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强化中华文化发展民族文化

一、当前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发展的困境

1.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

新中国成立,各民族人民欢欣鼓舞,喜乐之情溢于言表。为迎接幸福生活、开创美好未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国初的30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指令性计划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各地发展虽略有差距,但就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言,差距呈逐渐缩小的态势,如基诺族聚居区在各族人民的帮助下由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直接过渡到生产力相对较高的现代社会,长年居于高寒、偏穷等条件艰苦地区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也在党的政策引导下迁徙到平缓开阔之地从事农耕生产,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上如此,政治、文化上亦如此。如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以平等姿态与主体民族一道积极参与各项事务,为国家建设、社会管理建言献策,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特色文化而受到尊重和保护。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民族发展的差距却明显拉开。东部沿海省区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借助国家特殊优惠政策,以“天方夜谭”般的速度飞速发展起来,有的已经达到发达水平,而反观西部民族地区,却如“老牛拉破车”般缓缓而行,在变却无言巨变。彼此之间差距是相当惊人的。以2011年人均GDP为例,天津为86496元,上海为82560元,而西藏仅为20152元,彼此差距达到4倍以上。各项建设亦是如此。费孝通先生言,中国是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差序格局”,自我、家庭利益最重,村庄、地方利益为其次,国家(国族)利益居于末端。显然,民族发展的差距过大,必然引发偏穷地区少数民族心理上的不平衡,为了争取更多的民族权益,区域意识、民族意识在近年来迅速增强,继而将本民族作为情感投射对象,族群认同意识不断强化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明显减弱。

2.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略显不足

从心理学视角言,认同是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因此,认同并非天生形成的,而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的建构和引领。认同事实上只能理解为过程,理解为“成为”或“变为”。站在这个角度上说,中华民族认同要关注到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的交互影响、互动作用,在我国边境地区尤其如此。民族国家层面的国境或边境古时称为边陲,边陲即是说在民族国家形成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意识,因而地域界线相对模糊。如新疆、西藏、云南等边境地区,数千年来多是少数民族以部落或村落为居住群扎根于此。生活犹如“世外桃源”,历史上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云南的傣族、彝族、佤族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与国家之间有了相对明确的边境线,也就出现了跨界民族。显然就这类少数民族而言,族群认同先于中华民族认同,或就认同度而言,族群认同优先中华民族认同。确切地说,云南、新疆等边境地区,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从这个时期开始,不同民族对国家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边界意识”,从而使居住在中国边境线内的各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国族)的存在。但近年调研资料显示,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和引领举措明显缺位。在边疆地区,国家提供的文化制品极为有限,宣传不到位,远不能适应当地需要。即便云南“条件较好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仍然有500余个自然村的近8万人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在临沧市290.79公里的边境线地区,仍然有近40%的自然村不通电,不能收看电视。很多民族地区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有限。”另外,引领举措的执行也存在偏差。如在缅甸、越南和中国云南边境地区,缅甸、越南采取的相对举措远比中国健全、完善,如在教育方面,越南在中、越边境地区设置的小学密度高、条件优越;在文化方面,越南为边民提供免费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等服务,但我国为边境少数民族提供的是国语文化制品而非当地通用语文化制品,导致引领效果不显。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到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二、极端民族分裂势力破坏中华民族认同进程

西方别有用心之国的帮助和挑唆下,目前我国仍存在“藏独、疆独、台独”等三股独立势力,如达赖民族分裂集团、热比娅民族分裂集团等,他们在积极从事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势力“将分裂活动的重点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公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境外,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集团培植了大量的民族分裂骨干和民族分裂分子,然后想法设法潜回西藏藏民聚居区、新疆维民聚居区,借助体貌特征、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与当地民族的相似性外衣以本民族族员的身份潜伏于人民群众当中,伺机利用民族权益、民族隔阂而引发的民族纷争、民族冲突等事件,恣意煽动民族情绪,有意激化民族矛盾,挑起民族对立,达到强化民族意识,分裂中华民族的险恶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作为自觉民族实体仅百年之久,如果将其放在民族共同体演进发展的进程中,仅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到现在仅仅60年。中华民族认同的构建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从族员的情感依附角度言,藏族共同体存在已经数千年,是藏民最主要的情感投射对象,维族共同体亦是如此,是维民最主要的情感投射对象,而他们以中华民族为情感投射对象则相对弱得多。问题远不至此,“对中国认同(亦含国族认同,笔者注)而言,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于所谓的台独意识,以及据此而发展出来的台独运动。”因而,对不明真相的广大民众而言,极易受到独立分裂势力的煽动,结果导致一正一反,族群认同呈趋强态势,而中华民族认同呈趋弱态势。

三、发展民族文化,彰显中华文化活力,促进民族认同

认同是一个渐进的心理趋同过程,需要解决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路径等问题。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吸引力,离不开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成员的广泛参与,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多彩多样。促进民族认同必须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引领,彰显中华文化的活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共筑中华文化精神家园。

1.完善中华民族认同的引领举措,增强边境族员对认同对象的认知

从本质上说,国族具有根植性和建构性的双重特性。中华民族以自觉民族实体存在仅逾百年,仍然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共有的祖先崇拜、共同的历史记忆、互识的中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支撑这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的根根支柱。如在56个民族当中,除了汉族自认为是炎黄子孙以外,苗、瑶、壮、黎、土家等少数民族也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即是说彼此有着共同的祖先崇拜。而在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华夏文化,继而将华夏文化视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华夏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瑰宝。长城、黄河是最为典型的共有象征物,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根。但人们脑海中共有的象征物、历史记忆等不是生来具有的,其本身需要不断建构。相对而言,居于内陆省区的各民族人民长期接受其感染和熏陶,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历史记忆、象征物已经在心中留下印迹。但边境民族受到的影响极为有限,因而更需要不断完善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引领举措,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有效举措,“引导少数民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还应以保障他们的权利、推动其现代化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真正把少数民族蕴含在中华民族这个不断延续的共同体之中。”在此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在中越边境地区,能否借鉴越南经验,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设置双语或多语教学教育机构,并提供免除所有费用的优越条件,使任何少数民族族员都能欣然接受国家统一教育,坚决杜绝民族教育中的盲区。而就宣传信息渠道问题,如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可尝试推行“家家通工程”,使他们能够借助现代手段切实了解时事,真正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在信息互动中,边境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才会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升边境各族的中华民族认同。

2.积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随着各民族间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各民族之间分散、杂处状态也变得更为明显,少数民族所分布的区域也日趋广泛,但总体上看,少数民族依然聚居于偏、边、穷等落后地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性因素也在不断向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渗透,加之市场经济环境中“适者生存”等竞争机制的干扰、“利润至上”等物质利益的刺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也在改革浪潮和迎合现代社会的潮流中被迫进行替代性的改造,在与裹挟着现代气息的强势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流失、消亡。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必然导致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缺位现象,也顿然会使共有精神家园失去多民族的智慧光芒。因此,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党和国家应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任何成员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在客观上需要认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其次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总体上落后于汉族地区的差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主动帮助、支援少数民族地区,使民族地区发展永保持续活力。只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才能充实中华优秀文化的宝库。最后,还要保护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项平等权益,文化权益亦是少数民族享有的重要权益内容。加快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地方性的文化建设良好氛围,从而逐步提升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切实让他们享受到广泛而真实的文化权益。大力保护和科学开发承载少数民族内容、反映少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享有的文化权益真正落到了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3.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不能有丝毫犹豫,要果敢决断,敢于抛弃;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拨开阴霾,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各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赖以存续的根,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反映时代内容,才能赋予强大的生命力。但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应该一贯坚持。因为爱国主义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其生命力更加彰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就是要旗帜鲜明,做到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就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分裂,敢于同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现时代就是要肩负改革重任,敢于解放思想,及时转变观念,要“放开步子,大胆的试”,以小步积大步、以跬步至千里,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各种体制,扫清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绊脚石。敢于创新,挖掘中华文化现实价值。中华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间蕴含的某些思想,或思想中的某些成分与现代社会已经不相适应,的确略显过失,应当果敢弃于历史的垃圾堆中。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并非是给传统文化都贴上反映时代内容的标签,而是一方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和理论精髓,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反映社会发展需求,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渗透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气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而获得长足发展的。现代文化不是无根的浮萍,总是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可以这样说,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过程就是创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

作者:王志立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强化中华文化发展民族文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xyjj/117076.html

    相关专题: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长沙铁道学院分数线


    上一篇: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
    下一篇:探究医疗机构健康教育现况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