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对象范围窄,教学时间有限

我国大多数学校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课程设置时间也相对较少,一般仅一个学期20个课时,这样就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人数少,教学时间短,且其课程设置无法满足非毕业班学生的需求,从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的前三年处于迷茫时期,无法设定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

2.与就业市场脱节

大部分参与就业指导的教师在学校工作多年,无法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更信息,因此导致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与就业市场严重脱节,在教学内容方面,就业指导的相关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这就导致其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更加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此外,一些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备课也不够充分,只是一味的研究课本,这也会导致课程与市场脱节。

3.理论性教学内容过多

目前市场上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教材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不尽合理,一些教材使用了过多的篇幅来介绍就业指导的相关概念以及就业形势,同时也过于强调大学生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调整心态,而在求职面试技巧、能力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按照课本的内容来安排课程,这就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内容过多,实践性内容偏少。

4.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仍然是以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来进行课程讲述,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死板,教学形式也不够新颖,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5.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却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或者所拥有的教师数量及质量还远远达不到国家的相关要求。目前,一般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为学院的辅导员、行政人员或院系书记等,这些教师通常没有经过专门的就业指导训练,也不具备专业的就业指导素质,此外,这些教师平时都忙于各种行政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就业指导课程,这也就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水平无法提高。

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就业指导课程应更加完善

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不应仅局限于毕业生,更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把就业指导过程进行分段处理,例如,高校可把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就业生涯初步探索时期、学业生涯规划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时期以及就业实践设计时期,并根据学生在学校的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课程,同时可以以讲座、比赛、小组实践等形式来开展教学,这样就会使整个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

2.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

就业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就业指导课程也应该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带头人,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深入就业市场进行专业的调查,并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当今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市场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信息,了解当今时代需要哪些人才,目前就业市场哪些工作岗位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等[4],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动态、明确奋斗目标、调整就业方向。

3.就业指导课程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的信息量丰富,理论性也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明确学生的现实需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多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4.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因此,尽快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高校应该招聘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其次,对于已有的教师,高校应该为其提供深造机会,并安排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然后,邀请校外相关专家、人力资源负责人或就业指导人员开设专题讲座;此外,开展就业指导理论与教学研究的相关工作;最后,制定专业的就业指导管理办法,并制定就业指导工作考核细则,以此种方式激励广大教师投身到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上来,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5.丰富就业指导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程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新授课方式,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例如,在教学课程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拓展训练等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授;在课余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并与人事专员进行交流;在假期也可为学生提供兼职、实习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可举行模拟招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各院系也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并定期举行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并尽早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努力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并且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形势,以这种方式来发挥出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大优势。

作者:刘莉莉 单位:海南大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56461.html

    相关专题:青岛理工大学校报 美容院薪酬制度


    上一篇:质量安全管理电力工程论文
    下一篇: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监管模式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