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民族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分析

1.音乐的运用

动画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与片中的对白一样,音乐也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艺术氛围的渲染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效。特别是作为中国动画来说,因为表现内容是民族化的,所以更需要民族化的音乐与之相适应,以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而这也给了民族民间音乐以充分展示的机会。如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三个和尚》,该片中并没有对白,其情节发展和情感表达很大程度上依靠音乐来实现。一方面,创作者利用其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民族器乐成为人物的化身。片中板胡代表的是小和尚,坠胡代表的是高和尚,而管乐代表的则是胖和尚。每当这三位人物出场时,都有相应的音乐响起,将三个人的不同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除了对人物的刻画外,创作者还利用木鱼、堂鼓、云锣等乐器来渲染氛围,模仿一些场景和事件的声音,获得了不是台词,却胜似台词的艺术效果。又如《山水情》,同样是一部没有对白的作品。因为该片的内容与古琴有关,所以创作者特意使用了古琴曲贯穿全篇。影片首先登场的是少年,这时响起的古琴曲婉转流畅,有一种行云流水之感,表现出了少年那种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个性。而到了老琴师出场的时候,古琴曲则变得舒缓和飘渺,彰显出了老琴师的飘逸之风。另外,到了“赠琴”这一高潮的时候,古琴曲更是激昂澎湃,直冲云霄,让两人之间的情意在这古琴曲中得到了升华。通过对古琴的运用,不但实现了对人物的精准刻画,而且还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艺术中所特有的“神韵”和人文情怀。除此之外,还有使用竹笛的《牧笛》、使用民歌的《西游记》等,都是将民族音乐和动画有机结合的典范作品。

2.绘画的运用

1960年,当时的陈毅副总理在参观完中国美术电影展后提出:“如果你们能够让齐白石先生的中国画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个建议更像是一种启发,为当时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动画指明了方向。在后来的《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河蚌相争》等多部作品中,创作者都对中国画和动画的融合予以了积极的尝试,并直接迎来了中国动画史上最为辉煌的“水墨时代”,实现了中国绘画和动画的完美融合。首先是在题材上。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这种水墨特色,很多创作者都将中国画本身作为表现的对象,邀请国画家创作出相应的绘画后再进行拍摄。如《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以齐白石先生的多幅水墨画为素材的,而《山水情》则邀请了著名国画家吴天明创作出了三十多幅相应的绘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提炼。这种以国画本身为题材的创作观,使得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民族风格更加浓郁,彰显出了中国动画的与众不同。其次是在思想上。中国艺术创作素来有文以载道和托物言志的传统。在中国画和动画的结合过程中,这种特点不但得到了充分的保留,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如《牧笛》,整个作品全部是山水田园风光的展现,表现出了一种崇尚田园劳作、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山水情》中,则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山流水和大音希声,将那种古典的人文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在《牧童》《九色鹿》中,都将中国画所蕴含的这种精神性因素予以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是在造型上。中国画讲求离形得似和虚实相生,虽然脱离了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含义的表达,是一种高度的综合与概括。如《山水情》中对老琴师的刻画,就选用了中国画的线描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个仙风道骨的雅士形象;《牧笛》中则经常出现大面积的空白,这些空白有时是天空,有时是水面,有时什么也不是,给观众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获得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中国画对中国动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众多水墨动画的成功和国际上的认可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3.民俗的运用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种民俗艺术十分发达,曾广泛出现于各个时期的各类动画作品中。如剪纸艺术。1958年拍摄的《猪八戒吃西瓜》,就是一部剪纸动画片。该片对民间剪纸进行了充分的借鉴,在人物造型上突出一种“刀味”和“剪味”,并特意保留了剪纸边缘处毛茸茸的效果,使整个影片具有了中国民俗艺术中所特有的装饰美,特别是主人公猪八戒的形象,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几代人的脑海中。又如《张飞审瓜》,则对中国传统的皮影艺术进行了有机借鉴。该片在人物造型、场景设置上,都和传统皮影戏一脉相承,甚至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新的动画还是皮影戏的录制。《大闹天宫》中,又对京剧中的脸谱艺术予以了创造性的运用。在京剧的脸谱艺术中,每一种色彩都代表着人物的性格。如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等。在这部动画中,孙悟空的脸谱是红色的,而玉皇大帝的脸谱则是白色的,对两人的性格特征予以了直观的展示。《九色鹿》则直接取材敦煌的同名壁画。壁画《九色鹿》位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西壁,是整个莫高窟中最完整的故事画,在动画《九色鹿》中,几乎照搬了壁画中造型和背景,让观众始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对民俗艺术直接或间接的使用,都使得动画作品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更加鲜明的民族风格。综上所述,半个多世纪之前,中国动画曾经一度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又一个动画大国。但是近年来,中国动画却没有延续这一发展势头,反而陷入了一个瓶颈之中。经过反思后我们发现,鼎盛时期的经典作品恰恰是那些民族风格最鲜明的作品,这就充分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艺术真理。因此,民族艺术在动画这门视听综合艺术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但能够给题材、造型、叙事等多方面以借鉴和启示,而且还彰显出了一种民族化风格,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认可与肯定。作为创作者来说,一方面要对各类民族艺术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从更新颖的角度,以更独特的方式,探求两者的有机融合,这不但是中国动画重现往日辉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创作者民族责任感的体现。

作者:王琼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民族艺术在动画中的运用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52213.html

    相关专题:移动通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幼儿教育心理引导
    下一篇:中国的造纸业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