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家乡绍兴有一位中国农民胡世庆。胡世庆仅初中肄业,但因受师长熏染,自幼酷爱古书,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底子,后来又攻读了大量传统文化典籍,通过潜心研究,竟然写出了让许多学者刮目相看的《也谈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红楼梦言政特色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成为上世纪80年代大江南北名噪一时的“农民红学家”[1]。在此基础上,他又以大半辈子心血,先后写成了洋洋数百万言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通史》,于立群、洪学智、张岱年、任继愈、钱君匋以及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等还为他的史学著作题词。[2]幼时的传统文化底子,孕育这位学历很低的农民成了著名学者,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传统文化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此,当我们看到《语文建设》2014年第1期在“真语文大讨论”专栏亮出“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张时,自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一、弘扬传统文化乃真语文题中应有之义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直接践行者——语文教师。己之昏昏,不能使人昭昭,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须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才能胜任。诚然,要求语文教师都成为国学大师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是不切实际的,但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不为过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故事曾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黛玉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想成为诗人要先打底子,想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打好底子。这中间,阅读和掌握一流的、经典的、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何等重要!本文开头说到的胡世庆,幼时师长和众多名家的熏染给了他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自己博览群书、潜心治学更是成就毕生事业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打好传统文化底子、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呢?笔者认为如能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假以时日,就必有所成。一是继续教育,启传统文化之蒙。可以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即便中文专业科班出身,传统文化底子也普遍薄弱,他们此前大都没有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无法胜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工作,即使勉强接任也会力不从心。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邀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担纲授课。学校也应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使之及时更新并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则可自选学习内容,或专攻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或览其大略。此外,举行一些与传统文化研修有关的活动也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传统文化要力避复古倾向,不但要去粗取精,也需要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融入新的内涵,同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以发展和完善自身。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广大语文教师既能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能跟上现代世界的进步潮流。二是勤勉自学,得传统文化之真。要想获得传统文化的真谛,除却勤勉苦学,别无良途和捷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力量,刘梦溪先生称之为“自性的庄严”,它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信仰。传统文化内容浩繁,攻习不易,非信仰不能坚持。“一代儒宗”“千年国粹”马一浮先生十分重视六艺,谓“有六艺之教,斯有六艺之人”。“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内容广博,精深幽微,蕴含了生而为人应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展示了古代“成人”的教育理想,包含着国人精神重建的深刻启示。当然“六经”原典的阅读难度较大,语文教师不妨从《论语》《孟子》切入,旁及其余。研习六经,还需有一定的“小学”功底,即文字、音韵和训诂。语文教师唯有从内心萌发亲近并走进传统文化的愿望,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有位语文教师说得好:“补足国学素养而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在教书生涯中,语文教师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备文化素养这个大课,读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必修课,看是读古典,实则是滋养文化情怀。”她说的是国学,本质却是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若能博览群书,就会满腹经纶;若能熟读成诵,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高雅,出口成章;若能琴棋书画,就会多才多艺;若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会下笔千言,文如其人。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得学养,从传统文化中获教艺,从传统文化中萌创见;也才能做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运用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言语和烟草经济论文艺术,教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真语文。

作者: 曹颖群 王松泉 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真语文与传统文化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85057.html

    相关专题:课程体系结构图 中国医刊官网


    上一篇: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