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工论文 >

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

摘要: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是教学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交往空间的品质是影响空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教学建筑使用主体的转变,传统的功能单一、形式单调的交往空间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文对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概念、特征做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积极且具有创新的探索。希望为未来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理想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方法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脑和网络让我们更轻松自在的联系在一起,交往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脑海。高校人才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不仅需要认真的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有较强的沟通交往能力。高校教学建筑作为在校师生交往、交流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交往需求,合理的设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环境。

1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概述

交往空间是发生交往行为的空间场所,是人们传达情感、信息交流的场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交往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前提,相互之间的跨学科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知识面的拓展而且能够满足彼此情感、文化、政治观念等多方面交流需求。因此,创造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知识需求及情感表达多元化、多层次人性化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并促进空间中交往行为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教学建筑内的交往空间可以体现学校原本精神场所,并可以结合这种特殊的精神场所,将其设计得像舞台一样丰富多彩,让人们乐于其中。门厅不再仅仅是空旷、冷漠的交通通道,而是把人们的活动考虑进去;走廊也在满足交通空间的同时可以使人们在课间休息时间在此进行交谈、学习;内廊尽头可以处理得更加舒适、惬意,成为建筑内部的一个交流点;中庭则更像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师生们可以随意地加入并参与进去,并愿意在此逗留产生积极的交往行为,这种立体空间环境不得不说十分具有吸引力。同样也由于地域环境、个人喜好的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朝向来界定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这样多样化的空间,可以更好地为师生提供交流场所,改善师生间关系。“死”的空间就可以焕然一新,不再受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建筑中的任何区域自由的交谈、沟通,建筑的使用率也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本质就是相当于将“精神场所”置于教学建筑之中,不同于普通的教室,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探讨、休憩空间,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也成为展示校园生活的舞台。

2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及特征

由于独特的使用群体,使得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不同于一般场所,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功能单一、形式单调的空间场所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更加具有人性化、延续性、多元化多功能的交往空间已经成为高校交往空间的发展目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校园交往空间也应有其独特地特征。

(1)空间的人文性。一切都是以人为主体,交往行为为载体,如果没有了人那么一切也将失去其意义。但是每所高校的文化底蕴及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皆不同,千篇一律的高校校园环境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所以我们在建设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时,应该注入相应的“人文精神”、“场所精神”,这样才能使高校师生对于空间场所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和领域感。

(2)空间的可持续性。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贯穿于整个建筑的交通空间,如中庭、门厅等空间,串联了人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在高校教学建筑中交往空间也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整个建筑环境的一部分,并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3)空间的不定性。“不定空间”是由日本建筑师桢文彦提出的。它认为过去的许多空间环境设计常常局限于固定的某一种功能,从而显得过于刻板和生硬。高校校园建筑交往空间应该考虑更多的师生的行为因素:有意识的、无意识的。交往空间没有界限,大胆的创新布局空间形式,诱发新的行为活动,使空间环境具有多重功能,更加富有活力。

3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

对于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研究,本文为了将所研究的空间范畴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以一种从内到外、由近及远的空间序列展开对教学建筑交往空间优化策略的探讨。

(1)内部空间设计。教学建筑中,师生们需要建筑提供给他们与公共建立交往的平台,需要室内公共交往的活动场所。内界面共享空间中的门厅和中庭正起到了这个作用。门厅作为教学建筑由封闭室内到室外空间的过渡空间,它也是人们进去建筑内部对内部空间的第一印象。现在的门厅除了要满足建筑内部交通联系的功能之外,也是人们在此驻留产生交往行为的重要场所。同样中庭的存在也能满足这种多方面的需求,能在建筑的内部为使用者提供公共交流与自由交往的场所,给人愉快惬意的感受,也能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的格调,所以这种形式在校园教学建筑空间设计中也很受青睐。由于其独特的空间特性,教学建筑内界面共享空间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始终强调一种开放式空间形式,营造舒适及安逸的停留交往场所。在设计中,自然光线、良好通风等必须成为重点考虑的因素,这将会影响空间的总体环境,并对交往行为产生引导。

(2)外部空间设计。教学建筑外部的交往行为一般发生于建筑的底界面、顶界面及庭院等临近空间中。师生们在此进行的交往活动则完全区别于内部的交往行为,一般很少涉及课堂相关的学术话题,而是一些很随意的日常生活活动。内容可能是一些比赛、选课,也可能是谈论某个人或者班级活动等等方面。这里的环境较内部更加宽阔,视野和光线也更加的充足。所以人们的交往行为往往更加的活跃,同时交往的方式也受到建筑外部形态的影响。随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建筑用地面积的紧张,建筑逐渐向高层演变,人们开始设想更多改良建筑空间品质的方法,底界面(底层架空)、顶界面(屋顶平台)等等都成为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拓展的方向。这即能有效解决我国目前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的用地紧张的问题,又可以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环境。外部空间使用者更容易接触自然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的易达性。如果空间足够,还可以结合周边各种优越的自然元素,建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环境。外部空间设计可以提高教学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交往空间可以吸引师生们的驻足,并在此发生交往行为。并根据对于使用者的需求,去探寻未来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发展趋势。

4结束语

随着90后成为现代高校的使用主体,师生对于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迫切需求与日俱增。在未来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不同院校的自身情况及地域优势,结合自己的校园特色发展具有特色的交往空间环境。结合校园的办学理念、使用对象对于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实际需求,综合分析,创造一个多样、多层次的个性化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布鲁诺·赛维(意).建筑空间论[M].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芦原义信(日).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TOMONARIY,戴居峰.可适应建筑环境的开放建筑观念[J].产业与环境,2004(1):52-55.

作者:王涛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glw/141869.html

    相关专题: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盐城工学院


    上一篇: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导中的作用
    下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