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思考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课题围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对本校大一及大三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主要以临床专业为主。内容包括:医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情况,当前教育工作的成果等。共发出问卷200份(各100份),收回164份(大一77份,大三87份)。统计方法为人工统计。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对问卷的分析,得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如下:

(一)当前医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度和认识度普遍较高

(1)关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一学生和87%的大三学生比较关注,其中,98%的大一和大三学生均肯定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关于当前医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7%的大一学生和73%的大三学生认为当前医德状况有待加强。其中,38%的大一学生和41%的大三学生认为是物质利益驱使医德水平整体下降;41%大一学生和29%的大三学生认为是社会风气不良导致医德水平整体下降;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是管理不当导致医德水平整体下降;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是个人素养较低导致医德水平整体下降。

(二)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待加强

(1)调查关于医德形成的积极因素:95%的大一学生和94%的大三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学校在医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2)调查关于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对医学生的影响程度:64%的大一学生和61%的大三学生认为影响一般;15%的大一学生和23%的大三学生认为影响很大。而对于学校开展的如《大医精诚》等讲座中,47%的大一学生和48%的大三学生觉得收获一般,41%的大一学生和18%的大三学生觉得收获颇多。相较而言,学生更青睐于生动的讲座,而非枯燥的课本知识。

(三)多数医学生热爱医生这个职业,但个人的价值尺度不同

(1)关于从业动机调查结果显示:68%的大一学生和54%的大三学生本着救死扶伤的基本职责意识,从事医生这一职业;19%的大一学生和19%的大三学生则更多地是为了社会地位等现实原因从事医生这一职业。由此可以看出,医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生职业道德与物质生活利益之间的关系。(2)关于熟人就医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大一学生和18%的大三学生认为可以有特别待遇;41%的大一学生和56%的大三学生认为应视情况而定;46%的大一学生和26%的大三学生认为应一视同仁。而就目前医生收红包的现象,56%的大一学生和58%的大三学生认为应杜绝,其他同学则认为可以适当收取。由此可以看出,医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责任意识。

(四)访谈中,折射出了一些问卷中无法直接反映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医学生的道德修养基本与预期的水平一致,但在调查期间,广大医学生还流露出了对医疗卫生行业现状的担忧。拜金主义的盛行、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医学生培养周期加长、从业标准模糊化等诸多问题,都给学生造成了影响,使得部分医学生对本行业前途信心不足。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存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现象

对医学生道德观念的教育多局限于书面上抽象的词汇,没有转化为有说服力的具体行为。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一方面,从理论到理论,难以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激情,教师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过分强调群体统一性,而忽视学生个性培养。长此以往,难以达到学生医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社会环境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利影响

在现今多元标准的社会价值体系中,任何一种现象、行为都会因为价值标准的不同而得到不同评价。价值取向的紊乱必将导致道德评价的失衡。似乎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又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和批评。这种价值标准体系的紊乱,必将导致社会道德评价的失衡。

(三)信息化使价值标准多元化,伦理相对主义泛滥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网络的多元化使大学生不再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深信不疑,而是将个人标准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准则。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道德判定标准的模糊,造成伦理相对主义的大规模泛滥。这种倾向使我们丢失了原有的正确道德评判标准,忘记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把个人利益放在了社会利益之上,导致医生道德水平整体下降。

四、建议

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到:“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以医德教育活动为依托,自我矫正

(1)以“网络论坛”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发达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隐蔽却又安全的平台,在这里自由地探讨医德是非,发表心底真正的声音。因此,学校应该在网络平台上实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在争论中必然会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性的正义医德之路。(2)以志愿服务为踏板,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最近,学校举办的《医大健康行》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活动内容是组织一批志愿者去贫困山区的学校进行健康科普。活动结束时,志愿者和孩子们环抱在一起,依依不舍之情尽显,这不舍中包含着感动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医德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医德素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对医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应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严守医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医德形象。此外,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医学生对医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应将课堂教育深入到现场教育。特别是要注重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五、总结

通过对本校大一、大三学生的调查采访,可以看出学校在对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相较于专业知识教育,德育重视度不够高。而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加深,一名优秀的医生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疗技术,还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医学院校作为培有价值的的经济期刊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优秀医务人员的责任。学校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只有双重并举,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才能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冯凤莲 段西涛 王培宏 蔡苏州 田玲玲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及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90227.html

    相关专题: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 加拿大电信运营商


    上一篇:电力电子器件仿真模型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