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前,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出陈推新,相关金融机构也在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但其实际效果尚待商榷,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小微企业对相关政策关注度低,经营者合理利用优惠政策能力不强;第二,享受优惠门槛较高,受益面不宽,影响力小,如政策常常仅适用于高科技型企业,而其他类型的小微企业难以获益;又如一些财税优惠政策适用面窄,小微企业无法符合政策条条框框的规定,即使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减免优惠,也是数额极小,杯水车薪,对企业作用不大;第三,政府尚未构建有效的政企引导、沟通对接平台,出台的政策往往相对滞后,不能够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从多年来下达政策所取得的效果来看,至今影响甚微。

一、造成珠三角小微企业融资不利局面的原因探究

(一)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1、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资金的逐利性意味着其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途径获得收益,而小微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也要资金,两者本应是一拍即合的合作者,但现实上往往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拥有资金的机构或个人投资渠道匮乏,找不到适合的投资项目,显得资金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却是小微企业饥渴资金而求资无门。2、小微企业抵御经济波动能力薄弱,易出现危机。小微企业通常规模小,经营方式简单,盈利模式单一,年度利润波动大。为此,往往抵御突发事件或者经济波动的能力薄弱,若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尤其如今处于经济转型期,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到一些经营生产要素波动的影响。如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小微型工业企业订单议价能力低,难以通过提价、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能等模式来消化成本压力,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去年,珠三角地区发生中小民营企业的“倒闭潮”。据不完全统计,省内1-9月企业关闭总数达7148家,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3、大多数小微企业存在经营管理短视或者财务制度不规范等现象。一方面,小微企业往往是因点设企,对企业的发展缺乏长期规划,持续性不强,没有建立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普遍内部管理较混乱,企业行为短视似乎已成为众多小微企业的通病,某些企业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控制风险意识与能力薄弱,弄虚作假、粉饰报表的行为常有发生,财务数据脱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笔者曾接触过一个小型互联网企业,初始从报表上看,年利润达2000多万元,但经事务所审计后年利润仅仅10多万元,落差极大。这些不良企业行为也往往导致正规金融机构审批放款慎之又慎。4、小微企业主大多缺乏相关的金融专业知识,对企业的融资决策普遍是临时动议。根据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主的学历中,高中和中专以下学历的占88.7%,学历普遍较低。小微企业主一方面主动融资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又缺少金融专业知识,而合理融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们的企业融资决策,通常是突现资金短缺情况时的临时起意,甚少长远筹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企业行为非常普遍;而对于融资方式更多的是考虑传统方式、关注利息成本,对其他各种创新模式的融资方式认知度低。据调查,在各项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需求最大的还是借贷类产品,而对其他融资方式的态度保守,甚少选择。5、小微企业信用等级偏低。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实施信贷时通常选择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而珠三角大部分小微企业实物资产少,不拥有可用做抵押的土地或房屋建筑,其土地、厂房大多数靠租赁而来,设备变现能力也较弱。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持续发展能力差等特性,也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得不下调其信用评定等级,事实上也降低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申请慎之又慎,对其贷款资金的放行顾虑重重。

(二)外因是关键性因素

1、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少,全面对外开放,经济进入转型期,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珠三角经济仍处于爬坡越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持续上升,曾经依靠低成本、改革开放的区域优势获得高速发展的珠三角小微企业,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优势已然风光不再,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越发缩小、变得艰难,生存风险增大,融资越来越困难必然成为趋势。2、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金融机构为了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对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往往是提高贷款条件,审批更严格。据相关数据显示,至2014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47%,同比上升0.26%,其中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超过一半。为此,金融机构减少不良贷款率、降低“坏账”的指标要求,首要考虑的肯定是自身资金的安全,为此提高融资门槛、严格审批条件随之而来。3、有限的资金等资源配置不合理情况普遍存在。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大中型企业过度占用有限的信贷资源,留给小微企业的资本空间额度过少,用于匹配给小微型企业的信贷资金显然规模不足。现实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于大中型企业,往往倒过来要求这些企业贷款融资,而急缺资金的小微企业却无法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4、行业政策和风险偏好的影响。国有金融机构执行的是上级部门的信贷政策,其总行从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方面考虑,对一些领域的信贷投放进行限制或者严格掌控,地方金融机构难以因地制宜实行信贷,也是影响小微企业顺利获得正规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不利因素。5、其他非正规途径融资方式不完善、风险大。目前,担保公司、民营财务公司、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等融资市场规则仍不完善,存在融资高风险情况,也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小微企业往往是被动融资,有的还是在企业出现生存危机的前提下不得已而为之,为此企业常常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和代价,甚至产生企业融资后实际利益受损的后果,这也一定程度削弱了小微企业主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融资的积极性。

二、解决珠三角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政府层面

1、转变观念,提高对小微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壮大小微企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经济的关键措施、实现经济转型成功的有力保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倾斜力度,为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制度环境和生存空间。2、出台切实可行的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要因地制宜制定跨行业、跨区域的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力促不同部门、不同时间段制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及措施更具系统性和规范性,针对性及操作性更强,防止政出多门,却无法落到实处。在政策制定前,要深入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调研,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状况,及时调整和修改不合时宜的政策和制度,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3、组建专门的小微企业融资统筹协调机构。目前涉及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政府职能部门处于多头状态,有的属于中央直属、有的属于地方政府,条块分割,容易出现扯皮现象,极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实际操作。为此,有条件的地区应成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协调机构和组织,有效、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出现的状况和问题。4、构建小微型企业融资平台。政府应该牵头金融机构、投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以及小微企业,构建专业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发挥更好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小微企业、意向投资人和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平台注册发布信息,更快更好地完成信息交换。一方面提供信息服务,为筹资企业和投资人进行信息匹配,消除融资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对融资进行后续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风险。5、加大力度引导小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小微企业主和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供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创业培训、财务知识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二是引导小微企业注重长远规划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挖潜,树立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引导小微企业走专业化、规范化的持续发展道路;三是引导区域内小微企业强强联合、强弱互补,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构建和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小微企业间可以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在不同产业群的市场定位上加以引导,如让不同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定位及实行技术互补,减少区域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形成良性竞争;四是对小微企业开展信用培育与评价工作,通过资金和税收政策等有利措施引导广大小微企业增强信用意识,以达到有针对性、多层次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二)金融机构层面

1、加大融资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意识。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机构更要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创新媒体,让更多小微企业认知、了解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与产品,提高小微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各类各级金融机构有必要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提高服务意识,高质量完成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达到提高自身机制灵活性、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目的。2、在把握适度风险的前提下,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一是在做好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大力扶持小微企业融资,比如允许一些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较高的市盈率,适当降低融资门槛;二是可以尝试采取集群的模式,在标准产品的基础上,充分调查某一个集群的风险特点,然后根据风险额外降低一些准入条件;三是设立预警机制,在完成小微企业的融资后,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财务监管,一旦财务状况促动预警红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既实现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风险的目的。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提高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能力。第一,金融机构要转变过去陈旧的服务方式,改以往的“坐行办公”为“上门服务”,走出“金融大院”,深入企户中间,了解客户生产经营、融资需求并进行相对应的金融产品推介,为小微企业提供面对面的信贷服务,使小微企业及时了解、掌握融资政策并加以灵活运用。第二,建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独立部门,尽可能优化具体的授信授权管理和审批流程。第三,结合小微企业的特点,进一步推进信贷业务创新,设计更加符合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如商业保理等。第四,借力互联网,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创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广、成本小、门槛低、流程短、灵活度高的贷款产品,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对接,手续简化、自由度较高,中间环节费用大幅降低,同时供需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互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产品的设计与调整。

(三)小微企业层面

1、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一是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建立高效扁平化架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二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运行、内部经营、人事管理等制度,通过规范管理,降低财务风险,达到提高企业信用的作用,为实现企业融资奠定扎实基础。2、提高金融资本意识。首先小微企业主和经营者要熟悉和掌握融资政策和程序,提前做好企业融资准备,学会合理应用相关优惠政策,提高主动融资意识;其次要未雨绸缪,变被动为主动,科学制订企业融资规划,结合产业特征和企业发展阶段“量体裁衣”做好相应融资筹备,选择不同融资模式,切忌临急抱佛脚,等急需资金时才考虑融资;再次要学会善于利用各种政策性融资,如我省日前设立了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以科技金融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发展、融资贷款等。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是要增强品牌意识,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塑造,转变追求数量的观念,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二是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创新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服务质量,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三是注重自身信用积累,严格遵守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严格监控资金的使用,不断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四是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能力,为最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刘晓珊 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24266.html

    相关专题:农业工程学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上一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对策
    下一篇:优秀建筑企业文化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