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网络对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应用

摘要:高职院校在进行德育实践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德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应用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网络应用

一、引言

网络媒介(网络媒体)是20世纪末兴起的新兴媒体,它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也是教育教学媒介[1]。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在高职院校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中,网络的应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于这一方面的应用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德育实践效果,因此,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分析。

二、搭建网络德育平台

在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负责人应该积极进行网络平台的搭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德育网站的构建,将这一较为严肃的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网站上可以进行主流板块的设置,例如,马列主义的讨论话题、党建设的重要历史以及党实施的相关政策方针。通过网站上图片、视频以及语言的介绍,将德育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化、生动化。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实践活动,还应该积极进行网站服务功能的提高。例如,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网站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发布,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对于学校信息的掌握,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动态[2]。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聊天工具。通过这些工具,不仅仅可以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水平。通过这些网络交往工具,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问题反映给学生,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水平。

三、创建在线聊天室

在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中,还可以使用网络进行在线聊天室的创建。利用这一工具,可以普及相应的心理知识,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对于心理适应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与他们进行联系,并及时进行心理沟通与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进行这一聊天室创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功能的分类,例如有学习方面的聊天室、情感方面的聊天室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聊天室等。学校相关负责人要进行专业人员的指派,通过聊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在聊天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尊重网络主体行为

所谓网络主体意识,“就是作为网络主体的社会的人,在网络活动系统结构中对网络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势作用,即在一定网络活动系统结构中主体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它表征着网络主体掌握或占有网络客体的动因、力量和程度。”[3]在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中,要进行高职生网络行为的规范,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世界的规范,并正确使用网络。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高职生的主体性人格,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积极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现实生活学习中,必须尊重高职生网民的主体性人格,要大力激发而不是泯灭网络主体意识。

五、赋予网络价值意蕴育德

网络的飞速发展,促进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比如网络服务中心等,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网络媒介的技术文化特性转化为道德文化特性。网络媒体承载着高职德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4]。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网络服务系统不能行政化、功利化乃至商品化,而必须将德育教育体系灌注其中。在技术层面,网络要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知性效果;在人格层面,网络要彰显伦理德性、高尚人性。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实践中的网络应用媒体改变学生的德育价值观,尤为重要,同时,高职院校德育有了新兴媒体技术支撑才能进一步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德育实践的过程中,网络的应用具有其关键的作用。通过网络的应用,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断规范高职生的网络行为,指导高职生正确健康地进行网络行为,正确使用各种网络软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搭建网络德育平台、创建在线聊天室以及尊重网络主体行为等措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定樑,张海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德育教育平台拓展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07):151-153.

[2]王莹,马思华.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1):103-104.

[3]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4-55.

[4]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A].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C].南京: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

[5]黎黎,吴志鹏.德育为本媒介为用—浅析大众传播“把关人”及“意见领袖”理论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EB/OL].(2009-10-12).

作者:刘世伟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网络对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69574.html

    相关专题: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公司资金管理制度


    上一篇: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