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经济论文

一、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都取决于劳动力作用的发挥。而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的发展。而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从历史和经验来看,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互为基础和动力,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教育发展为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力支撑和技术创新支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当代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教育密切相关。而农村相对扎实的基础教育,打下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国民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而在农村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中,不但可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现代农民,也可以通过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来实现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投入和教育投资规模,因此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农村教育,其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更是有直接的关系。之前,之所以形成城乡的“二元”教育格局,就是因为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近年来,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改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都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城乡一体化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城镇化带来了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一)城镇化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革新的新机遇。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推进二者逐渐走向融合。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案、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开始逐步向农村辐射,城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深的影响到了农村教育发展,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带来了农村教育的革新。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农村教育开始试图通过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农村教育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2、城镇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了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传统的城乡“二元”教育结构,造成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差,教师和学生纷纷向城镇集中,从而导致农村教育发展乏力和滞后。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大都加快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始把城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发展思路、学校布局、教师培养、队伍配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在城镇教育发展的辐射带动下,附近的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得以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得以稳定加强、校园文化得以提升和深化,提升了农村的教育质量。

3、城镇化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带来了农村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机遇。

要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公平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改变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列的十大教育改革试点第二条就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从目前实际的效果来看,城镇化以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城乡教师交流、改造薄弱学校等方式,有力的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和农村可以各自发挥优势与特色,促使城乡教育双向借力,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繁荣发展。

(二)城镇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新机遇。

城镇化对于改变农村粗放式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大面积还原和集中耕地,采用大机器作业模式和科学种植方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城镇化带来了农村企业发展壮大的新机遇。

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人口和资源不断向小城镇集聚,这一过程必然要求能源、通讯、金融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大力支持,给农村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和可能。而且,城镇化的过程是地方政府优化经济发展政策和制度的过程,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过程,也是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过程,给农村企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加速了资金投入,扩大了金融和财税支持,实现了集聚发展,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3、城镇化带来了农民增收的新机遇。

首先,城镇化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农民的非农收入持续增长。而且,城镇化为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机遇,农民在农村的非农收入也会增长。其次,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比例提高,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刺激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城镇化有利于耕地集中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和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外,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要素,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借力城镇化,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实现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的直接互动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加大农村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鼓励农民提高子女教育投资,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发展速度和质量。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育投资被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潜在引擎”,农村教育投资的增长又必将刺激农村教育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增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农民提高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互动。

(二)融入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都要强化主动意识,积极融入城镇化发展中去,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去。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城镇化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和重要载体。一方面,农村教育要积极融入城镇化中去,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利用城乡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契机,借助教育投入的增加、优质资源的共享、友好学校的帮扶等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发挥特色与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带来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和特色经济;利用城镇化带来的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空间和载体,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镇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助力城镇化,加速农村教育转型,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城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同时也是农村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农村产业升级转移、城乡生产格局更加合理的过程。但不论是哪一方面,城镇化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依赖于农村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农村教育要根据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速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转型。一方面,农村教育在巩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离农教育、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人力资源队伍,助力于城镇化和城乡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要大力发展基于“三农”本身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一大批“依靠农村、为了农村、扎根农村”的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于城镇化建设,从而实现城镇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互动。

四、小结

农村教育要积极融入和支持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出发,推进教学改革,转变办学理念,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要以城镇化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地方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非农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坚持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作者:王占可 单位: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经济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81291.html

    相关专题:中国医刊官网 2014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下一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