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高职工业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决定了跨专业协同办学是现阶段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困境,探讨如何打破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协同合作,整合创新,以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带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跨专业;协同创新;工业设计;资源整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工业设计从单纯的造型设计服务逐步发展为提供更深层次的整合性服务。而随着设计服务的改变,设计师工作模式也从传统的串接模式发展为并行的设计模式。工业设计师必须与其他关联学科的专业人才沟通合作,才能保证项目的高效性和系统性。即使在以培养学生设计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也要求学生在精通设计技能的同时要掌握相关的材料、工程、美学等学科知识。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跨专业协同办学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事实上,多学科交叉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工业设计教育中早有范例,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模式。例如,芬兰阿尔托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以及国内的浙江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由于自身办学实力较强,这些设计院校往往能够在工业设计学科中配备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但国内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与之不同,对这些成功的办学模式可以参考借鉴,但无法照搬。

(一)解决高职院校的办学困境

在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构建中,与许多传统设计学科相比,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数量明显偏少。而仅有的几名专业教师基本都是艺术设计出身,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系统知识和能力体系构建的缺陷。同时,由于大部分高职工业设计的相关专业方向归属于艺术设计系,学校的办学资金投入多倾向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工业设计教学中所必需的大型设计、生产、制造及检测设备配备不全,导致学生的设计往往停留在概念创意阶段,无法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及制作。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等问题,单一的工业设计专业在短时间内无法配齐所需的师资和设备。因此,与其他学科协同合作,利用其他院校的教学资源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跨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可实施性

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较少,但是与产业结合比较紧密。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科院系包括机械、电子、材料、艺术、管理等。从产品的整个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环节来看,这些专业隶属于横向产业链中的一环,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具备基础的师资和设备。将整个高职专业串联起来,就是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为工业设计与其他专业的交叉整合提供了基础。

二、跨专业协同创新下高职工业设计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整合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设计学课程、工程学课程、人文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工程学课程及人文学课程往往与实际设计严重脱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需要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尤其是工程学的课程,要紧扣实际设计,增加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工业设计专业可以减少传统模型制作的学时,保留的课程仅作为产品形态训练的手段,主要运用油泥、石膏等材料进行产品形态的推演,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削减的课程与工程软件的教学合并成产品手板制作课程,让学生在掌握工程软件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分件、装配,并深刻理解造型与功能、结构、材料及工艺之间的关系,建立成本意识。此外,取消或削减设计营销、设计方法、模具设计、声光电学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学时,转而增加产品设计实训的比重。高职三年的教学共有三门产品设计实训课程,分别设置在大二第一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大三第一学期。除了提交传统教学中的产品效果图版面外,学生在产品设计实训(I)阶段必须提交产品工艺图,标注表面处理工艺和材料成型工艺,制作忠实于外观效果的外观手板;在产品设计实训(II)阶段增加详细的结构和内部装置设计,制作安装了核心部件的结构手板;产品设计实训(III)阶段则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的后期包装和推广策划。课程中其他涉及到工程学和策划等方面的内容则作为机电、电子、策划等专业的课题,由相关的学生完成,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协助参与。这些专业参与工业设计课题时,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计划。例如,手板制作环节,机电专业学生必须根据前期的3D模型加工出忠实于原型的手板,锻炼了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电子专业学生则根据产品的创意设计,进行内部电路的设计、安装和检测,以实现产品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经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既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工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又有效掌握了与设计直接关联的部分,极大提升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二)教学资源的跨专业整合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实施的前提是教学资源的跨院系整合。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无法承担全部教学内容,学生也无法独立完成完整的设计课题,相关设备配置也达不到课题所需的要求。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设计小组必须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师生进入,同时充分利用其他院系的CNC数控加工中心、金工实习工厂、电子电工实验室等实训场所和设备来完成课题。以产品设计实训(III)为例,根据课题不同,指导教师及学生设计小组中除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外,还需配备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设计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整个课程分为产品策划、创意及造型设计、工程设计、原型制作、产品推广五个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全程参与课程设计,但是在不同阶段各专业学生的设计分工有所区别,任务权重也不同。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室和设备的使用更具开放性,不同阶段所需的设备资源由承担该项设计任务的师生所在系部提供。例如,造型设计阶段使用工业设计专业的创意及模型制作室,样机白模制作使用机电专业的CNC数控加工中心,而声、光、电路的安装和检测则使用电子专业的电子实训室。工业设计的师生可以作为设计课题的发起者,但除了在第二阶段的创意及造型设计部分起主导作用外,在其他的设计环节与各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平行,甚至处于从属地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须与小组其他学科的成员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以确保项目的高效性,提高创意设计的可实施性。整个课程实施关键在于对于各个院系相关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使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实现交融互补。

(三)教学管理的跨专业整合

不同学科及专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不尽相同,工作量的计算及学生评价标准各异,教学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也有不同制度。因此,必须建立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合作交流平台,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提升不同专业师生对协同合作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第一,以实践课题为主导,将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串联起来,打破各院系相关专业的课程壁垒,统一置于产品设计课题的不同环节中。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以任务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总体评分标准,不同专业再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定量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师的实际指导,课时被拆分成各个教师(包括实训室管理员)的工作量;学生在课题中的学习允许被置换成所在系部相关课程的学分,促使师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第二,以开放工作室为平台,使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成为常态。作为传统课程教学以外的有利支撑,设计创新工作室可以作为多学科之间的日常纽带和组织形式,融合不同学科的专业资源。工作室不但可以开展教学计划内的协同合作,同时还可承担设计竞赛、企业课题等教学计划外的项目。在开放的工作室平台上,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自身优势资源,同时寻求其他学科的支持,既可以从创意出发,寻求技术的支持;也可以从技术应用出发,利用设计实现技术的产品视觉化和商业化。例如,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新风机设计(图1)。在为企业进行前期技术开发后,由于工程学的师生缺乏技术商品化的能力,企业不得不重新寻找设计公司根据技术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然而,在工程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合作后,发现可以共同承接企业完整的产品研发流程,所得产品研发报酬也有了提升。事实证明,在经过几次成功的完整产品开发后,不同学科的师生加深了对工作室的认同,协同合作的模式逐渐稳定下来。

三、跨专业协同创新下高职工业设计教学的意义

(一)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来看,办学所需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大幅提升,要想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来提升工业设计的办学质量,一时难以实现。对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其他资源短缺的专业同样适用。从整体来说,这种整合甚至可以节约整所学校的办学成本,并提升办学效率。

(二)打造专业特色,形成差异化办学

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在机电系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侧重于产品结构和工程设计;在电子系开设了绿色光源LED专业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分别侧重LED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应用。这些学科可以为工业设计教学提供强大的平台和技术支持,改变工业设计专业偏重艺术审美训练,而忽视技术知识体系培养的状况。与相关学科的深度整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工业设计的办学内涵,增加办学深度,打造工业设计专业特色,以此形成差异化办学。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专业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补充,尤其是为工程学科提供技术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课程体系,为其他学科技术成果的应用转换及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三)以教学改革带动产学研能力的整体提升

跨专业多学科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够通过设计创新平台的构建整合各个学科的资源,组合研发团队,改变不同学科在科研及校企合作方面单打独斗的局面,从而获得策划、设计、制造及商业推广的产品整体研发能力,为企业提供集成式服务,提升高职院校整体的产学研能力。

结语

协同创新是指有效地聚集创新的要素和资源,打破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深度合作与突破。跨院系协同创新下高职工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不仅是基于多学科交叉式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还在于打破高职各个相关专业的行政管理壁垒,在现有办学模式下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包括各个相关专业在内的教医学期刊在线学水平。由于各学科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以及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实施过程中各专业之间要达到真正的协同合作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跨院系创新下的教学改革对于工业设计乃至整个高职院校的办学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海霞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工业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262714.html

    相关专题:什么是金属功能材料 经济研究导刊


    上一篇: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与重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