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文

一、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角审视《傲慢与偏见》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首先要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具有审美属性的文本,对其分析评价时要看到其思想内容的真、善、美以及作品的语言美和意蕴美,优秀的作品都集思想、语言和意蕴之美于一身。仅从作品的人物对话就可以让读者体会到语言艺术的形式美和引人深思的多层意思的意蕴美。下面仅选取《傲慢与偏见》中的两个对话来分析小说的审美意蕴和美学价值。当男主角达西毫无避讳的对宾利小姐直言自己喜欢女主角伊丽莎白,宾利小姐由于吃醋得紧,就立即问:你看中她多久了,请问,我什么时候向你道喜啊?[[[]孙致礼译.PrideandPrej-udice[M].译林出版社,2005.]]达西回答:女人的想象力真够敏捷的,眨眼功夫就能从赞赏跳到恋爱,再从恋爱跳到结婚[4]。这样的对话使人感觉语言简洁、凝练,还给人无限的的智慧启迪和无穷的遐想。从宾利小姐的角度说,她爱达西没有错,错就错在她为人心胸狭窄、尖酸刻薄,面对心仪的人喜欢别人,明智的做法是保持一颗善良宽容的心,以自己的才、貌、德吸引、感染和征服达西,而不是以贬低或讽刺情敌的方式来打压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喜爱。从达西的话语看来,除了对宾利小姐的讽刺进行反击外,更显示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他目前对伊丽莎白的感觉只是喜欢或赞赏,距离恋爱和结婚还远着呢。再如,当伊丽莎白的姐姐,美丽温顺善良的简认为自己与宾利先生的结合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她会得罪宾利姐妹并失去两姐妹的友谊,伊丽莎白对姐姐说了下面一段话: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得罪了他姐妹所招来的痛苦,比做他的太太所得到的幸福还要大,那我就奉劝你拒绝他[4]。人一生中会时不时遇到和简小姐类似的进退两难的挫折或冲突:爱情与友情的冲突、情感与伦理的冲突,爱国与爱家的冲突、忠与孝的冲突……,人生就是由不断的冲突和矛盾构成。每当人们面临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时,首先不能逃避,然后一定要冷静下来问问自己的心,自己究竟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权衡一下自己不同的选择各自会有什么样的得与失,最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就必须学会放弃或者两害就其轻。

二、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视《傲慢与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上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因而具有什么样的文学”[[[]冯景阳.文学概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同时,爱情是人类的情感之一,也属于人类意识,脱离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存在,爱情也会成为虚无。在《傲慢与偏见》中,传统和主流的看法认为女主角伊丽莎白是拥有正确爱情观与婚姻观的女性代表,而其好友夏洛特则被打上错误爱情观与婚姻观的标签。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作品的人物放进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人物的婚恋选择的话,传统的观念应该被颠覆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处于农耕封建社会向工业资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女性的地位似乎比在封建社会中更低,对男性(父亲、兄长或丈夫)的依赖更大。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与男性的合作共筑了家中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与基础;而在工业社会即将到来之际,家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男性出去经商创业而不是在家里与妻子合作来获取,这样就造成了女性的地位较之以前更低下。很多女性一旦失去男性(父亲、兄长或丈夫)的庇护就会面临失去生活基础和生活保障的危险。重温夏洛特的婚姻选择过程,可以看出夏洛特选择与伊丽莎白的表兄柯林斯结婚并没有错。首先是伊丽莎白拒绝了表兄柯林斯的求婚,尽管他已经谋得了一项体面、有一定经济收入的牧师职位,而且将来还会继承自己家的房地产,但她对他毫无好感。夏洛特在得知此事后,就有意与柯林斯多接触,倾听他向表妹求婚失败的痛苦、安慰他、鼓励他,短短的两天就让柯林斯把伊丽莎白抛在脑后,转而向她求婚。这种喜剧化的转变表明柯林斯不爱表妹也不爱夏洛特,他只爱“结婚”而已,把结婚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夏洛特接受柯林斯的求婚也仅仅是冲着对方的地位和财产而不考虑他是否招人喜欢、两人之间是否有感情、婚后是否会幸福。夏洛特接受柯林斯的求婚的确是明智而且是最好的选择。夏洛特深知自己相貌平平,很难引起异性的注意,由于家境一般,父亲将来也不会有多少嫁妆给自己,因为根据当时英国重男轻女的继承法,女儿无权继承房产和地产等不动产,只允许获得一定的现金做嫁妆,未来的生活着落在哪里?自己只有通过结婚才能不致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同时,只有像柯林斯这样愚蠢迂腐的年轻人才能进行闪电般的求婚,换做其他地位相当、但稍有有头脑的人是不会娶她这样一无长相二无财产的二十七岁的大龄女孩的。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结合就顺理成章了。从历史的观点看,夏洛特接受柯林斯的求婚是由她的个人条件、社会地位和生活实际决定的。假如夏洛特不嫁给柯林斯,自己就会年龄越来越大,钱财越来越少,在父亲过世后从社会的阶梯上迅速向下滑落,甚至很可能失去立身之所。这样的悲惨未来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又何谈人的尊严、友谊和其它人类情感的满足?聪明的夏洛特深知经济基础对她未来生活的决定性作用。再来看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婚恋过程。伊丽莎白是一名外貌俊美、才思敏捷、性格机灵、思想独立、意志坚强的女子。她获得了四名男士的爱慕:第一个是她的那位趋炎附势、愚蠢无趣、自卑与自负集于一身的表兄柯林斯,第二个是全书中外表最帅、最有风度、最讨人喜欢可是内心最卑鄙、最龌龊的威科姆,第三个是达西的表兄菲茨威廉,他相貌一般但性格和蔼、举止优雅、谈吐大方、绅士派头十足,最后一位自然是最终成为伊丽莎白丈夫的达西先生。上述四人中,表兄柯林斯和达西向伊丽莎白求过婚,另外两名都与伊丽莎白两情相悦、相谈甚欢但却最终不得不放弃她,原因是两个男士都没有财产而女士也没有钱。伊丽莎白的每一段感情的起伏都似乎受一只无形的手的控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财产、金钱、货币,或者叫经济基础。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感情经历了厌、恨、敬与爱的发展过程。伊丽莎白刚开始非常厌恶达西的傲慢无礼,后来又痛恨达西拆散了她心爱姐姐简与宾利的良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淌和了解的深入,她逐渐对达西产生了敬意和爱意。伊丽莎白虽然长相漂亮、魅力十足、才识过人但性格有一大缺陷:偏激和偏见。因此,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毅然决然地无情地拒绝了他。

达西对伊丽莎白的情感经历了蔑视、兴趣、爱慕、爱恋和迷恋地不顾一切的过程。初始时,达西认为伊丽莎白长相可以但并不能打动他的心,他甚至蔑视她,因为她的社会地位较低,家人(主要是母亲和两个妹妹)又很没有教养而且还有卑微的亲戚们。可是不久,达西发现了伊丽莎白身上所拥有的真实、善良、活力和俏皮的幽默。他对她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开始有意地观察她,发现她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可爱,开始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当这种爱慕发展成爱恋时,达西再也顾不了她的身份低、她的家人粗野、她的亲戚卑微了,开始向她求婚。达西第一次求婚以失败而告终。但达西从伊丽莎白的口中得知了她对他的偏见和自己身上的的确确存在着对陌生人傲慢的缺点。当达西再次出现在伊丽莎白的面前时,以往的傲慢居高临下不仅消失无影,而且显得那么谦和有礼,对她的卑微的亲戚也十分友好真诚。为了爱,达西改变了自己几十年形成的待人接物的习惯,并且不计较对方是否爱自己,默不做声地利用自己的关系和财力替伊丽莎白一家解决了最大的危机,力挽伊丽莎白一家陷入声名尽毁的地步。达西对伊丽莎白爱的深、爱的真和无私,最终俘获了她的芳心。但是,除去个人的性情与情感因素,达西与伊丽莎白成功的爱情和婚姻最终还是由达西的巨额家产为保障的。伊丽莎白第一次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参观了达西所拥有的雄伟壮丽的庄园,这让她有了一种心动的感觉,认为做这个庄园的女主人也不错;达西之所以能够帮助伊丽莎白化解家庭的重大危机,也是因为他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都表明纯洁的情感和资产在爱情和幸福婚姻中都必不可少,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与保障。伊丽莎白和夏洛特都是聪明睿智的女性,她们的婚姻都是由各自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情感因素固然重要,但男女方的经济基础却更为关键。因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处于时代转折的交汇处,妇女对男性的依赖更大。女性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获得所需的地位、情感独立和精神自由是难以实现的,她们最终脱离不了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女性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独立权时才有更大的情感独立和精神自由,进而才能在爱情婚姻中拥有更大的主导地位。结语奥斯丁凭借她对所处生活环境和时代深刻观察的基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以最精湛的语言,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给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爱情经典。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历史的观点,不仅能够赏析小说的审美属性,更能给人以广阔、客观与科学的视角透视出作品中所蕴含的史学及社会价值。

作者:金莉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sjjj/114342.html

    相关专题:最佳资本结构 影响经济的因素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论文
    下一篇:群众路线下的群众文化建设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