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建设中应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存在着一致性,需要两者的共同发展。但是当今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农业用地被不断抢占、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推进绿色城镇化,打造生态城市;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大保护环境力度,集中治污;增强政府职能,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环境保护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促进农村地区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扩大城镇规模。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改造农村环境、改造自然的过程,在经历了工业化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进步。

一、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随之加深,一些地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承载力,使得生态环境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牺牲品。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环境下,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和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镇化更为全面发展

(一)推进城镇化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党中央自十七大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把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说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环境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威胁,稍微处理不当就会破坏环境,影响生态文明建。因此必须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把生态文明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反思工业化时代的问题基础上产生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解决现阶段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形态。城镇化建设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要要求,城镇化建设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而良好的环境是保持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必要因素。因此,只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加优化人民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三)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城镇化建设过程是资源重组的过程,土地和人口在区域内聚集和集中,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联接,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些列问题。只有在生态文明基础上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两者双赢。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只注重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不管不顾,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远非城镇化经济发展所能弥补的。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发展战略,一直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同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是建设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近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人口和经济产业的高度密集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打破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用地被不断抢占,建筑用地盲目扩大

城镇化建设免不了伴随着城镇建筑用地规模的扩大。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观念中,城镇建筑用地的规模就代表着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速度,因此出现了盲目扩大生产的问题,很多时候为了政绩或者“面子工程”搞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项目工程,新闻曾报道过的“全国最大的高尔夫场”、“办公楼白宫化”等问题就是这类问题的缩影。不断扩大的城镇化规模势必对农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造成一些影响,还有一些地区实行“以承包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房”的双置换行动,并且引起了很大范围的效仿,这种做法虽然表面上没有损害农民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村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对18亿亩耕地红线构成严重挑战。另外,在建筑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资源利用率低,粗制滥造的工程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影响了生态环境。

(二)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城镇化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污染。首先是水污染,污染源一方面来自于工业废水,一方面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不管是工业废水还是生活污水都缺乏严格的净化,造成了大范围的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其次是大气污染,雾霾问题就是大气污染的直接表现,主要是由于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普遍超标。城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汽车行业发展,但是私家车数量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对空气质量产生了影响,再加上重污染企业的废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再次是土壤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还会影响水体和空气,土壤被碱化、酸化和毒化严重,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问题。

(三)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人口的聚集产生了大量的生活用水需求,而且产生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就产生了水污染;大量的生活垃圾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由于缺乏对生活污染物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使得人们随意丢弃垃圾,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现象尤为严重。

(四)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严重

处理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以外,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加了对资源的需求量,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规划,在对路网、排水管道、电力网线等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比如有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常改常变的问题,管网屡屡开肠破肚,整个城市俨然是个大工地,不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建设理念相违背。

三、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实现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提高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内容与体现,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问题。当前工作的着力点为:

(一)推进绿色城镇化,打造生态城市

所谓生态城市就是根据生态学理论,以人和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程、生态工程、系统工程而建设的低碳、清洁、舒适、优美,具有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烙印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优美的环境、高效的资源利用率、无污染的生产是对于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此在政府规划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绿色文明理念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约束与监督力,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问题。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促进投资的多元化,推动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环境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需要加强城镇的绿化力度,增加植被,同时注重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首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对于那些人口密集且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地区应审慎开发,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且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应着重开发;其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充分认识各地区发展优势基础上相互配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承载方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力,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地区之间的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再次,确立城乡兼容的城镇观,城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农民、消灭农业生产方式,而是为了把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为其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因此城镇化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各农村地区的经济差异,不应千篇一律,实现城乡发展的兼容性。

(三)加大保护环境力度,集中治污

第一,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进行重点治理,改善城镇环境质量;第二,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城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提倡绿色生活、环保生活;第三,加强监管水平,对于排污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超过一定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处,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并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加强科学技术对治理污染的贡献度,一方面对通过自主创新治理污染的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方面实施污染者付费制度,提高企业自主治理污染的动力。

(四)增强政府职能,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政府是城镇化建设的主导者,促进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撑。首先,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土地问责制度和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度,把环境治理作为政府官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政府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形式促进良性经济发展,从而保障环境保护政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推行;再次,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实施完善的奖惩制度,加大对环境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奖励,加强对污染环境企业或个人的惩罚。总之,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综合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措施从全方位加强环境保护。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城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的事项。而在促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生产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各级政府树立和宣传绿色文明的观念,以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改革创新,2013(8):33-34.

[2]张娜.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黑宏观经济期刊龙江科学经济学,2014(4):57-58.

[3]史亚楠,伶光雾.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8):128-129.

[4]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6):155.

作者:张筱悦 单位: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216779.html

    相关专题:代写作文 通信技术论文


    上一篇:国际新闻传播趋势分析
    下一篇:价值取向如何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