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策略(共3篇)

第一篇

1.找到班级核心凝聚力

职业教育使有共同职业理想、相似职业规划的人聚集到一起。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多和任课老师交流,审视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和未来理想职业的差距,以此激起学习的动力;班主任应促使班级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举行技能大赛、露绝活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激励;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专业方向搜集专业就业特点、人才需求现状及就业信息等,帮助学生看清就业形势。这样,以职业为导向的班级凝聚力就会形成。

2.建立奖惩制度,形成自觉态势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正强化的作用,建立激励制度。例如,详细记录班级日记,严格班级考勤、寝室评比,好的表现要给予表扬奖励,坏的行为也要及时批评惩处。平时表现和奖学金挂钩,学习成绩和就业推荐相关,环环相扣,使学生不敢松懈,也不能松懈。

3.班主任发挥示范作用

班主任对残疾学生的关爱不能变成溺爱,不要把他们当作折翅的小鸟,该放手时就应该放手,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多方面的,如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没有不良嗜好和习惯等等,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是榜样和管理者,而且是心理气氛的制造者。良好的心理气氛对学生行为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者曾进行过一个有关集体气氛的实践,他们在4个各有5名10岁男孩组成的集体中,分别委派1名成年人进行专制、民主、放任3种类型的领导。其结果是:在民主型领导作用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在专制型领导的作用下,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多,对领导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放任型领导的作用下,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对领导的满意度也低。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更需要和谐民主的班级气氛和民主型的班主任。良好的心理气氛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教师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认识,可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肯定和理解。反之,教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颇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班主任对学生抱有成见,认为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有问题的学生,这种认识会有意无意地传染给学生,学生也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行为反应———既然老师认为我学习不行,那我可能就是学习不行。然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就会越来越差,而教师又会因为学生的表现而强化自己的成见,对他们更失去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希望,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使他们在快乐的、充满成就感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这样,班级管理的努力和措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4.融入家长力量

在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中,家长的参与能起到很强的作用。家长的建议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加了解学生,班主任也要使家长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二者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当然也有家长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如有些家长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一味地袒护、包庇、纵容,认为自己孩子是弱势群体,别人都应该让着他、迁就他,而此时班主任更需多和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能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

5.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中职多类别残疾学生班级的学生不像普通班级的学生那样存在很多普遍的共性。所以,只有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比如,精神障碍学生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常在教室里乱跑、发出怪异的声音、做事执拗而刻板。对于这些学生,笔者通常采取强制命令与强化物相结合的方法来让他们适时控制自身行为和及时完成作业。对于班级里的聋生,班主任在说话的同时还要配合准确明了的手语,也可常常通过短信与聋生交流谈心。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职教育中多类别残疾学生班级的管理是特殊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应以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发挥家长的积极力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顺利走向社会。

作者:黄哲

第二篇

一、中职学校男生班级的管理方法

1.为班级男生创造机会释放“能量”。中职学校的男生普遍学习生活在一种无压的状态,精力充沛旺盛,身上积聚的能量需要得到宣泄。因此,班主任应该为他们释放“能量”创造机会。纵观我校近几年的班级管理情况,我认为,组织男生参加运动强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是可以让学生的体能释放;二是可以加深与这些学生的情感沟通;三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校10汽修2班,53人,全部为男生。该班班主任通过调查,了解到本班男生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于是组建了班级足球队和篮球队,为球队购买统一的服装和器材,各球队都有自己的队旗和口号,定期带领学生进行训练和比赛。一年多的努力,该班同学关系融洽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习风气好转了,多次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级”。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变得轻松而自信。2.针对班级男生的特点,恰当运用“赏”“罚”教育。从古至今,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还是治理一支军队,都把合理的“赏”“罚”看作激励士气、惩戒不法、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治理班级亦是如此。没有“赏”“罚”不足以明制度、立规矩,没有“赏”“罚”不足以鼓士气、扬正气。班级管理必有“赏”有“罚”,“赏”“罚”必须有依据、讲方法。中职学校的男生在小学、初中大多数是别人眼中的差生,经历的是失败;遭遇的是冷眼;忍受的是批评;背负的是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非常渴望被人理解、尊重和赏识。因此,在管理男生班级过程中,班主任如果巧妙运用“赏”“罚”教育,班级管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09制冷班43人,41名男生,2名女生。为了管理好班级,该班班主任非常注重“赏”“罚”教育的运用。(1)针对男生好“面子”,奖励或表扬总是当众,批评学生总在背后。因为奖励或表扬不仅仅给当事人听,更重要是给下面的“观众”听;批评在背后是为了保护男生的那份自尊,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教育。(2)做到“赏”“罚”有度灵活运用。“赏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是一种需要把握精准、拿捏有度的教育技巧。用好,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不好,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例如,该班有一位学生上课总是睡觉,班主任对其进行了耐心教育,偶尔上课不睡觉,就表扬他,奖励他,最终还是收效甚微。怎么办?班主任改变策略运用罚的手段,只要他上课睡觉,就罚写500字,见一次罚一次。慢慢地,该同学睡觉少了,还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一年之后,该男生的书法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3.掌握与男生家长沟通的技巧。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很多,如家长会、短信平台、QQ聊天、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但与男生家长联系沟通时应该把握一定的技巧。首先,尽量选择学生的母亲作为沟通的对象。据调查了解,男生在家一般与母亲更亲近,更愿意把心中的话告诉她,其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与家长沟通时,要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工作。一般说来,家长教育子女比较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因此,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这样和家长沟通时,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让家长知道班主任在学校对他的孩子是很关心的,从而愿意配合学校教育,达到“联手”教育的目的。第三,与家长沟通时,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不要以偏概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出了问题。沟通前,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找准沟通的切入点,做好沟通的充分准备。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甚至“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应该先讲学生的进步,然后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和缺点,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家长易于接受。第四,与家长沟通时,忌说有辱学生及家长人格的话,也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任课教师。当班主任对某学生产生偏见时,往往会说一些“伤人”的话。比如,“把他开除算了”“简直太笨啦”“带他看看医生,看他脑子是否有问题”“我是管不了他啦”等等。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切不可说类似的话。因为它不仅不能让家长和学生“觉醒”,反而会损害家长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家校共同教育学生。4.与女生班级结对子,开展班级之间的联谊活动。2011年10月,为了探索男生班级与女生班级的管理,我校在10电子技术1班(男生班级)与10电子商务2班(女生班级)之间开展联谊活动。起初,两位年轻的班主任对这种联谊活动有许多顾虑,害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我对两位年轻的班主任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接下来的几个月,两个班级之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节日联欢,歌咏、拔河、篮球等比赛,联合主题班会等等。到学期结束时,两位年轻的班主任开心地笑了。因为事实证明,之前的顾虑是多余的。两个班级间的联谊活动让两个班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以前单独班级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学生的礼仪、学习气氛有了明显改善;男生打架、吸烟一些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课堂纪律差,睡觉、玩手机、实训操作课不动手的状况大有好转;学生的自控力和纪律性得到明显改善。

二、中职学校男生班级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尽量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班主任完美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2.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用“柔”正确处理男生的“不敬”。学生的抵触情绪往往是因为老师的态度不好造成的。因此,班主任对男生的教育切忌使用“强硬”的态度,否则容易出现势不两立的“尴尬局面”,达不到教育的效果。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原则性的东西要常抓不懈,学生间细小的事情不要干预太多。4.班主任要用“心”走到学生中间去,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平时生活中尽量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努力的做他们的朋友。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者:欧阳晴 单位: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

一、融洽校生和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在中职学校校园生活中,难免出现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师生关系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妨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网络时代,这种问题更加复杂,如学校的“贴吧”、“博客”“、学生网络论坛”等出现的一些负面消息影响校生关系、师生关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单靠正式组织,通过正规渠道去处理,或者在技术上存在难度,或者学生有顾虑,或者本来就有逆反心理,效果不一定好,有时还可能激化矛盾,而如果通过非正式群体这条路径去做,主动参与,寻找与网络非正式群体的沟通渠道,化解矛盾,效果可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

二、协助正式群体目标实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内部组织成员的集体力量,而非正式群体的行动相对具有一致性,如果利用得好,就有助于完成学校各个活动目标。非正式群体参与、组织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交汇点,学生通过参加多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和合作能力,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自发组织的课外文化、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此可见,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从这一点看,非正式群体不仅能化解学校正式组织实现其目标的阻力,而且还可以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突击力量。当然,在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有些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对学校、班级的一系列活动缺乏热情,反应冷淡,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甚至有自暴自弃、敌对情绪,干扰、破坏班级、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形成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综上所述,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不同的类型特征和功能。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那些非正式群体学生的类型和特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努力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三、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策略

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笔者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做法,具体如下:

(一)表扬鼓励

对各种非正式群体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学校应及时用各种方式进行鼓励,必要时给予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鼓励他们继续搞好各种有益的活动。这种做法既能使群体成员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心理需要,又能为班级、学校、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如作为地方性中职学校,尽管面向全市招生,但本岛外的学生毕竟只占少数,因此一些外岛学生容易被边缘化,要尽一切可能给他们创造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在活动中找回自信,争做校园的主人。如通过举行校园海岛文化节等节庆文化活动,把小岛来的同学凝聚起来,展示海岛文化,展示本岛外学生的风采。所以,学校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引导,如只在“管”字上做文章,是万万行不通的。尤其是要及时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提高他们在校园中的形象和地位,使其重新燃起自尊火焰,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正确认识自我、找回自我。

(二)帮助引导

对一些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从活动的内容、方式、措施甚至是物质方面给予帮助,使其不断进步,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组织非正式性、结构的松散性、行为一致性、活动的自主性和成员的广泛性等特点,对他们的行动,如果调动得好,可以成为一股积极的力量,实现学校正式群体目标。因此,正确地对待和引导他们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如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非正式群体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核心人员,如“吧主”“、群主”“、贴主”,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往往享有一定的威望,因此学校要采取尽可能多的办法去帮助他们,逐步削弱其消极的一面。对一些消极的非正式群体要通过多种渠道、方法、途径进行引导、辅导,使其逐步走上积极的发展轨道。团组织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非正式群体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成立学生社团,配备好合适的社团导师,抓好社团的资格审查、章程审定、活动考核、年终评比等工作,监督他们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这样就可以加强引导,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功能。

(三)吸引渗透

中职学校要积极加强正式群体的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吸引力,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吸引非正式群体成员参加正式群体的活动;另一方面,要对非正式群体中比较优秀、先进,活动能力强的成员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让他们去帮助其他非正式群体成员,提高认识,共同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在网络环境下也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中自我管理、社会交往的能力,主动渗透校园“贴吧”“、BBS”等非正式群体,确立他们在校园网络交往中的核心地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社会实践和实训环节,把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结合起来,把非正式群体活动同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如“淘宝”创业、校园创业等同电子商务课程、创业与就业指导选修课程等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一些以共同兴趣爱好凝聚起来的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如喜欢计算机软件、喜欢某种技术发明,要积极引导他们以团队的名义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提高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层次。

(四)瓦解分化

对那些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特别是对立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要通过其家庭、班级、学校甚至是社会的力量,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该群体的危害性,进行逐个教育分化,促使群体成员瓦解分化该群体。中职学校要构建破坏型非正式群体的预警体系,消除群体性事件。总之,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或消失的,它的积极、消极作用也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分析其成因和特征,研究相应的策略,充分尊重、充分关爱,让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许旭娜 单位:浙江省舟山航海学校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策略(共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188475.html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大学生创业理念


    上一篇:知识管理下的高校档案管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