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来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广狭两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只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学说,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学说,也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和继承者,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新的理论、观点、学说。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指导人们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而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也不断发展。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呢,就是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之后进行了本土化,加入了民族特征和民族气质元素。为了更好的指导本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与本民族的具体特征具体情况相结合、植根于本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任何一个国家要比较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不仅中国如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在俄国,有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列宁主义。列宁结合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时的俄国国情相结合,总结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比如: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等。这些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立的新理论,这些理论仍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大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观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这所有的丰富和发展都在在马克思主义这面大旗的指导下实现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的理论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也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各国国情。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信奉者都在结合本国的国情,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理论,而这些新的理论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这个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运用于各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依据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怎么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中国在引进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已半殖民地化,问题和矛盾很多,中国人民灾难深重。为了改变落后挨打的现状,先后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做出各种尝试和努力: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的地主阶级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洪秀全、洪仁干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革命派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经济,还要学习西方政治,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参照欧美,提出了“三民主义”,提出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最终,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毛泽东总结近代历史时评论:“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中国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做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要用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就必须实现中国化,只有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的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只有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才能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结果。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本国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独特的经验产生,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对这些经验分析、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可以创造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三,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才能为中国人理解和接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才有实际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科学的理论是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普遍真理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具体化、本土化,才能更好地指导本国实践。早期在中国传播科学理论并提倡将它用于指导中国实践的是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而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内容都是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论述了“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作者:刘畅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116053.html

    相关专题:合肥学院学报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上一篇: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免疫技术对农药检测的可行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