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综合经济 >

学生思想品德论文(共2篇)

第一篇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思想品德课堂丧失兴趣,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觉得内容与自己相距遥远,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就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是有用的,那么他们就会兴趣倍增。如对于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教师可结合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让学生从对新校园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教育学生面对新的集体,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

一、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思想品德教材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生活,很多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学生对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仅容易理解,更记忆深刻。特别是新教材的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利用、精心组织,让学生亲身实践,大胆探究,一定会对教学大有帮助。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受知识的价值,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二、联系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学科,很多情况下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将新知教学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更可激发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24课《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课时,我首先播放视频《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祖国发展的最新成就,生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然后再让学生开展新闻播报,说说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巨变,从而激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真挚的情感和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历史成就的自豪感的驱动下,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被激活,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从成就到差距、从自豪到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师生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合作完成了新知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效果事半功倍。

三、及时总结知识,勤于肯定,让学生在评价中提升

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尤为如此,他们喜欢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表扬更能够拉进师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不遗余力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真诚地给与肯定,从而不断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生成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当学生到了初二、初三,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表扬激励的功能,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表扬下意气风发,活力四射。总之,思想品德课堂,演绎得好,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熏陶;反之,如果我们教师不注重方法的选择,不注重课堂的优化,完全沿袭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学生身处其中,则无异于一种折磨。让我们本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理念,着眼长远,创新方法,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焕发青春的活力,既获取知识、提升素养,更娱情培智、陶冶情操,从而真正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塑造学生良好个性,锻造学生灵魂的舞台。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第二篇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避免师道尊严,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过程,而应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往与对话,做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拥有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课下学生们能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朋友,对老师敞心扉畅所欲言。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动中,使学生想学、愿学、会学并能学好,以实现学生知识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1.探究的课堂

在调查问卷中部分学生反映,一些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照本宣科,很少提问或者不提问,对于学生的发言部分老师通常的做法只是简答的用“对”或“不对”来评判他们的发言;当同学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批评指责。这些说明,部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实际需差甚远,不利于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应富有探究意识,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实施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学习方式,使课堂充满新意,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树立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张扬自己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思想品德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根据所在学校实际和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探究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收集有关数据,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进行科学处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鲜活的课堂

从调查问卷看,一部分同学感觉目前的思想品德课较死板,是老师讲、同学听,很多老师只是偶尔使用或基本上不使用教学辅助手段,课堂气氛较沉闷或者同学学习不认真,甚至有很多同学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一些同学现在对思想品德课抱无所谓和不感兴趣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和更新教学手段,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活泼,兴趣盎然。要构建鲜活的课堂,首先,我们必须超越教材,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鲜活,更富有新意。“超越教材”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大胆的对现行教材增删取舍,改变“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只要策源地。其次,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校热情、创新活力,使课堂上经常有惊喜。

3.鲜活的课堂

同学们在问卷回答中,希望老师“既教授学科知识,又讲一些做人道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充实一些课外的东西”“,既要了解书上的东西,还要与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所讲的知识”,“切忌假大空的说教,要有学生锻炼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超越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要实施开放的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将课外观察思考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变封闭为开放,变课堂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品德实践活动,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中是实实在在有用的,从而主动地投入到思品课程的学习中来,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如开展一周时事述评、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参观各类教育基地、举办辩论会、.演讲会等等,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道德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探索、不断反思,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需要,真正成为培植学生思想品德的沃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建山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学生思想品德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zhjj/155697.html

    相关专题:集团公司财务管控 铀矿地质期刊


    上一篇: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