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中医文化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分析

[摘要]从中医文化的深邃内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大医精诚”的道德理念、“悬壶济世”的使命信念等方面解析了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内涵;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医疗设备科技化、医院经营商业化、患者治疗过于注重生理层面剖析了中医文化缺失的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了中医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路径及措施。

[关键词]中医文化;医学生;人文精神

医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他们将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能否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是衡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指标。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当下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1中医文化的深邃内涵

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特有的医学文化也逐渐渗透和影响着这个中国社会,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元素及人文精神。中医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当代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疗行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必须随之改进。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医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1]。”1.1古今结合、兼容并包中医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家学说的精华,同时又吸收了近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且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中医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这种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与胸怀,其影响必将深远。1.2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中医强调人与社会的整体观念,注重“以人为本”。人是中医进行观察及治疗的切入点。与现代医学单纯将人作为疾病载体的观念不同,中医主张人不但是自然人,还是社会的人,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念渗透至中医文化的方方面面。总之,“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统一,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同时把人当作核心,注重以人为本,还强调人与社会统一整体观念”[2]。

2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生职业精神

2.1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医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关怀的元素,诸如:“天人合一”“形神兼养”等思想都体现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文为本”的思想观念。这种“人本思想”观念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体现人的主体价值,彰显对人的健康、生命的尊重,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方式。”[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地创建和谐社会,“以患者为中心,充分重视患者的权利,全心全意为患者谋福利,充分体谅理解患者的疾苦,以仁慈的情怀,用热心、爱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4]。2.2明确“大医精诚”的道德理念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曾经多次提到医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充分发挥医者救死扶伤的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注重培养医学生精湛的医技,更加重视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所谓“大医精诚”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医学生所遵循的医德典范。2.3坚守“悬壶济世”的使命信念“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医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体现他们的价值所在。这种优良的职业精神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因此,在中医文化中有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所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所以,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不负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5]。

3中医文化影响下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问题

3.1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较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的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然而,在我国当代基础教育中,古典文化等素质课程不被重视。学生被考分和升学率透支了大量的学习精力,学生的古代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当代医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学习古代文化知识难度较大,导致兴趣较少,缺乏学习主动性。3.2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不完善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国内的不少医学院校中,没有开设与中医文化有关的课程的院校占有很大一部分。高等医学教育中只有中医与药学(包括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药学等专业)专业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占绝对优势比例的现代医学教育往往强调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却少之又少。然而,像《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等与人文素养、教育有关的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是很有必要的。3.3中医研究出现“西化”现象近些年来,国内对中医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向西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且在学校中西医受到特别的青睐,并且借助西医实验方法来对中医展开相关的一些研究工作,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们逐渐失去对中医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必要的掌握能力。3.4医学院校中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医学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个问题:从事人文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文科出身,不太懂医学;懂医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理科出身,人文传统教育功底未必深厚;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在人文学科教育中或是专业教育中影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要视弘扬中医文化为己任,不论是专职的中医教师还是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都要有这样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7]。

4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剖析

4.1医疗设备科技化、医患双方沟通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快的高新技术设备应用到医学领域。这一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医生过多地依赖技术设备,对医患双方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对患者的病情、关爱严重缺失。4.2医院经营商业化、医患关系物化异化由于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尽合理,整个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市场经济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影响,医疗的功能定位在公益和功利之间摇摆,医疗市场定位偏离了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等医学伦理原则”[7]致使医患双方的关系被“物化”“异化”,这就自然会导致医患纠纷不断、医院信誉下降。4.3注重患者生理治疗、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由于医学技术及商业化的水平越来越高,蕴含在医学中的技术因素逐渐与人文精神相脱离,这种过于注重技术因素的现象背离了“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理念与宗旨,可能到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过多地关注病人的症状及利润等,然而对患者在精神方面的关心逐渐减少甚至缺失。实际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不应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疾病,病情的处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要的沟通、交流等人文关怀也是非常必要的。

5中医文化融入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路径选择

5.1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中医文化修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程度以及提升质量与教师自身的整体文化修养、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提高中医人文精神必须提高大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质。这需要医学院校教师不断阅读医学经典,针对当前中医文化教育的现状,深入钻研、分析,深入了解中医文化的内在精髓、人文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并将中医的文化内涵融入日常教育中。比如:中医的“仁术”思想,对当代医学生进行“仁爱道德”的教育就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医学生不断挖掘中医文化的思想精髓,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医学院校要不断加强对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在多学科的培养力度以及突出中医文化内涵培训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有效手段将中医文化的人文思想传授给医学生,为学生们人文精神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持。5.2加大医学教材建设力度,促进中医文化融入教学过程针对医学生的实际特点,选编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非常重要。在整理选编教材时,要注意发挥经典文献的作用,并且“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与加强临床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最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医经典之中”[8]。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将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不断创新中医文化教育的载体与途径,加大在各学科教授过程中对中医文化教育的融合力度,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医文化更易接受,最终使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得到增强。这种融合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医学生以“仁爱”精神为己任,学生们享受这种博大精神的魅力,为全方位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基础。5.3加强医学生基本功培养,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们梳理出中医文献的发展脉络,明确一些医药文献的版本、目录,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学、校勘学、版本学等基础知识,慢慢提高他们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在讲授中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样“可以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书本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强化了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了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9]。5.4创新人文培养思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5.4.1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创设中医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阵地,比如:宣传栏、展板、校园电台、广播、校报等,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与载体,开展有关中医文化的活动,建设中医文化网站等,使学生们处于中医文化的氛围中,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5.4.2设置中医文化活动日、弘扬中医文化精髓设置中医文化活动日,举办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名家、大家的纪念活动,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以及为人类健康所作的贡献,使学生们感受到这些前辈的博爱精神与伟大胸怀,从而激励医学生积极投身医学的坚定信心。5.4.3建立中医文化社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建立中医文化社团,加强成员之间的学术探讨以及深入交流,此外还要积极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将中医知识、文化加以推广,而且进一步检验并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5.4.4与社会机构联系,聘请医学名家进行学术讲座通过各种途径,与相关医疗机构或医疗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定期聘请行业内专家、教授及行业中优秀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的讲座。讲座中既要突出行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又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文化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医疗实践,跟名师做临床,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修养。

6结语

在医学院校中,从事中医文化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以及博大的传统文化基础;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中医人文精神与中医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及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中医文化影响下的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力度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123-1125.

[2]贾爱明,张红,胡文梅.中医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4):92-93.

[3]孟令涛,闫冰,曾奇,等.论中医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26-227.

[4]殷子斐,苏永华.行中医医德,为苍生大医[J].中医药导报,2011,17(9):1-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2013-11-12.

[6]盛文兵,张春桃,傅榕赓,等.浅谈在教学中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10):141-143.

[7]张国杰.医学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10-2512.

[8]张暖,张弘.浅谈医古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3):47.

[9]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77-78.

作者:张金耀 马小允 王欣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中医文化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06795.html

    相关专题: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安徽工业大学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费征收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创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