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训课存在的问题。有些高校为了强调国贸专业人才宽口径、通用性的特点,会给国贸专业开很多校内实训课,比如外汇、商务谈判、ERP沙盘模拟、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等。他们重视实训课数量,却忽视了实训课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外贸岗位需求。以国际贸易模拟实训为例,就存在课时占比偏少和实训内容不够直观的问题。课时偏少带来的是教学内容的压缩,学生只能体验个别外贸流程的操作,很难获得较为全面的系统性训练;而仅通过电子邮件的往来和角色扮演来完成实训,学生则无法直观感受外贸流程。2.校外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使学生可以和真实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外贸外语的应用和商务谈判的技巧等,是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最佳途径。目前,国贸专业校外顶岗实习通常分为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和集中实习(通过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其中分散实习的单位区位分布较为分散,一般和学校没有签订合作协议,管理难度较大。选择的实习单位是否和专业对口,是否存在虚假实习的情况,企业导师有没有传授外贸操作技巧给学生等问题,学校都是很难掌握和控制的。集中实习也面临重重困难。首先,企业缺乏积极性。为了提高国贸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大多积极参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但对于企业来说,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收益非常有限,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培养在校生,还不如直接聘请有外贸工作经验的人直接上岗,企业普遍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高校只能通过领导和教师的个人资源、校友资源等和少数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其次,实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企业导师忙于处理业务,很难抽出时间教导学生。此外,外贸工作还有私密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学生很难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客户是外贸公司生存的重要资源,很多外贸公司不愿意让实习生接触有客户信息的单证,而单证操作是外贸岗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外贸操作技能方面很难得到提升。此外,外贸业务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历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订立合同、履约等阶段,每个阶段又牵涉到很多环节的工作,每笔外贸业务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有时候,一笔业务没有跟完,实习期就已经结束了,实习效果肯定就不十分理想了。再次,缺乏监管和制度保障。虽然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时,一般会签订合作协议,但由于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协议通常不会对企业有太多约束。而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的立法和机构来监管校企合作过程,学校、企业、学生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比如学生在实习期应享受的薪酬和休息的权利,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保密义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以享受的政策优惠,以及应履行指导学生的义务等。校企合作缺乏监管和制度保障,这很可能会带来劳资纠纷、泄密等问题的发生。最后,考核方式、内容单一。目前国贸专业以校内考核为主,考核形式以试卷、论文等书面形式为主,考试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很少涉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这种方式很难考核国贸学生的技能水平。而校外考核成绩则由企业导师评定,简单地考核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等,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来考核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校内外考核分别由学校和企业展开,校企之间既没有沟通,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经学校考核合格的人才不一定符合外贸企业的需求,实习企业的考核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培养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对策和建议

如前所述,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国贸专业人才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以学校和企业为中心”的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把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招生

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在试验自主招生改革,除了参考高考成绩之外,高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的特点来选择人才。国贸专业招生时同样可以根据外贸职业能力需求选拔人才。招生前可以和外贸企业召开座谈会,校企共同讨论人才选拔的标准,招生工作也可以邀请部分外贸企业人员参加,共同选拔比较适合从事外贸行业的、沟通能力较好、外语基础较好、有一定商业头脑的潜在的外贸人才。

(二)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要面向社会,根据外贸职业能力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计划前,要事先到外贸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各地方外贸行业的特点,确定现阶段外贸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确定课程设置,完善培养计划。就现阶段而言,培养国贸专业人才,不能再继续一味强调“宽口径和通用性”,而要更加重视如何提高国贸专业人才的技能。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课等的比重,增加一些可以和企业合作教学的课程,增加能够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践课和顶岗实习的比重。

(三)教学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迎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走出去”是指带领学生到外贸相关企业去参观,比如外贸公司、货代、银行、报关行等,带领学生去一些外贸展会,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进入体验式教学环境,通过亲身体验,使学习的知识更加直观和立体。“迎进来”则是指,部分专业课可采取校企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请外贸相关企业人员进学校召开讲座、授课,把外贸一线工作岗位的最新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传授给学生。除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外,还要通过“走出去”和“迎进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分批次、定期地派国贸专业教师到外贸相关企业去挂职锻炼,帮助教师积累外贸实战经验,更新外贸业务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请外贸相关企业来学校对教师展开培训,或者直接以教师和企业人员结对的方式,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外贸行业的动态,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顶岗实习

要提高现阶段国贸专业顶岗实习的“质”和“量”。“质”是指要提高现有顶岗实习的效率。一方面,对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要形成约束机制。不能把实习看成是“写几句评语,盖几个章”的事情,要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不能把实习看作企业一方的事情,要和企业及时沟通,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量”则是指提高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比重,增加顶岗实习的时间,有条件开展改革试验的高校,甚至可以尝试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实施的“三明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先校内学习,后校外实习”的培养模式,转变成“先校内学习,再校外实习,最后再回到校内学习”的培养模式。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增加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同时,学生经过校外实习,发现问题后,带着问题回到学校,他们会更加清楚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此外,在考核环节,校企要共同制订和国贸专业技能相对应的考核指标,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后,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学生的实习考核情况,帮助学生改正实习过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还必须有政府的参与。首先,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虽然我国在宏观上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也在持续增加,但具体优惠政策的细则,比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税收上的减免、专项资金的支持等,还未能在各地方出台并落到实处。其次,政府还要通过立法对校企合作进行监管和约束。如前所述,政府要通过立法并设立相关机构,来确定实习过程中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实施监管。

作者:叶春霜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82236.html

    相关专题:笨办法学python第三版 兰州新闻物流商会捐物


    上一篇:成人教育大学生网络信息论文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