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信论文 >

皮肤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探索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以及分布规律,探讨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90例经过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HPV-DNA检测,主要检测型别为6、16、33。结果29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HPV阳性196例,HPV感染率为63.23%,男性HPV感染率为68.37%,女性为3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Ⅰ~Ⅱ级)感染率为67.87%,低分化(Ⅲ~Ⅳ级)感染率为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面部、颈部、四肢、躯干以及生殖器和腹股沟部的HPV感染率分别为47.96%、26.53%、7.14%、4.08%、14.29%,不同发病部位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57例检出高危型(HPV16、33)感染,53例为低危型(HPV6)感染。结论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

皮肤鳞状细胞癌(SSCC)属于一类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上的恶性肿瘤,其常出现在部分皮肤病或癌前疾病之后,或因为各类癌前病变进展形成,原发病较少,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1]。近年来SSC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中[2-3],病毒的致癌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研究指出,B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可能有关,但因B-HPV多种多样,正常皮肤表面的B-HPV出现混合型感染的概率较大,使得B-HPV以及SSCC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研究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病理确诊的SSCC病例290例,由同一病理医生重新复查病理切片并做出诊断,排除内脏SCC皮肤转移以及角化棘皮瘤、红斑增生病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时将患者体表部位进行分类,其中暴露部位包括了头面、颈部以及手部,非暴露部位包括了躯干、四肢及外阴生殖器,将SSCC分为高、中、低分化3个级别。1.2研究方法及仪器对纳入患者的型别、职业、年龄分布、病理学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采用PCR技术分析型别,如HPV6、11低危型以及HPV16、18、31、33高危型。1.3SSCC诊断标准SSCC的诊断标准主要为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Broders标准对SSCC进行分级[4]。1.4统计学方法结果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予以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310例SSCC患者中,男201例,女109例,发病年龄15~88岁,平均(51.83±17.14)岁,其中173例患者年龄>50岁,占55.81%,其中51~70岁的SSCC的发病人数为120例,占38.71%,31~50岁为101例,占32.58%。发病部位:头面部133例(42.90%),颈部78例,四肢31例,躯干26例,生殖器和腹股沟处39例(12.58%)。组织病理分级:Ⅰ级170例,Ⅱ级40例,Ⅲ级60例,Ⅳ级20例。2.2HPV感染及分布290例SSCC患者中,共有196例患者检出HPV,感染率为63.23%,有114例未检出HPV,占36.77%,134例为男性,感染率为68.37%(134/196),62例为女性,感染率为31.63%(62/196)。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HPV感染率分别达到了61.73%(121/196),17.86%(35/196),14.29%(28/196),6.12%(12/196),见表1。身体不同部位的感染率分布来看,从高至低分别为头面部、颈部、四肢、躯干以及生殖器和腹股沟部,其HPV感染率分别为47.96%、26.53%、7.14%、4.08%、14.29%,不同发病部位HP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2.3不同发病部位HPV型别分布情况196例HPV阳性患者中共57例患者检出高危型(HPV16、33)感染,53例被检出低危型(HPV6)感染,且均属于单一型别,高分化组(Ⅰ~Ⅱ级)感染率达到了67.87%,低分化(Ⅲ~Ⅳ级)感染率为47.38%,高危型HPV在高分化组(Ⅰ~Ⅱ级)的感染率为14.29%(30/210),低分化组为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HPV在高分化组中的感染率为12.38%,与低分化组的2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病毒对于机体的致癌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HPV是小分子DNA病毒,研究[5]表明高危黏膜型HPV感染会导致子宫颈黏膜上皮癌变及一些黏膜癌变,HPV16、18及其蛋白产物E6、E7也被证实会诱发人原代上皮细胞的永生化,也属于HPV的致癌机制[6]。应用敏感性较高的PCR法在SCC的皮损中能够检测出HPV,说明了该病毒可能在皮肤SC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效果。有研究[7-8]指出,外观正常的皮肤表面也携带一定类型的HPV。有研究指出不同肿瘤不同深浅部位的HPV检出阳性率及类型均不同,所以采用PCR检出HPV并不一定均来自整个肿瘤细胞核内,根据致癌性的大小,HPV感染可以被分为低危(HPV6、11、40、42、43)和高危型(16、18、31、33、35)两种,其与上皮恶性肿瘤紧密相关。研究[9]指出HPV感染患者发生SSCC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说明HPV感染可能为诱发SSCC的关键因素[10],所以需要重视SSCC患者中的HPV检测。本研究结果表明,HPV在SSCC中的感染率为63.23%,与健康女性宫颈感染率(13.8%)相比明显升高,男性的HPV感染率为66.67%,女性的HPV感染率为56.88%,发病率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研究发现,高分化型(Ⅰ~Ⅱ级)宫颈癌患者占210例,发病率更高,分化程度越低病例数较少,高危型HPV在低分化(ⅢⅣ)级SSCC患者中的检出率相比于高分化组更高,主要型别为HPV16、33,高危型HPV16或18的E6、E7蛋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得细胞出现永生化和转化改变[11]。故HPV16在宫颈癌和SSCC发展过程作用明显,需重视检测该型别,而HPV6为引起SSCC的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所以HPV-DNA的型别检测对于筛查SSCC高危人群有着重要价值,为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2-13]。同时,本研究发现,HPV感染对于不同发病部位亦有明显差异,头颈部和生殖器、腹股沟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躯干和四肢,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综上所述,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之间有着明显相关性,但是HPV的型别较多,采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将所有类型均检测出来,而目前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检测HPV-DNA的抗体水平,但因选取了不同的检测方式,其敏感性和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差异。

作者:徐亚楠 杜宝林 周晓凤 熊林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皮肤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xlw/291049.html

    相关专题:海尔供应链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态环境监理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