加大对监理人员的培训,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重点在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安全事故处理技能的培训工作。具体包括事故应急救援、逃生知识和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及岗位操作规程等。确保持证上岗,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还应革新管理模式,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排专职人员把好监督关,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变抓事后追责工作为主抓事前预防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环境要利用科学的手段予以解决。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要组织认真学习操作规则,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加以引导和指导。

3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需要企业管理论文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部门齐管共抓,明确责任、强化监管,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钱正安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69686.html

    相关专题:西安翻译公司 商标翻译方法


    上一篇:开放教育论文指导的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