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研究

1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形势

1.1对口行业对英语口语的需求

近年来,高职英语专业的对口就业岗位不再拘泥于外贸公司的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交通、物流、金融、财险、幼教、文秘、房产、会展、旅游、餐饮等涉外行业逐渐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的选择,其对应岗位无一例外都具有窗口性。涉外电话沟通、工作场合交流、客户服务、公众演示等常规事务都要靠娴熟的英语口语来实现。同时,从业者必须深谙法律常识、企业文化和中外礼仪,在处理具体事件时表现得从容机敏、大方得体。英语口语既是学生的立职之本,更是企业正常运营、树立形象、扩大版图的保障。一方面,这种现象证明商务在向各领域广义化渗透,学生就业渠道在不断拓宽;另一方面,这种局面正在刺激院校迅速转型,人才培养更要把握宽基础、高水准、重外联、多实训等维度。

1.2实用为主的课程设置原则

高职各专业课程设置都要遵循技能和知识相互融合的原则,商务英语也不例外。该专业培养的是能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具备双语商务沟通技能和企业运作基础知识。按照交流对象划分,双语商务沟通技能包含员工与公司、员工与同事、员工与客户三大类,而任何一类口语交流都依靠电话沟通、工作场合交流、公众演示等载体。在企业运作基础知识方面,高职学生应了解企业生存形态、社会环境、管理机制等三方面知识。企业通常以个体、合伙、股份制等生存形态立足,其社会环境涵盖文化习俗、社会责任、法律行规等层面,其管理机制又涉及人事、财务、生产、营销等环节。课程体系唯有让学生贯通以上三大类技能和三方面知识,才能使之迅速适应职场生活。

2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能力现状

2.1学习目标不能与就业素质对接

据近几届毕业生反馈,学生在校时的学习目标往往是单纯通过考试,而企业在意的是完成任务的绩效,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质量的症结在于课程考核能否与工作实际相统一。高职学生大多偏科,即使是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也很难齐头并进,存在偏重或偏废现象。学生普遍对于成绩越好的科目兴趣越浓,如果高职沿用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则会对学生造成很强的心理暗示,失去对薄弱科目的学习信心,并且不能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特色。企业之所以聘用高职生,是因为管理层相信他们能一入职就胜任岗位。然而,现实却是用人单位需要花长时间培训新员工,既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影响了院校及专业的口碑。

2.2母语对英语口语表达存在负迁移

“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产生影响的现象。[2]语言迁移源自母语先知结构的类推运用,学习者对两种语言及文化所知甚少,不自觉地回归母语的言语习惯。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习得过程中,语音、语位、搭配、句型、语用等方面都受到母语负迁移。语音迁移源于汉语比照英语时某些元音的混淆或辅音的缺失,抑或学生将家乡方言的机械代入。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强调主语突出,语位迁移极易造成逻辑错误。搭配迁移常出现在词组翻译中,例如“学习知识”不应译为“learntheknowledge”而是“gaintheknowledge”、“遵守期限”不应译为“observethedeadline”而是“meetthedeadline”。句型迁移主要体现在作为意合语言的汉语造句时谓语可以不含动词,而作为形合语言的英语句中必须含动词。语用迁移是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点了解不足的产物,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交际双方冲突。

2.3知识技能录入与输出不成正比

现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天平明显向语法翻译倾斜,教师深知学生学制短、功底薄,便“一言堂”式地灌输大量商务知识、阅读篇章、答题技巧和求职礼仪。学生疲于摘录笔记、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口语课对能力的要求也仅限于背诵会话或语篇,缺乏灵动性和创新性。英语口语教学本应把握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综合性及趣味性并举的原则。毕业生要面临纷繁复杂的人和事,经典教材中的场景早已滞后于时代,有失真实;口语不单要说出句子,还要斟酌语速、表情、姿态等非语言因素,学生交流时欠缺对以上功能的考虑;服务行业信奉“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但高职英语口语实战交互性显然不足;商务活动注重细节和高效,但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在英语口头交际中暴露出综合素质的稚嫩;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不利于激发求知欲,自媒体的介入将鼓励学生主动用英语表达想法。

3英语口语课程体系改革设计

知识更新、技术升级不是工业的专属,对英语教学改革仍然适用。传统的高职口语课程会贯穿数个学期,科目名称没有差别,只是难度上有所渐进,且由于国家地区尚无统一课程标准,学习者的能力目标参差不齐。唯有将课程体系按照认知规律和就业需求科学构建,才能培养出受社会认可的专业人才。

3.1电话沟通

电话是企业内部、对外联络的重要媒介,无论是部门运转的协调,最新指示的传达,客户意见的收集,还是政府法规的解读,电话沟通都非常必要。涉外企业英文通话来往频繁,将电话沟通设置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既能解决口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又会凸显该专业的通用性。电话沟通大体上可分为接听、拨打和系统认知三大板块。课程可以把由浅入深的对话作为训练母版,涉及不同的人物关系、商务背景、时间空间,学校可利用现代化实训平台,借助差异化信息,让学生分组进行人物扮演,针对音量与腔调、情绪与逻辑、简明与达意、完整与礼貌等细微之处,通过视频对比、组间互评、教师点拨,摒除学生不规范的交流习惯。

3.2工作场合交流

高职生就业初期多从事基层工作,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要具备简单的秘书技能,即了解机构设置、清楚部门职能、妥善同事交流、明确差旅步骤、熟悉办公设备等。英语口语在第二学期的教学重心可放在工作场合交流上,教师若想让学生融会贯通以上技能并突出专业特色就需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对话为切入点,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训练其语言及非语言技能、丰富其团队协作互动方法、启发其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引导其参与会展设计与组织,锻炼其处理复杂突发事件。此外,图表阐释能力培养也是教学重点,因为图表含有缜密的数据和标准的术语,能鲜明地展示事物发展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能用英语准确熟练地陈述商务信息的人就业时会倍受青睐。[3]

3.3客户沟通

客户是企业是衣食父母,良性发展的企业将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商务人员经过对准客户宗教、民俗、喜好、禁忌、作息、饮食等差异化细节的研究,制定出最合适的接待对策会使企业赢在起跑线上。客户沟通课程可开设在第三学期,此门课程的英语口语训练可分为解析买方行为、提供精致客户服务、建立及维系业务往来、克服交流壁垒、应对疑难困境等板块。除了借助大量的试听材料和仿真任务强化语言,情态与语气的使用也同样值得斟酌。学生要学会用全局性的长远眼光表达思想,既坚持原则又避免彪悍,懂得换位思考、缓和谈判对峙、擅长突破僵局、迅速跳出桎梏,礼貌巧妙否拒、求同促进磋商。[4]学校还应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设计和点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3.4公众演示

随着办公的立体化、电子化进程,宣传手段变得多种多样,曾经被商界看重的就业能力———文案写作也趋于借助新媒体得以展现,英语输出能力中的笔头与口头界限变得模糊。成功的商务英语公众演示不仅要文字上言简意赅,还要视听上也充满震撼。该课程因知识技能整合性较强,建议开设在高年级。教学从理解演示者职责入手,要求每名同学利用规定时间在全班面前从容地用英文演示既定话题,完善金字塔思维构建、幻灯片播放设计、会场精致布置、着装化妆道具搭配等细节。通过“观众”即席答辩、微课录制存档,学生自主训练文稿编纂、外语咬字、眼神姿势、语流气场、情感传递,以此提高审美品位、传播公司文化,熟习自我推敲、品牌推广的基本策略。

4课程体系保障机制

4.1校内维护

依据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1983年在哈佛大学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对于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九大范畴的智能组合不一。[5]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应启发学生评估个人爱好特长,发挥智能结构优势,扬长避短,在英语口语类课程中增加幸福感。专业教学团队应实时更新语料库,打造精品资源共享专业课程体系,上传就业资讯和政策解读等动态消息,在校园网上展示教师讲义及学生作品,提供业内外网站链接,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登陆Facebook等海外聊天软件和阿里外贸圈等知名商务论坛。任课教师还可以调动学生会组织歌唱、配音、演讲、戏剧等英语口语类竞赛和参观、调查、义工等课外实践。

4.2合作办学

90后的大学生习惯挑战权威,教师授课的说服力远不及学生的亲身经历,因此校内外双导师制、双团队制的启动经更有利于就业孵化与移植,以“导学、导能、导业”为主线的实训在校企交替的环境下推进施行。[6]通过邀请专家参加周期式专业建设研讨会,商务英语专业修订教学计划、整改专业课程、筹谋人才培养,将商议结果形成文字,在制度、经费、机遇上落实保障,使实训实习时间、项目、设备开放化。同时,真情实景的介入将激发学生的斗志,辅导员可带领他们体验人才市场、物流公司,让残酷事实激励其夯实功底;企业可组织他们观摩面试、列席商会,让美好的理想鼓舞其向“成功人士”的方向努力。

4.3管理创新

就业导向的口语课程体系只有配套多元化的实践手段才能保证学生技能与社会接轨,公益职教集团旗下的虚拟公司将成就学以致用。以辽宁省为例,受地理条件和经济结构制约,大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难以突破瓶颈,亟待成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联盟。通过政府扶植,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抽派优秀的专职人员组建指导教师队伍,共同研发口语课外活动项目,打造高端高仿服务岗位群,并发挥地缘优势,将产业升级成果转化为培训内容,各高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该基地进行实训与考核,既做到资源共享,又实现区域专业建设标准化。此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跨省份、跨学科交流培训机遇,引进国内先进的教学思想,用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孕育出学生的创客精神。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职场人,其教学过程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方针。商务英语具有文科专业普遍的形象思维特征,认知规律要从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教师要率先垂范、素质过硬、精通外语、着眼未来,用心言传身教,使学生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技能纯熟、情智平衡。驾驭英语口语并不意味着就业后的职业生涯会顺风顺水,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外联习惯等商务信念的践行更值得师生深省。课程体系的完善要顺应就业潮流,又不失学校特色,不局限于某类热门单位或岗位,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和立身之本的同时开启他们勤学善思的人生方式,让学子们勇敢坚韧、锐意进取、赢得尊重、绽放光彩。

作者:张妍 单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55943.html

    相关专题:计算机方面的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


    上一篇:山区居民收入情况调查述评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