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蒙古族音乐研究论文

蒙古族民歌的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蒙古族民歌一直是包括民间文学、民俗学、音乐学在内的蒙古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对象。有关蒙古族民歌的研究,其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唱词与乐谱的搜集整理及简单的分类和介绍,以本民族学者的尝试性探索和西方旅行家、探险家、学者的搜集整理为其特色。建国以后,在民歌的搜集整理以及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果,出版了不少民歌集成以及理论研究著述。

一、1949 年之前

目前所知最早的蒙古民歌集是由俄罗斯蒙古学者阿   波兹德涅耶夫于 19 世纪 70 年代搜集1880 年出版的《蒙古民歌集》,收录 65 首喀尔喀、布里亚特、卫拉特民歌。[1]另一名俄罗斯学者阿   德   鲁特涅耶夫于 1909 年出版的《蒙古人的歌谣》一书中,对蒙古民歌进行分类,并收录了121首民歌的唱词和乐谱。[1]19世纪中叶开始,在一些国外探险家及学者的游记和著述里开始出现长调的唱词和乐谱。1902 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的 Oost,P.Joseph VAN 神父在中国中国内蒙古西南部和鄂尔多斯地区传教期间,开始对这一地区的音乐进行收集,收集撰写了《蒙古民歌选集》(1908)、《鄂尔多斯南部民歌》(1912)、《中国和蒙古:它们的音乐》(1914)、《鄂尔多斯的蒙古音乐》(1915—1916)、《土默特笔记》(1922)《中国北部的专业音乐家》(1930)、《鄂尔多斯地区》(1932)。这些著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并为研究者广泛引用。神父当年的工作不仅为文字撰写和笔录,还包括了录音。奥地利国家音像档案馆馆藏目录中共有与《鄂尔多斯南部民歌》对应的录音资料编号。遗憾的是这批录音资料除一曲外,皆毁于战争。[2](58)目前发现最早的蒙古族民歌录音,是 1909 年芬兰语言学家叫兰司铁(G.J.Ramstedt)在大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录制的 30 首蒙古族民歌。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则藏有 50 条由 Dr.G.J Ramstedt 于1909 年 11 月 24 日、28 日、29 日,在蒙古地区的Urga(Ulaan Baatar ),使用峰蜡录音材料的圆筒录音机录制的民间音乐。这份档案的笔录资料分别用拉丁文注音与德语译文撰写,并有部分内容使用了蒙古文字。该录音包括了蒙古族民歌、喇嘛诵经、赞词以及蒙古语的部分词汇发音。其中民歌有长调、短调、部分短调使用了三弦、四胡、竹笛伴奏。[2](86)1907 年—1909 年,以喀喇沁王府女教师身份赴当时的内、外蒙古中部和东部地区进行民俗调查的日本民俗学家鸟居君子、鸟居龙藏夫妇,在他们回国后于1927年整理出版的《由民俗观蒙古》一书中,记录了从喀喇沁等地搜集的《招魂歌》《出征歌》《求婚歌》《太阳歌》《摇篮曲》5 首蒙古族风俗礼仪歌曲。[3](180)俄罗斯蒙古学者巴   符拉基米尔佐夫 1911 年至 1915 年期间从西北蒙古地区搜集、1926 年于列宁格勒出版的《蒙古民间文学作品选》中收录了 118 首民歌,其中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从居住在蒙古西北部科布多地区的杜尔伯特人、拜特人、扎哈沁人、土尔扈特人、兀良哈人中搜集的,只有少数录自喀尔喀地区或漠南蒙古。[4](364)比利时蒙古学者田清波,原名昂突瓦耐 莫斯太厄(田清波是他来到中国后改的汉名)1906 年至 1920 年期间从鄂尔多斯地区搜集、1934年发表于《北京辅仁大学通报》第九卷的《鄂尔多斯志》一文中收录的 16 首民歌和 1937 年于北平法文书局出版的《鄂尔多斯民间文学汇编》一书中收录的 184 首民歌。①除了上述资料外,还有丹麦探险家、人类学家亨宁   哈士伦—克里斯腾森在中国、蒙古以及其他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历次探险考察中,采集并留下大量的民间声响资料,堪称是 20 世纪初外国人在中国开展音乐人类学实地考察田野录音的先驱之一。哈士伦完成的《蒙古的人与神》包括了大量对蒙古人的音乐及其音乐观念的深入描写,从曲谱到乐器以及音乐传说、演唱场合等等,无不生动传神。这本著述成为蒙古文化、尤其是土尔扈特文化研究的难得标本。[2](59)在哈士伦的报告中,我们还能够得到 1943 年以前,外国人对于蒙古族音乐研究的相关信息。如约瑟夫   冯   奥斯特的《鄂尔多斯蒙古音乐》、A.D.鲁德涅夫的《蒙古各部落的乐曲》、土扈特公主尼尔吉德玛、洪堡-索瓦热夫人的《蒙古诗歌 18 首》。[2](62)另外,有关哈士伦在中国、蒙古进行探险及文化考察的资料,最权威的当属由瑞典斯德哥尔摩“Tryckeri Aktiebolaget Thule”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北各省科学探险报告——中—瑞探险出版物 21 号”第八卷民族志第 4 号《蒙古音乐第一部分—东部蒙古人》。[5](16)由哈士伦撰写的《蒙古古曲寻踪》是论文集的核心内容,被堪称是音乐人类学研究典范的重要文献。其中,重点记述了当地传唱的民歌和相关习俗文化背景。论文集中的《蒙古诗歌集》是语言学家 K  格贝伦克博士为哈士伦采集的蒙古民歌的翻译,共收有 91首,采用了蒙文和英文对照的体例发表。《亨宁  哈士伦的东蒙蒙古音乐集锦》和《蒙古音乐和乐器初探》由音乐人类学家 E  艾姆舍依默完成。其中,《亨宁   哈士伦的东蒙蒙古音乐集锦》是为哈士伦采集的蒙古族民歌录音的记谱,包括不同部落的歌曲计约 90 首。这份谱例以部落作为划分标准,分别有布里亚特 2 首;齐布沁(Chipchih)6首;达斡尔 2 首;额鲁特 4 首;扎赉特(Jalait)13 首;科尔沁 (Khorchin)12 首;科尔沁扎萨克图(Khorchin Jasaktu)31首;郭尔罗斯(Gorlos)1首;土默特(Tumet)1 首;巴林(Barin)1 首;喀喇沁(Kharchin)3首;察哈尔(Chahr)4首;海拉尔7首;新京(Hsinking)3 首;其中每首曲子标明了演唱者性别、人数、所用乐器、蒙语名称及翻译。[2(]68)《蒙古音乐和乐器初探》是艾姆舍依默根据哈士伦采集的资料,对蒙古族音乐和乐器的分析。包括对1)资料的解释:资料的音乐类型,如萨满的祭祀音乐、乌力格尔等;旋律的排列,按照部落的序列。2)出版方法:亦即整理的方法,强调旋律的完整性,记谱中对蒙古旋律音调、及装饰音的处理等。3)乐器的描写:以fiddle(提琴),guitar(吉他),zither(奇特),flute(笛)为参照,描写了不同的马头琴、抄儿、四胡、三弦、筝、笛子等乐器。并在描写中特别注意他们的特点以及与中亚、汉族一些音乐的比较。[2](68)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20 世纪前半叶,外国人对蒙古族音乐的搜集曲目数量之多,不仅记录了唱词和乐谱,还对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民歌、不同部落的音乐进行分类。另外,他们对早期蒙古族音乐声响资料和照片的记录,不仅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也成为今天蒙古族音乐研究的可贵资料。中国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与研究,肇始于 20 世纪初,以罗卜桑悫丹、哈丹碧扎拉桑校注《蒙古风俗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为起始的标志,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蒙古族民俗学先驱罗卜桑悫丹于 1918 年完成的《蒙古风俗鉴》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民俗学著作。这部书的《古今歌谣类》一章中,作者收录了当时流传于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 14 首民歌唱词,从而开启了中国境内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先河。《丙寅》杂志是现代蒙古族民间文化研究先驱卜和克什克(1902 ~ 1943)等人创办的“蒙古文学学会”综合刊物。本刊从 1926 年创办到 20 世纪40 年代,定期或不定期刊出共十期,刊载并介绍了大量的蒙古族民歌。根据目前所留资料,《丙寅》杂志刊载的蒙古民歌中“蒙古源流之歌”32 首,记有歌名的歌曲有50余首,加上未记歌名的民歌,共计90首左右。体裁包括赞颂歌、祈祷歌、训谕歌、宗教歌、感恩歌、宴歌、军歌、故事歌、思念歌、情歌、儿歌等,有独唱、合唱、对唱等。③《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说明了蒙古族音乐搜集整理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罗卜桑悫丹、卜和克什克等学者,较早并系统地运用民俗学的方法理论,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对每一首作品进行了简要的背景说明,从而迈出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从口传到书写”的历史性一步,并将其推到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较高的位置。遗憾的是,现存的《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仅记录了唱词而未记乐谱,④从资料学角度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从科研学科特征的角度来说,这时期本民族学者和西方旅行家、探险家的搜集和记述,还算不上是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学科“研究”。但是他们关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开拓性探索,成为了解世纪初的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二、1949 ~ 1979 年

如果说,《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只是民俗学者的成果,那么首部由专业音乐学家完成的第一部民歌集则是由革命音乐家安波、许直、胡尔查等人完成的《蒙古民歌集》(1949)。该书作为东北文协文工团民间音乐系列资料之一,于 1949 年由内蒙古日报社印行。该民歌集收录了149 首民歌和 7 首说书调,简谱配以斯拉夫蒙文,可后用蒙、汉文字记录唱词。所收录民歌和说唱曲调分为革命尖、生活类(包括妇女生活、思亲情乡、孤独生活、宴歌等四个分类)、爱情类(包括恋歌、相思失恋、喇嘛偷情、情歌联唱等四个分类)、宗教类、杂类等五类。这些民歌中的一部分是安波、许直等音乐家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采风时搜集到的,另一部分则是记录自当时在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这是目前所知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用现代记谱法记录的民歌集。它的出版标志着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蒙古族口传音乐的搜集整理及书面化工作的正式开始。1949 年由陶今也记译、编著,大众书店出版的《蒙古歌集》该书收录了《抗日艺术队队歌》《小黄鹂鸟》《牧马歌》《枣骝马》等 47 首歌曲和《ASARIN ENDRO》(《阿斯尔温都尔》)《漠野驴群》《我怀念某些事》等 3 首乐曲。其中传统民歌 41 首,阿斯尔乐曲 1 首,革命歌曲 4 首,原创歌曲 2 首和其他乐曲 2 首。全书分为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前都附有概述文字以及相应的图片,有些歌曲还附加相关文字说明,文、谱、图并茂。1952 年,安波、许直将精选其中的部分民歌,唱词译成汉文,以《东蒙民歌选》为名,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接着,由内蒙古歌舞剧团编,奥其、松来汉译的《内蒙古民歌集》(1954),于 195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东蒙民歌选》和《内蒙古民歌集》用汉文译词记录,对蒙古族民歌的跨地区、跨民族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例如《嘎达梅林》《牧歌》等脍炙人口的民歌便是通过《东蒙民歌选》流传到全国,并被内地专业音乐家所了解的。1958 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奥其、松来合译,其中大部分民歌为达斡尔族著名音乐家通福搜集的《内蒙古民歌》,由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集收录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察哈尔、呼伦贝尔、扎赉特旗、科尔沁地区的 83 首民歌,分为思亲(19 首)、婚姻(16 首)、情歌(54首)和其他(3 首)四大类。汉译歌词,与乐谱分开入册,采用直译和意译并用的方法。1960 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内蒙古民歌选》( 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 年 ),全书分 5 部分。分别有新歌 24 首,赞颂英雄事迹和反封建民歌 22 首,思乡及思念父母的歌曲 16 首,爱情歌曲 44 首,马赞和婚宴歌曲 28 首。共 132首。这部民歌集中收录了 170 余首蒙古族民歌,是建国后一部重要的民歌参考资料。晓星、陈齐丽、吴毓清编《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汉文),由音乐出版社 1965 年出版,收录了《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鸿雁》《十五的月亮》《森吉德玛》等 85 首民歌。

三、1979 年~ 1990 年代

改革开放的初期,是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的繁荣期。这期间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二:一是一系列大型民歌集成的出版;二是地方民歌集的出版。

1.大型民歌集成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叶,以五大“集成”为中心,出版了数十部民歌集、说唱音乐曲调集、乐曲集,其范畴广泛,收录曲目数量浩大。其中,蒙古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丰硕成果。由乌 那仁巴图、达 仁钦主编的两卷本《蒙古民歌五百首》(上、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这部民歌集所收录的民歌数量之多、体裁之广泛,可谓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民歌资料成果之一。这一年,由兴安编的《蒙古民歌》(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年)亦出版,收录蒙古族长调、短调民歌150首以及达斡尔民歌3首、鄂温克民歌 1 首。书中收录了内蒙古各个色彩区长、短调民歌。《嘎达梅林》《陶克套呼》《巴拉吉尼玛扎那》《察哈尔八旗》等部分叙事民歌附有故事梗概。由仁钦道尔吉、道尼日布扎木苏、丁守璞等学者主编的五卷本《蒙古民歌一千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1984 年),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内蒙古卷》出版之前进行的最大规模民歌搜集工程的直接成果。该工程始于 1977 年,并于 1978 年开始组织蒙古族聚居的八个省区数百个相关单位,向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委派专人,总共搜集到了数千首民歌,并从中图 3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内蒙古卷》书影遴选出一千余首民歌,于 1979 年至 1984 年间陆续出版五卷本。该集成根据内容题材,将民歌分为抵抗压迫的民歌,生活、习俗类民歌,爱情歌曲、幽默讽刺歌曲等四大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内蒙古卷”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内蒙古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年)是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成果的集中展现。这部大型民歌集中,收录了内蒙古各地民歌 572 首,其中长调民歌 153 首(包括 11 首潮尔道)、短调民歌 419 首。“集成”是内蒙古各族专业音乐家和地方音乐家共同参与完成的重大工程。所选录歌曲精挑细选,基本涵括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歌的各种不同风格和不同的体裁、题材,从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长调民歌的记谱,由于内蒙古各方学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内知名学者的参与指导,其精确度高,是至今引用最多的资料之一。由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内蒙古分卷编委会编的大型民歌集成《蒙古族民歌集成》(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1 年—1995 年),于 1991 年~ 1995年间陆续出版五卷。该集成收录了各地区蒙古族民歌千余首,并根据题材分为时政类、礼俗赞颂类、宣理类、生活类、思念类、爱情类、幽默讽刺类、赞马类、宗教信仰类、儿歌类和其它类,共 11 类。

2.地方民歌集及地方民歌丛书

1979年之后,一方面出版了“蒙古民歌丛书”为代表的地方民歌系列丛书,另一方面各地出版了大量的地方民歌集。其中,有些为正式出版物,有些则是以内部资料的形式。《蒙古民歌丛书》系列是一套大型民歌集成。该套丛书以盟为单位,分巴彦淖尔盟集、呼伦贝尔盟集(一、二)、锡林郭勒盟集、阿拉善盟集(上、下)等,加上《鄂尔多斯民歌》(一、二)、《昭乌达民歌》(上、下)、《科尔沁民歌》(一、二)等民歌集,除了乌兰察布盟、兴安盟以外,其它所有盟均出版了各自的地方民歌集。以上各盟民歌集,主要是各地地方学者甚至一些著名的地方民歌传承人(如宝音德力格尔、努玛)参与编辑,因此所收录民歌丰富,并且较好地体现了各地民歌的独特风貌。玛希吉日嘎拉整理的《鄂尔多斯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 年),收录鄂尔多斯民歌 306 首。其中,20 首长调民歌,其余为短调民歌。同年,由伊克昭盟文化局鄂尔多斯民歌采录编译小组出版汉文鄂尔多斯民歌歌词集《鄂尔多斯民歌》(汉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收录了197首民歌。卫 巴特尔、全布勒、哈达、都岱等搜集、整理、编辑的《蒙古民歌丛书——阿拉善盟集》(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年)歌集是在阿拉善老学者罗   道尔吉僧格整理编辑的 200 首民歌基础上完成。包括《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等 8 首夏司特尔道;《阿尔泰杭盖》等55首赞歌;《十五的月亮》等18首训谕歌;《辽阔清凉的故乡》等 44 首宴歌;《花斑马》等140 首爱情歌;《金色的圣山》等 153 首思念歌;《绿色湖泊的兔》等33首诙谐歌;《金色的山峰》等 49 首其他类歌曲以及《高山》等 7 首划拳歌,共计 487 首。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宝音德力格尔和呼伦贝尔地方学者阿日布登共同搜集整理的《蒙古民歌丛书——呼伦贝尔盟卷》(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年)收录 356 首巴尔虎长调、短调民歌;《蒙古民歌丛书——呼伦贝尔盟集》(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年)收录 218 首布里亚特蒙古民歌。道尔吉、欧东主编的《昭乌达民歌集》(上册)(昭乌达盟文化局印行,1982 年)收录 283 首阿鲁科尔沁、巴林、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克什克腾等地流传的长调、短调体裁民歌;道 孟和巴特尔、哈斯其木格编的《昭乌达民歌》(下册)(赤峰市文化局出版,1987年)收录175首。苏都巴特尔、嘎拉鲁、任一光、张瑞编《巴彦淖尔民歌》(内蒙古新华出版社印行,1982 年)将巴彦淖尔民歌分为乌拉特、鄂尔多斯、阿拉善三个部分,共计 527 首民歌。巴雅尔、郭永明、东晴、赵星等编《鄂尔多斯民歌》(一、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年)收录鄂尔多斯传统民歌270首。斯琴高娃、乌力更、乌力吉昌等搜集整理《科尔沁民歌》(上、下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1987年)(上、下册)分五大类:《嘎达梅林》《陶克套呼》《天虎》等抵抗剥削压迫题材15首;《达那巴拉》《龙梅》《乌云珊丹》等爱情题材19 首;《洛阳》《新小》等思乡题材 7 首;《东贺尔大喇嘛》《万丽》《北京喇嘛》等诙谐歌曲6首;《捷特尔娜娜》《万姐》《杜月》等抒情民歌 178 首。达   桑宝、特木尔、桑杰搜集、整理编辑《蒙古族民歌丛书 锡林郭勒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年)按照体裁分为长调和短调两个部分。根据民歌的题材内容及民俗功能分为朝政仪式歌、赞颂歌、宴俗婚礼歌、思想歌、爱情歌等五大类,收录锡林郭勒传统民歌 300 首,其中包括 10 首潮林道,63 首一般长调和《摔跤号》《赞马号》等3首特殊体裁长调。其长调民歌主要是根据特木汀、策旺、图门格日勒、色日德、巴图孟克、巴图苏和、官布苏荣以及哈扎布、莫德格等民歌手的演唱整理。嘎拉鲁等搜集、整理、编辑的《蒙古民歌丛书—巴彦淖尔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共298 首巴彦淖尔民歌。除了这些综合性民歌集、丛书、套书以外,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了大量的地方民歌集。如,扎木苏编《叙事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收录了 48 首叙事民歌;乌力吉昌、白   色音巴雅尔搜集、整理的《民歌——民间歌手查干巴拉演唱集》(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年)收录了科尔沁叙事民歌艺术大师查干巴拉演唱的286 首科尔沁民歌,包括宴歌、英雄歌曲、思想歌曲、孤苦题材歌曲和爱情题材叙事民歌等;诺玛、东德布编《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歌选》(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 年)收录了“戒指歌”、“那日格里格之歌”、布里亚特传统民歌、新编民歌等300 余首。诺勒玛扎布、那木斯莱、何凤仪搜集、整理《蒙古贞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收录了《达古拉》《正月玛》《阿西玛》等 160 首蒙古贞(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歌;桑杰编《乌珠穆沁民歌》(东乌珠穆沁旗政协文史办公室,内部资料,1987 年)收录乌珠穆沁民歌和器乐曲 137 首,其中 107 首长调,8 首短调,民间乐曲 12 首,是研究乌珠穆沁民歌的珍贵资料。纳钦双和尔、图日根巴雅尔搜集整理《库伦民歌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收录30首婚礼歌、25 首爱情歌、38 首反抗压迫歌、18 首诙谐歌和18 首宗教歌;赛音吉雅、柳谦、王建平编《准格尔民歌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 年)收录123 首流行于准格尔旗一带的短调民歌;孟和巴雅尔、宝音楚古拉、阿尔斯楞搜集整理《吉林蒙古民歌》(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 年)收录的流传于郭尔罗斯一带的民歌。根据题材分为7类,宴歌有 6 首,英雄歌 6 首,思念歌 8 首,婚宴歌17 首,孤苦歌 9 首,情歌 19 首,生活歌 16 首。赛罕花等人整理的《扎鲁特民歌》(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收录55首民歌,涉及英雄、宴礼、爱情、训谕、童话等题材歌曲。才仁巴力、宫日格玛搜集整理的《上蒙古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收录青海蒙古族134首长调、短调民歌,并收录了1首叶克勒曲,一首赞颂曲、2首史诗调以及多名青海民间歌手的简况信息;纳 巴笙编《新疆卫拉特蒙古叙事歌》(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收录 257 首新疆卫拉特民歌,并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民歌按题材和歌曲长、短调类型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徐国清、苏和巴鲁、乌云格日勒等《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年)收录了吉林蒙古族民歌。另外,这一时期汉译文唱词的蒙古族民歌集有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科尔沁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出版),根据民歌内容分为六辑,即歌颂类赞美故乡、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类、生活歌、仪式歌、妇女生活歌、情歌等,无乐谱。

四、2000 年~今

进入新世纪,随着全世界范围里的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以及国内民族文化复兴思想和“非遗”保护思想的深入人心,90 年代末开始逐渐趋冷的民歌搜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又开始兴盛起来,至今出版了大量的民歌集。

1.地方民歌集

乌力吉昌、迪申加卜、海红编《蒙古族叙事民歌》(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年)收录科尔沁叙事民歌 200 首,分额勒贺道、和勒贺道、牧骑特道、牧骑尔道 4 个部分。那   布和哈达编著《乌珠穆沁民间艺术集锦 ----- 乌珠穆沁叙事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包括时政歌曲 26 首、宗教歌曲 10 首、民间传说歌曲92首、“乃日”歌曲12首。图 呼日勒巴特尔、阿   斯钦巴特尔、赛希雅拉图、斯日古楞搜集整理的《苏尼特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年)分为长调民歌、生产生活歌曲、幽默讽刺歌、宫廷歌及女子学校歌 5 大类,是了解和研究苏尼特民歌的珍贵资料。胡 乌力吉记词、哈达记谱的《巴彦哈鲁那的马驹》(上、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年)收录了阿拉善左旗乌兰宝丽嘎苏木、汗阿古拉苏木、巴音木仁苏木、乌苏图苏木、吉日太镇(均为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聚集地)等地广泛流传的民歌,其中长调 170 首、宴会短调歌曲 99 首、浩黑尔道 118 首、新民歌 26 首。乌兰杰主编的《科尔沁长调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年),曲集内容分有长调部分和短调部分,共计276首民歌;布仁巴雅尔主编的《科尔沁民歌》(上、下册,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年)收录科尔沁叙事民歌 73 首。王   旺钦扎布编《鄂尔多斯民歌新选》(内部资料,2005 年)收录了《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 11 首古日道,《六十一棵榆树》等 17 首赞歌,《金杯》等 8 首敬酒歌,《西河之源》等 13 首训谕歌,《森吉德玛》等 98首爱情歌,《天驹》等 62 首思念歌,《白莲城》等 18 首怀伤歌,《图金尚》等 21 首诙谐幽默歌,《喇嘛三宝》等 2 首宗教歌,《英雄革命蒙古青年》等 5 首近代民歌,《森德尔姑娘》等 17 首其他地区民歌;《达茂旗蒙古民歌》(达茂旗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内部资料,2006 年)收录了达茂旗蒙古民歌;阿拉坦奥拉等编的《鄂尔多斯民歌精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年)收录有100 首鄂尔多斯民歌。巴音吉日嘎拉《潮尔歌及浩林潮尔(呼麦)》(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 年)一书中,收录了有曲调的潮尔道 11 首,乌珠穆沁5 首图林潮尔道以及未记录曲调的锡林郭勒潮尔道 4 首,昭乌达潮尔道 7 首。王龙、特木热编《喀喇沁蒙古族民歌》(喀喇沁蒙古文化研究会印行,2005 年)收录喀喇沁民歌 30 首,在 20 世纪 80 年代喀喇沁蒙古民歌已濒临失传,能够演唱的人凤毛麟角,本书的出版对于喀喇沁民歌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尔沁地区不仅有叙事民歌和一般短调情歌,亦有着丰富的长调民歌、宴歌等。尤其是近年来,学界纷纷发现并挖掘科尔沁长调民歌,相关理论研究已初见端倪。乌兰杰《科尔沁长调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年)收录 91 首科尔沁长调民歌(包括思乡曲类 33 首、宴歌类30首、情歌类11首、婚礼歌类9首、宗教类6首、其他题材 2 首);乌兰杰主编《扎赉特民歌》(民族出版社,2006 年)收录 210 首民歌,其中长调民歌 76 首,短调民歌 134 首,由 62 名民歌手分别演唱。长调民歌中有宴歌27首,思乡曲 27首,婚礼歌 8 首,情歌 7 首,宗教歌曲 5 首,其他体裁歌曲 2 首。这 210 首民歌中,绝大多数歌曲首次收入民歌集中。尤其是第一次收录的 76 首扎赉特长调民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补足了科尔沁草原上业已缺失的一环,最终连成一片,形成完整而统一的长调音乐色彩体系,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貌。陈玉芝、金昌华等编,《草原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收录民歌 106 首,多为杜尔伯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歌。乌恩宝音主编《蒙古族民歌》(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年)一书中所收录歌曲主要是在科尔沁左翼后旗传唱的民歌,包括 54 首叙事民歌、2 首长调和 4 首好来宝;王旺盛等人主编的《札萨克图民歌与民间艺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年)对科右前旗境内产生和传唱的 600 多首民歌进行严格的筛选,精选整理 166首民歌;僧格编《呼伦贝尔厄鲁特蒙古族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年)收入呼伦贝尔厄鲁特蒙古族民歌100 首,其中长调 30 首,短调 70 首。赵敏主编《乌拉特民间歌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收乌拉特民歌135首;色普乐编《察哈尔蒙古族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收录 19 首婚宴歌、88 首习俗歌、108 首爱情歌、23 首军人歌、23 首诙谐歌、26 首宗教歌;阿日布登编辑整理的《巴尔虎民歌 365》(民族出版社,2010 年)收录 126 首巴尔虎长调和 239 首巴尔虎短调;博 朝克吉乐图主编《库伦民歌集成》(民族出版社,2011 年)收录 164 首库伦传统民歌。古日班斯尔搜集整理《故日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年)收录了流行于杭锦旗沿黄河一带鄂尔多斯长调宴歌——故日都 95 首。另外,诺敏编译的汉文唱词《科尔沁叙事歌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收录《僧王之歌》《四海》《乌尤黛》《诺恩吉雅》《莫德莱玛》等 229 首科尔沁民歌。

2.大型地方民歌集成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民歌出版工作,不再有像《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内蒙古卷》这样的全区性甚至全民族性的大型民歌集,而是以地方民歌集为主,其中不仅有单行本,而且有大型地方民歌集成。其中,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阿拉善民歌协会会长巴德玛任总主编的《阿拉善民歌集》和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编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最具代表性。六卷本大型地方民歌集成《阿拉善蒙古民歌集》(共 9 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年)中,五卷本为民歌集。其中,陶 额尔登巴图主编《阿拉善和硕特夏司特尔民歌》(上、中、下册)收录 421 首民歌,巴达拉虎主编《额济纳土尔扈特长调民歌》收录150 首民歌,浩日勒苏荣主编《阿拉善喀尔喀民歌》收录 236 首民歌,那   乌力吉主编《阿拉善浩黑尔道》(上下册)收录 418 首民歌,阿拉善和硕特、土尔扈特、喀尔喀各部长调、短调民歌 1225 首。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阿拉善民歌集成。这是课题组,在阿拉善盟全境内进行历时五年的调查,采访六百多名歌手,搜集整理数千首民歌,通过精选,完成了这套宏伟的民歌丛书。通辽市文学艺术研究所编的大型民歌集成《科尔沁叙事民歌》(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年),蒙文 6 卷本,汉文 4 卷本为蒙文本的翻译文本。该民歌集“叙事民歌”部分分为思念爱情题材民歌(85 首)、英雄人物和反抗斗争题材民歌(33 首)、讽刺幽默歌曲(8 首)三大类,共 126 首民歌;“抒情民歌”部分分为思念爱情题材民歌(232首)、婚礼宴会歌曲(37首)、幽默歌曲(10 首)、训谕歌曲(13 首),用简谱记谱。该集成对科尔沁近代叙事民歌进行系统性的搜集整理,所收录歌曲尽可能地保留其原来的篇幅,其内容和形式得以真实再现,一方面忠实于原生母语的同时,注重民歌在更大范围里的流传与应用的问题,从而用蒙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分别出版,是至今科尔沁叙事民歌搜集与整理成果的集大成者。

作者:博特乐图 郭晶晶 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内蒙古社会科学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蒙古族音乐研究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54744.html

    相关专题:肉类研究 枣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对电力工程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