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初探

一、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应然向度诠释

地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地方文化建设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其主要建设模式是文化产业化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是积极吸纳本地高校参与还是忽视高校的支持介入关系着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同时高校支持地方文化的建设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地方文化建设宏观理论的构建有赖于高校的支持

地方文化建设宏观理论的构建指:源于一种历史或政治力量的统治,在一定区域内选取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集体的主题进行塑造和构建,发展成该领域一种一致的力量,随着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和建设力度的增加以及建设时间的推移,当该行为形成一种解释某种共享的集体情势的心智形式时,它就凸现为一种地方文化,也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力量,其内容上有文化主体的培育、文化内容的丰富和文化体系的完善。文化主体的培育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体现在:高校教师的主体特征是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强、对各种新的文化理念吸收快并能迅速发挥作用,他们具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在文化上具有很高的觉悟,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以及他们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有坚定的信心。①文化建设中他们能提供一种能力,即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投入自身的智能,形成文化研究的成果,他们的参与还能彰显文化建设的一种状态,即他们文化研究职能的展现、服务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释放等。丰富地方文化内容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体现在:高校具有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的主体,通过对地方文化的生成背景、理论条件、职业基础和学者构成等基本因素的阐述,使地方文化的建设具体为文化活动的一些主张,包括地域地形特点的总结、地方历代名人主体特征的揭示、文化教育职业根基的探寻以及科学文化、管理文化等理论模型的借鉴等,在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具体行为中阐释了地方文化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容。同时高校借助于丰厚的教育资源,通过人文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研究,能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价值理性,通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实践,能铸造大学生高尚的科学精神,再通过师生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活动把这种文化现象向高校所在地渗透,在人的素养提升和优化地方软环境中能增加新的文化内容。地方文化体系的完善中高校的支持体现在:地方文化通过历史的传承和地方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通过高校师生的介入使文化主体的素养有明显提升,增加了把握地方文化建设核心的准确度,同时伴随着高校研究人员对地方文化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对现有地方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也会出现一些“衍生”的文化元素,当这个研究群落充分发达时,就会在地方文化体系的顶端中演化出一种“揭示地方文化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形式,在原有体系中增加了“引领”和“控制”模块,这种行为既是高校文化的有效建设,又是地方文化体系得以完善的具体过程。

(二)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过程有赖于高校的支撑

文化活动的宗旨是传承历史文明、创造现代文明、规划未来文明以促进社会文明的提高,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化概念的界定、地方发展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揭示、不同领域中各种文化形态的描述、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评议、地方文化现代价值的挖掘、地方文化发展结构和功能的阐述以及通过揭示文化的应用增加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等。②在地方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中高校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高校师生的广泛覆盖夯实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地域广且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的国家,纵观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成立(中国官方最早办的天津北洋大学堂)到现在高校的广泛覆盖,其高校选址呈现一定的规律,即在地域文化繁荣和地方文明程度高的地方设立高校。地域文化和地方文明融入到当地高校师生的思想和情感之中,这是高校对地方文化认可的来源,高校师生与外界的频繁交往和快速的信息流通是高校宣传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的统筹科学管理加强了地域文化的大团结,外阜的文化精华也通过大学生这一流寓群体引入本地,有助于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不断地注入营养。第二,高校通过独特的社会化方式用“德育”为地方文化活动的建设护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指出,高校是大学生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的转变平台,青年群体在该平台上进行的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社会角色的技能、树立高尚理想信念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练就承担社会责任、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等过程,对当地人的影响是直接的,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文化向地方的渗透以及对地方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直接的。第三,高校教育资源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保障。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通过高校师生的科学研究能实现地方文化已有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高校师生文化产品的研制能实现地方文化新资源的广泛开发,通过高校师生文化产业的推广能实现地方文化传播渠道的疏通,通过高校师生参与地方制度、政策的完善和高尚社会品德的树立,能助推地方发展体制的优化,使其政策、观念等按照人们生活、地方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方向进行改进和发展。

(三)地方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彰显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纳入高校的社会职责之中,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认识大学的使命,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拓展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意义重大,有助于大学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主要指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过程中,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沉淀,做出理性的选择,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在螺旋式发展过程中发现新的文化元素,进而做出新的文化创造。此过程由于地方文化的耳濡目染导致当地高校对文化的选择上地方文化占绝对优势,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逻辑起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在于通过逻辑起点的确立去构建新的文化理论体系,即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理性的指引下,源于师生精神上的追求和生命深处的渴望,通过师生智能投入实现的从对一种文化理论的相对“剥离”到另一种文化理论的“重组”,从中生成一些新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提高人们精神文明等的文化元素,优化整合后再充实到现在的各种文化活动中,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地方文化从空间上为该过程提供了着力点。地方社区为高校文化产品的推销、文化传播技术的应用等提供了市场,从这个角度说地方文化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落脚点。

二、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实然困境揭示

地方文化建设已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现产业化是地方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见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文化事业互利互惠的双赢关系越发凸显,高校发展与当地文化建设的互动行为日趋紧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发展体制的制约,现阶段在发挥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地方政府对高校支持重视不够,二者的合作处于表层

地方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支持重视不够,表现在:第一,文化建设理论构建过程中对本地高校的重视程度较低。地方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民俗、艺术等的总称,是国家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建设地方文化的目的是通过追寻当地发展脉络和足迹的过程中窥探先人处世的智慧,启迪地方当代的发展。宏观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无论是主题的选取、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建设过程的设计,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高的高校师生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如借助于高校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和各种评价机制,论证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为“地方文化体系的结构与功能”找到建设的落脚点和研究的着力点等。第二,在文化活动实践中地方政府没有充分重视当地高校这一文化主体,忽略了该主体在文化软环境创建中的作用。为了培养市民的文化意识、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从文化馆、博物馆、城市广场、艺术雕塑等实体文化元素着手,打造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环境,并大力支持文化传播渠道的疏通和挖掘等,而对高校师生对当地市民创造的精神文化、师生这一群体的文化传播作用重视不够,再加上行政隶属关系的原因,地方政府没能给当地高校一定的经济支持,致使文化建设产业链中当地高校这一环较为薄弱,没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服务于地方文化的建设。高校由于资金的限制,也只有在教学和科研中牵扯到地方文化时才去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在没有很强责任心驱使下的行为是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的,这也是导致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合作处于表层重要原因。

(二)高校主体意识不强,开拓地方文化建设新渠道的积极性不高

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参与和支持的责任心不强主要体现在:由于高校缺乏地方文化建设主体责任的自觉,所以在其发展体制建设中文化教育所占比重较小,不可能对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高深的理论,突出表现为在教学方面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尤其不够;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注重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大,具体表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设计的文化活动数量少、规模小,且文化活动中主要提倡人对自然的占有和感性欲望的满足,缺乏人文精神修养的教育,对人精神超越的内在挖掘用力不足,关注学生内在精神世界并强化引导学生信仰、情感等文化生活的力度不够,没有把多元文化的融合办法和价值冲突的消解方法融入到文化活动之中,对文化活动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前提规划不足,没有形成高校文化活动独特的道义精神,不能给对地方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给养。另外高校由于资金的制约和学生教育工作者文化研究激情没有充分释放,虽具有庞大的流寓群体,但创新地方文化传播途径的方式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三、地方文化建设中高校支持的策略探寻

(一)打造地方文化建设共同体,强化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关系

共同体从词源上指表示一种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伦理取向的群体生活方式。①地方文化共同体即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和地方文化信息需求者在需求互涉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结合而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系结构。地方文化共同体包括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地方文化信息接受者和地方文化信息的供求关系。地方文化信息提供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和部分社会公民,从其职能活动角度,他们是地方文化知识资源、文化服务和文化效应反馈的重要来源,通过地方文化知识的承袭与拓展、文化服务的优化以及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具备向校园乃至社会提供地方文化信息的条件及能力。地方文化信息接受者包括:社会公民和该地所属的高校师生,具体讲是指公民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整体素养的培育、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及其工作、生活的需求,只有接受地方文化信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才能提升各群体的自身文化信息承载,奠基文化共同体文化基石。打造地方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是地方文化信息的供求关系,重点是解析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各自利益方面存在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共同性”是两者都希望处在优越的地方文化环境中,这是各自发展中本真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具体表征。“互补性”是政府的经济实力换取高校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这是二者发展过程中理性思维下的科学方法选择。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建文化建设的优良环境和提供必须的物质支持,当地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文化研究,保存过去人类生活和思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创新现代人类生活和思想所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②地方政府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指针对某一文化主题进行的校地“对接”,首先在“对接”的过程中要培育“和谐”的精神,即在自治自律中互相尊重、在知己知彼中取长补短、在容纳矛盾和化解矛盾中共同发展,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牢固的“共同体”,加固合作的协同性、稳定性以提高合作的质量。其次由于“对接”具有非必然性、非持久性、非静态性等特点,所以在文化建设中高校和地方要采用接合—解接合—再接合的动态方法,如高校和地方有关部门在文化与经济交汇点建立关联时的反复论证、面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时双方以接合思维致力于探讨共享差异平等与差异自由的生存方式以及在分析某文化现象时本真主义立场的确定等,用高水平的合作手段提高合作质量。再次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中,地方和高校的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为二者的合作不断注入活力。不管在哪种合作中,高校是从地方文化的接受者,在通过投入自身智能挖掘或创造出新的文化元素并把文化元素融入到地方文化中时,就转化成了地方文化信息的提供者了,所以二者深度的合作实际上就是梳理动态的供求关系,促使地方文化建设的螺旋式上升。

(二)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释放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的活力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不仅受高校参与意愿的影响,还与其管理体制的优化程度休戚相关。高校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首先要协调好理论实践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匹配关系,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加大文化教育的比例,辅佐地方文化建设环境的创建;其次鼓励师生对各种文化进行研究,利用对地方文化的深度理解,通过对经典的缅怀与尊敬、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元素、用特色的校园文化彰显地方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使地方文化的发展真正呈现源“渊”和流“长”的态势,双向延长地方文化的建设链,提高高校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再次在教学管理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教学实践和服务社会中不断创造经济价值,为地方文化的建设提供硬实力。

(三)开辟多种路径,繁荣地方文化建设发展

地方政府着力开辟伦理路径,提速地方文化的建设速度。政治路径、社会路径和科学路径是当前地方文化建设的常用路径,已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的稳定态势。政治路径、社会路径、科学路径共同的前提是,地方文化建设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在建设路径提出前已经预设、构建了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个应然状态或者说是理想状态,而这种预设难免有窄化路径范围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种路径内容构成实则尚有空白区域未涉及。地方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其基本制度性建设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回应,这种回应表现在相关文化部门职能的政府性解释和回应。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着“不变化”,尽管现行地方文化的建设力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随着文化逐渐脱离政治的束缚,主体的建设行为也力图摆脱这一桎梏,于是个性、主体性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在地方文化建设中被凸显出来,建设者的权利与尊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地方文化建设要随之调整其内容和方法,开辟伦理路径已是必然。伦理路径指从伦理视角呼唤建设行为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既是地方文化建设要适应地方经济内蕴的诸如主体自由、利益统一、个人与社会和谐的集体主义等伦理精神的要求,也是地方文化建设路径自身结构完整性、科学性的需要,更是提高地方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高校利用大学生的流寓特点开辟建设地方文化的新路径。流寓现象是古代文人墨客流动的过程,形成了流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校大学生来自中国的四面八方,他们成长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以学生为载体可形成现代的“流寓文化”,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和高校所在地的本土文化进行高质量融合、融汇进而创新,提高地方文化的品质、助推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他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对当地地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内化为自己道德观念的形成、做人规范的培育及各种优秀品质的养成,这种文化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在学生流动的过程中就把地方文化向外界进行必然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传播,对地方文化的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多元化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是当地文化部门和高校进行合作,吸引高校的力量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是对内不同的主体在文化建设中正确定位,设定不同的文化创新目标与理想,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开展高质量的高校文化实践活动,提高文化教育的质量,增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实力;对外寻求地方文化部门的合作,用创新的文化内容、高超的文化传播技术、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大规模的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的格局中开辟一席之地,彰显自身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职能。

作者:刘敏 单位:德州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地方文化建设的高校支持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36627.html

    相关专题: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小议我国私企的政治参与
    下一篇:职业教育视域下语文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