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及创新探索(2)


(五)发达国家普遍提高专业化人员素质 
  劳动者素质决定着流通业的转变形式,在大量需求流通人才的形势下,发达国家有着很科学的流通人才教育体系。美国在现阶段培育流通人才的方式有三种,即正规大学教育、社会专业培训以及行业资格认证。在发达国家,专业化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很多途径,美国许多高等院校都设有物流专业的教育,有职业和本科生教育等多个层次。社会专业的培训形成了美国的职业资格认证,比如,配送工程师和仓储工程师等资格认证,更如美国大型连锁企业麦当劳也承办着自己的大学。日本物流的在职培训有两方面,即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长期培训大约有6个月时间,是为了提高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短期培训只有一周不到的时间,侧重于专业课题培训。同时,日本的大中型企业,还为员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由此可见,提高专业化人员的素质,有助于流通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科技化探索 
  (一)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发展方式 
  流通产业发展的转变是推动流通方式步入现代化,我国政府需要出台更多鼓励政策,以积极发展连锁企业,形成以资本运营、兼并联合、参股控股和资产重组的方式构成大型连锁企业。加强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口岸地区和物资集散地的物流设施,并以长期发展和近期运作的需要,整合配置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式建设,推动物流配送的发展。我国应该积极探索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传统产业结合模式,构建电子商务发展和流通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 
  (二)流通产业信息化的转型发展方式 
  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型最关键的就是促进流通产业步入信息化。我国流通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是信息化程度较低,与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要求具有较大差距,还不足以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物流需求,因为现代化物流企业属于跨国界、跨地区和多店铺的经营,在不同的市场和竞争中,需要调整经营策略、商品结构和消费需求,保证资金流和物流的畅通。为了保证流通的信息化,需要对信息网络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这是商贸流通的载体,利用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吸引更多企业进行广告宣传和咨询服务,从而拓展结算服务和网上交易。在现代化的流通产业信息化转型中,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需建立网站,开展网上交易平台,为了开拓市场企业更要依赖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发展。在新时期,网络营销也是企业营销的组成部分,同时,还要在商贸流通中普及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业务的决策、流程、运作与管理进行改革,这是国际流通产业步入信息化的常见改革方案,而且,还要在流通企业中及时推广信息系统,实现EDI和ECS的信息交换。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政策性探索 
  (一)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体制制度创新 
  流通产业体制制度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流通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构建起多经济、多经营、多渠道的流通业格局。其中需要解决一个深层次问题,即流通产业转型的体制制度创新方向,流通业转变要求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其创新包括打破垄断、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制度规范、制定法规等,流通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重组和优化企业资产,并解决重组时的职工就业和债务问题,通过市场竞争的完善和规范,充分保护好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我国知识型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人才创新 
  流通产业转型离不开人才创新,通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现代物流业需要优秀的经营管理队伍,人才是提升物流竞争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因素。而我国严重缺乏现代流通人才,这也是我国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制约要件,因此要做好两大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创造条件,使得引进流通人才更为有效,制定好相关政策和流通渠道,形成现代企业的流通规则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将复合型的高素质流通人才引进国内,提高流通企业人才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我国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多方面力量整合资源,坚持市场需求,加大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开设流通产业的学位培训,政府需要鼓励科研院所加大开设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的力度,力促复合型流通专业人才的培训。通过调动社会资源和流通行业协会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培养现代化的流通人才。流通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完善岗位培训和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培养多领域和多层次的流通专业人才。 
  结论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流通产业转型的经验可以得出,流通产业的结构需要优化,流通产业经营与体制创新,适时调整流通产业政策,依靠科技发展流通产业,并普遍提高专业化的人员素质是我国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流通产业转型中,要侧重于现代化和信息化,在探索过程中进行体制制度创新和人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流通产业更加优化和更具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孙敬水,章迪平.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0(4) 
  2.刘东明.流通国际化条件下流通主体运行特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3(17) 
  3.高煜,曹大勇.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J].经济纵横,2011(3) 
  4.徐乔梅,梁芷铭.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3(13) 
  5.刘向东,张小军,石明明.中国流通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基于流通增长方式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及创新探索(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3234.html

相关专题: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 英语口语翻译器


上一篇:我国流通业区域差异的计量模型分析
下一篇: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