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4篇)

第一篇:安全文化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100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2.70%、3.60%VS14.41%、17.12%],非常满意率、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57.66%、93.69%VS26.13%、74.7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大大降低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对于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以及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手术室成为抢救患者以及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由于这个部门具有特殊性的环境以及存在很多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护理风险也比其他科室较大,护理差错和手术室的安全意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1]。本院将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应用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以上护理人员通过掷币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中男性、女性人数分别是5例和45例;年龄最小的和年龄最大的分别为20岁和48岁,中位年龄:(26.31±1.39)岁;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18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6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6例;2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12名护师,28名护士。实验组中男性、女性人数分别是6例和44例;年龄最小的和年龄最大的分别为19岁和49岁,中位年龄:(26.35±1.37)岁;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16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7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7例;2名副主任护师,9名主管护师,11名护师,30名护士。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护理人员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参照组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通过医院和科室的规定来对护理人员组织相关培训工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评价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以及护理操作,根据医院排班制度来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除接受上述护理管理措施外还应用护理安全文化管理,首先要仔细分析研究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文化管理,具体如下。1.2.1护理安全培训医院或者科室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培训,让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的大环境、安全形势、医疗护理安全的需求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要明确自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时可以结合媒体、报刊或者医院的安全问题典型事例来进行;要通过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与处理措施等[3]。可以每周设置一定的专题交流时间,让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掌握情况要每月进行考核以及评价,每个季度要对手术间是否处于应急状态、仪器以及物品的摆放情况等内容进行护理安全查房[4]。1.2.2构建安全文化氛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真正落实安全文化观念,要让护理人员对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明确[5];护士长要注意总结发生的护理差错情况以及护理纠纷情况,并以护理流程预案为基础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护士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将这部分的内容纳入考核范围中,使护理人员真正将安全文化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护理工作中,从而构建手术室安全文化氛围[6]。1.2.3识别护理风险,建立护理预防机制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要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控制,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没有将手术物品、器械准备充足以及护理操作不能按规范进行等责任心不强导致的护理人员工作失误;没有正确清点术中器械敷料或小件物品等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护理人员执行不力等[7]。因此应该将相关提前预警机制落实到安全文化管理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吸取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1.2.4完善管理体系要将包括护理部、护士长、护理质控小组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真正落实到手术室安全文化管理工作中,要对护士长、护理人员等的责任进行明确,对安全事件要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对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书书写、感染控制情况、安全意外发生情况以及急救药品设备管理情况等由护理管理小组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查[8];根据本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来对巡回、器械护士、手术室护士的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制定并落实,同时将其作为护理人员临床考核计划内容之一;建立相关的奖励以及惩罚制度,使护理人员的凝聚力、积极性以及团结性得以增强,并且能够使相关护理差错的重复发生大大减少。1.3评价标准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控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对应用两种护理管理模式服务的111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1.4统计方法该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指标对比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98.98±1.06)分VS(86.25±0.67)分],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参照组[2.70%VS14.41%],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参照组[3.60%VS17.12%],t=7.56,6.12,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中非常满意率为26.13%(29/111),满意率为23.42%(26/111),一般满意率为25.23%(28/111),不满意率为25.23%(28/111),护理总满意率为74.77%;实验组中非常满意率为57.66%(64/111),满意率为18.92%(21/111),一般满意率为17.12%(19/111),不满意率为6.31%(7/111),护理总满意率为93.69%,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文化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人们的需求安全文化管理这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护理理念和模式的开展,能够让护理人员依靠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自身工作中落实安全管理观念,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和服务意识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从被动护理模式向主动护理模式转变,明确维护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根本,也是降低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的关键,从而有利于护理水平、护理质量的提高。在该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安全文化管理应用于该院的10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2.70%、3.60%VS14.41%、17.12%],非常满意率、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57.66%、93.69%VS26.13%、74.77%],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大大降低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对于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卢菁 杨琳 于谨英 单位: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第二篇:风险管理理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4月—2014年9月手术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实施将其分为实施前、实施后两组,评定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医疗事故为11.3%,切口感染率为23.8%;风险管理实施后医疗事故为2.5%,切口感染率为6.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理论作用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手术室是临床的主要场所,也是易出现风险事件的高危科室。一旦操作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不但可降低医院的服务水平,还可引发医疗纠纷,减少经济效益。故而,临床需根据该科室极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探究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1]。下面,将该院手术室患者的资料汇总如下,旨在判定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该院2011年4月—2014年9月手术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实施将其分为实验前、实验后两组,其中,实施前的80例患者由30例女性、50例男性组成,年龄10~69岁,平均(45.2±1.9)岁;29例急诊手术,51例择期手术;实施后的80例患者由31例女性、49例男性组成,年龄11~70岁,平均(45.3±2.0)岁;28例急诊手术,52例择期手术。160例患者的男女例数、年龄段等临床资料无区别(P>0.05)。1.2方法风险管理实施前的80例患者于手术室实施基础护理,如: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关不良事件的预防性工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便于尽早处理突发事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药物、饮食的对症处理,以更好地缓解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其余80例患者则实施风险管理理论,具体如下。1.2.1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领导人员需叮嘱其将“零缺陷”作为工作目标。首先,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认真、仔细地检查自身工作,查看是否存在纰漏。同时,还需让护理人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以吸取先进、科学的工作经验;其次,手术室护士长、质量监控人员需按时或不按时地进行检查,便于更好的发现现实操作问题,尽早处理[2]。临床所有的检查均详细记录在案,并于晨会向全体工作人员通报。1.2.2制定潜在性风险的解决对策临床手术操作前期,护理人员需认真评估手术室的潜在性风险,尤其是存在风险征兆的患者。针对存在风险征兆的患者来说,手术操作中需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者从旁陪护,以预防风险事件,或将其降至最低。并且,加大易发问题的观察、分析力度,特别是手术中易出现的相应问题。这就需要护士长注意观察,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值班人员,强调手术的合理搭配措施,规避护理管理风险[3]。1.2.3强化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抗风险意识每月或每周于固定时间内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如:手术室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手术室的新业务等。每周挑选1~2个下午的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处理,并认真、详细地向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操作技能。另外,科室领导还需为护理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出现问题等情况,作为奖罚、留院工作的可靠依据[4]。1.2.4强化手术室的细节管理临床手术操作前期,护理人员需认真落实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消毒制度、隔离制度等,认真清点手术所需物品、器械,确保准确、无误;严格执行相关药物的管理制度,分门别类的存放静脉、外用药物,以免用药错误。手术操作期间强化手术室仪器的管理,根据相关操作规范执行操作。手术结束后认真清点物品、器械,预防残留于患者体内;详细整理患者的手术操作记录,确保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数据统一、准确,若记录错误需修改,应按照相应规范修改。严格执行手术患者的核对制度,根据医嘱给用,防止出现用药错误现象;合理摆放患者体位,提高舒适度,预防压疮[5];加强患者的高危时间的观察力度和护理人员,每次手术操作结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问题的讨论,以术中极有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预防解决措施等为主,力求于下次手术中规避该现象。1.3评定项目统计两组患者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程度,标准:让患者填写调查问卷,根据最终得分将其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种类型,即:满意为调查问卷得分在90分以上,比较满意为调查问卷得分在60分以上,不满意为调查问卷得分在60分以下。1.4统计方法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疗事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统计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医疗事故和切口感染率有区别(P<0.05),见表1.2.2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统计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程度有区别(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手术室操作过程中,易出现护理风险,发生该现象原因为:①人员因素。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足、违章操作,致使工作失误,以药品或器械准备不当、操作不规范等为主,造成严重后果[6]。并且,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于临床护理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和患者交流,导致患者认知不足;②管理因素。临床工作制度不完善,单纯性地借助工作经验执行相关操作,使相关制度形同虚设;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导致操作不当;设备、物品使用不当,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不达标,加大切口感染率;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未更换手术台敷料、消毒巾等,未按时更换器械台敷料,诱发交叉性感染。故而,临床需根据手术室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预防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7]。风险管理是指于临床护理中将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等方法。手术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是临床医院较为重要的一环,将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医院利益[8-10]。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动态性、直接性等特点,最为重要的预防性措施为规范化医疗环境,建立有效、科学的管理体系,简单来说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做好提前的预防、应对措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80例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理论后,医疗事故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理论模式的实施,可给医院手术室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变化,不仅可完善工作流程,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独自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综上,临床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理论作用显著,可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 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手术室

第三篇:风险意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后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7月~2014年7月未实施手术风险意识管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风险意识管理,包括成立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的风险意识管理。观察护理后临床上出现的意外事件以及护理满意率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为7.5%,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为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室风险,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风险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伤残、损失等事件的危险因素。当前随着群众对医疗知识认知的提高、自我保证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风险越来越大[1,2]。怎样使用合理的护理手段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及时解决,是当前护理人员需重点研究的问题。为研究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对患者实施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后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7月~2014年7月未实施手术风险意识管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80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在5~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34±12.57)岁。其中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在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91±12.65)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3±12.07)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接受急诊手术,26例患者实施择期手术。对照组40例患者17例患者接受急诊手术,23例患者实施择期手术。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查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类型,护理人员准备手术过程中需要的手术器械,比如消毒液、止血带,保证所有手术材料齐全。同时还要注意急救药物的规格以及数量,对手术中所需物品进行严格检查,观察和检查患者手术的体位,指导患者以最舒适的体位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全部暴露,在手术床中设置床档,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坠床等意外现象。术前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再次对比核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对患者需使用的手术器械、药物等进行严格核查。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时要边缝合边检查,避免手术残留物遗留在患者体内。在手术室治疗的过程中用药剂量要严格遵守医嘱。由主治医师对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进行陈述,避免错误用药的现象。用药之前对患者的资料、用药剂量、用药类型以及用药时间进行检查。对患者使用液体药物时,检查瓶体是否完整;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之前要对患者进行过敏实验,避免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手术中患者输血时要确认血量、血袋号、实验结果、血型等,保证没有差异后将血液取回,并且由其他医护人员确诊无误后使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主刀医生并协助处理。1.2.2观察组观察组手术室患者在实施常规风险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风险意识护理干预,包括成立风险意识管理小组、术前护理管理、术后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2.2.1成立风险意识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带头挑选5~10名经验丰富、护理技术较佳的资深护理人员成立风险意识小组,科室主任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组织风险意识管理小组成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关相关法律知识,及时观察医院内与手术室安全有关的信息。对患者进行业务培训,保证患者在无任何人员监护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内心的自觉性以及信念完成风险意识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向护理人员讲解风险意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护理人员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探讨最佳解决方式。1.2.2.2术前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接待患者时要严格根据审查制度核实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名称、住院床号等基本信息,保证患者手术通知单与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完全一致。同时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要对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进行观察以及评估,询问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史以及过敏史,观察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意识清醒,以上问题均由患者本人完成,如果患者意识出现障碍,由家属进行解答。1.2.2.3术后护理管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将手术资料送检,送检袋上标明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标本名称。手术后风险护理人员根据手术的各项流程对患者的各项事务进行护理。同时为减少风险发生概率,护理人员要把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家属,尊重家属以及患者的意见。如果患者存在较高的风险系数,要向患者家属表明实际情况,使患者家属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1.3观察指标[3,4]观察2组患者风险发生概率,包括记录失误、切口感染、意外伤害、准备失误、操作失误。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4个级别,得分表格为科室自制表格,将非常满意、满意归为护理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风险发生率对比,见表1。2.22组护理满意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贯穿在围手术期的多个过程以及环节中,甚至患者在简单的临床活动中都有可能出现风险,在临床护理中出现护理风险会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因此手术室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干预非常必要[5]。相关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治疗中对患者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情况[6,7]。保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率。本次研究发现:手术室中有较多风险因素,如果不及时发现就会出现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对手术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减少风险发生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保证。本次研究发现,无论在风险发生率还是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将本次研究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相对比,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8]。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可将手术室风险有效较少,有良好质量效果,可临床推广。

作者:曹东侠

第四篇: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沟通技巧。方法该院针对手术室护理特征编撰了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并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7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落实实施。选择2015年下半年(7~12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5年上半年(1~6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沟通技能评估结果、医患纠纷及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手术室护理管理增加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的管理成效。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5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增加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能,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控制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医患纠纷事件,应推广使用该管理措施。

[关键词]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管理

沟通是手术室护理中体现人性化特质的最好途径,为此该院对手术室护理沟通技巧进行了严格管理,并编制了专项管理措施,并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7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落实实施。该研究选择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实施后(2015年下半年)和实施前(2015年上半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应用前后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院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7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落实实施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选择2015年下半年(7~12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5年上半年(1~6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指征,术前两组患者均意识清晰,无术中、术后死亡者。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0.19±18.36)岁,住院时间5~14d,平均时间(9.68±4.69)d,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14例,局部麻醉17例,复合麻醉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21±19.24)岁,住院时间5~13d,平均时间(9.08±4.16)d,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13例,局部麻醉19例,复合麻醉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分为专项培训和具体落实两部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2.1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该院基于现代护理人员必备沟通技能和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对象,对培训内容进行细分。(1)现代护理人员必备沟通技能:①说话的技巧性。护理人员需通过说的方式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传达各种信息,需要护理人员基于护理专业知识,训练语言组织能力、断字断句、语言表达能力、开启护患对话等能力,并及时调整自身表达信息。②听/倾听的技巧性。护理人员要求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培训中,需培养护理人员耐心倾听、迅速判断、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将倾听作为信息收集过程,认真收集患者语言中可用的信息。③读的技巧性。读是指护理人员阅读患者语言深意的能力,因而要对护理人员理解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倾听和阅读分析,对患者特征及基本情况做出判断,更好的与之沟通,或及时将获得信息反馈至医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④写的技巧性。写是一种书面的沟通方式,护理人员需掌握一定的医疗相关材料书写技巧,培养护理人员书写、记录重点的能力,在与患者沟通中可以通过书写记录方式,迅速记录重点内容,便于收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对患者充分的尊重,杜绝了资料混乱情况的发生。(2)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的对象:患者(或家属)、医师和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后勤科室)。①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需要保持朋友般的姿态,在培训中,要求护理人员避免形成高冷姿态,主动放低姿态,与患者积极交流,尽快消除患者的神秘感。护理人员要主动发起对话,从侧面或适当开玩笑的方式切入正题,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需求,及时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疑惑等,减轻心理负担。②与医生的沟通技巧。在手术室中,医师和护理人员属于互相依赖、相互帮衬的状态,因而要求护理人员与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应对护理人员术中配合等沟通做出高标准、高要求,术前护理人员与医师交流沟通,保持术中默契性。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作为医、患信息的传递者,及时将两方的信息传达到,尤其像医师传递患者信息时要保证语言的精炼性、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③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后勤科室)。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护理人员需保持与后勤或辅助科室的联系,处理手术室相关问题,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沟通的通畅性,获得后勤部门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1.2.2具体落实措施(1)术前沟通:术前1~2d,手术室护理人员来到病房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来意,行术前访视。护理人员从介绍手术流程,负责医师、该院良好医疗条件,减少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顾虑。整个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亲切地与患者、家属交流,耐心倾听患者或家属的倾诉,并快速判断、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尽力解决患者或家属问题,并向医师反馈治疗相关信息。(2)术中沟通: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室后,尽早行心理干预,讲解手术成功案例或转移注意力等,减轻患者恐惧感。同时,简单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布局,缓解其紧张感。患者情绪稳定后,告知其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讲解术中护理人员将始终在患者身边,可随时解决各种问题。术中护理人员与医师沟通要平稳、平和,避免慌张、慌乱等情况发生,减少对医师和患者的干扰[2]。(3)术后沟通: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术后随访,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恢复情况,耐心倾听其感受表达,并仔细询问患者各方面内容,虚心询问患者护理服务有无不足之处,尽心改善。在随访中较容易出现医学术语,护理人员尽量耐心解答,用简单明了的语句介绍,不可含糊其辞或无视患者疑问。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中,需注意患者隐私保护,充分尊重患者,并给予患者休息、营养等康复指导。1.3观察指标1.3.1护理满意度比较基于手术护理规范,编制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项目:穿刺等操作技术、服务舒适性、服务主动性、健康教育、情感关怀等,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患者术后离院前,由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两组患者均发放4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1.3.2护理人员沟通技能评估两组患者离院前,对于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进行评分。自制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估表,评估项目为:清晰表达自我观点、说服/劝说患者能力、耐心倾听能力、合理判断患者需求能力,每个项目评分均为0~25分,总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越好。由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调查表,并当场收回。两组患者均发放4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1.3.3不良事件情况监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患纠纷情况,并统计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1.4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5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技能调查评估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不良事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医患纠纷情况。观察组未发生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4例(10.00%,4/40)安全不良事件。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χ2=4.211)。

3讨论

该研究对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应用前后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沟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5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可知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且患者对于沟通良好的手术室护理服务较为认可和满意。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增加沟通技巧专项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能,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控制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医患纠纷事件,应推广使用该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侯利环,李亚洁.手术室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报,2013,10(19):7-11.

[2]郭春蕾,张小妹,周秋萍.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动态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10(4):23-26.

[3]陈飞燕,金红兰,虞晓玲.基于权重分析的某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5(12):56-58.

[4]廖冰野,韦南茉,李美清.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8(12):64-65.

作者:张颖 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护理部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14584.html

    相关专题:地球物理学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文化创意艺术解析与思考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研究(3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