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农户视角下新农保满意度研究

【摘要】参保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下称“新农保”)的满意度影响着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新农保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模式的背景入手,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到对新农保满意度的研究中,以陕西省11个地市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农民对新农保的主观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3个公共因子,设计出新农保满意度模型,并对陕西省11个地市的新农保满意度进行排名。

【关键词】新农保;满意度;因子分析

一、文献回顾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养老需求[1]。陕西省政府于2009年9月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对新农保开展试点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如今新农保在全省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户是直接受益对象,因此农户对政策效果的评价也应该是最客观和真实的,本文就将以农户视角对陕西省新农保满意度进行研究,以期发现陕西省11地市的新农保满意度情况等。柳青瑞等(2012)通过对20省市的农户进行调查,综合分析选出新农保了解程度、个人账户了解程度、新农保信任程度、财政补贴信心、参保意愿强烈程度等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最后表明政策信任程度、政策了解程度和缴费给付水平三个公因子对新农保满意度影响较大[2]。有关新农保影响因素的研究,黄碧丹(2012)运用Logis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参保的影响因素表明,农户的年龄、健康状况、儿女数、土地拥有数、不确定因素和新农保的制度设计等因素是影响新农保的因素,并结合厦门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对策[3]。国外的养老保险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4]:一是老年人的照顾方面。焦点在于谁是责任主体,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应该承担赡养责任,家庭成员供给老年人的生活资料;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是养老的主要担负者[5],RoberE.Kane的《有关照顾和支持老年人问题的国家政策比较》中阐述了政府为主要责任者的思想。本文以农民对新农保的态度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部分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新农保影响因素的次序性分析,对新农保的满意度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满意度指标选取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调查小组2014年1月所进行的《陕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问卷》调研活动,采取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样方法采取多级整群抽样。首先,在陕西省每个市选取1-2个县;然后在每个县抽取1个村。如延安市是黄陵县七丰村,榆林市是米脂县郭家沟和府谷县徐家湾,渭南市是大荔县新兴村,咸阳市是三原县罗李村。经实地走访陕西省10市、区的农村新农保覆盖地;最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村选取30户农户开展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53份,获得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为88%。样本的具体描述见表1。

(二)新农保满意度的指标选取

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采取的是顾客满意度理论--ACSI模型。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对消费对象和消费过程的一种个性、主观的情感反映,是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指标。而新农保满意度是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一个主观情感反映,亦能用调查的多个观测变量进行反映,因此该理论可用来新农保满意度的研究。文本拟选择新农保满意度为因变量,指农户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偏好程度,满意赋值为“1”,不满意赋值为为“0”。根据ACSI模型,农民对新农保的满意程度因素可以分为农民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表1)。在具体操作中,在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参加新农保情况、对新农保评价以及风险偏好等20项原始变量中,根据相关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组尝试,进行淘汰,选择最适合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提取的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进行筛选、提取的公因子数目在三个以内为原则,最后选取的自变量有:新农保政策满足需求、新农保的补贴标准、新农保的待遇水平、缴费年限15年的设定、按年缴纳保费的制度、新农保捆绑的制度、经办人员的服务、政策宣传工作[6]。

三、新农保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一)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测

在因子分析前需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验,可以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或者KMO检验。根据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48.462,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KMO值为0.700,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7]。

(二)公因子提取

对7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得知前三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68.909%,一般认为累积方差达到60%就可视为提取出主成分,本文中新农保满意度模型中可以提取出三个公因子。在选取变量之后,由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得知公因子的含义模糊不清,要用方差最大正旋转法对公因子进行旋转得到因子旋转载荷矩阵(见下表)。“方差最大”就使各个变量在任一因子上的载荷都向高和低两极分化,从而使各个因子的实际意义更明确,更易于解释。经过对因子进行旋转,得到三个公因子,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就是要提取所选因子的共同因素。X1、X2和X3都是有关新农保政策,而对缴费年限、缴费时期的评价间接体现出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的信任程度,因此可以命名为“政策信任”;X6和X7是新农保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展现形式,呈现在农户面前的形式,农户也就可以根据这些形式来切身体会新农保的质量,因此可以命名为“感知质量”;X4和X5新农保政策的另一个展现形式,而这两个也正好顾及到农户的参保意愿,每月55元的养老金发放,农户是否会感到满意以及新农保捆绑式的缴费政策农户是否愿意,这两项都体现农户的意愿,因此用“农户意愿“来命名比较恰当。

(三)新农保满意度测量模型及分分析

在提取公因子之后,要计算尺因子得分,然后再根据权重得出满意度测量模型[8]。

四、陕西省新农保满意度排序

根据以上新农保综合满意模型,结合之前的因子得分,可以算出每个市的总得分,进而可以进行排名,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陕西省各市在新农保满意度方面的综合排名顺序,延安市、渭南市和铜川市位列三甲,而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的排名比较靠后;综合各市的经济实力而言,此排名与各市的经济排名并不一致,说明新农保的满意度并不仅仅关乎经济实力;从此次新农保研究出发,在新农保满意度综合模型中,公因子“对政策的信任程度”一项所占比重最大,对结果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第一公因子分值比较大的在最后结果中也得到了相应体现,例如延安市、渭南市,第一公因子比较小的相应的结果也小,例如商洛市。也间接反映出渭南市、延安市整体对新农保的政策比较信任,觉得15年的缴费年限合理并可以接受,按年缴费也是比较理想的缴费方式,而商洛市整体对新农保政策信任程度较低。延安市应参保902985人,已参保848372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3.95%,高于全省72.5%的参保率;收缴养老保险费8507.81万元,与结果所示相呼应。第二公因子为“感知质量——对政策的执行认可度”,表中可以看出,宝鸡市和渭南市整体得分较高,说明这两地在经办人员服务和政策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而安康市和商洛市在这两个方面则需要改进。宝鸡作为全国新农保的第一个城市试点,为新农保全国推广摸索出经验,创出“宝鸡模式”,在推行过程中,得到宝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在陕西日报上进行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宣传服务到位,联合邮政储蓄,以诚挚的态度赢得好评。渭南桑树坪镇四举措稳抓新农保征缴工作,一是狠抓宣传员,通过召开基层党员干部会、群众会、院落会、悬挂横幅、刷写宣传标语、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农保政策和业务经办知识,促进新农保基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上门征缴,采取村干部包联、业务经办工作人员扎点办公、上门征缴等好多灵活征缴方式。三是规范工作程序,四是加强基金管理。桑树坪镇新农保知晓率达到98%以上,充分显示出该地区宣传工作做得到位,从桑树坪镇的新农保宣传也可以显示出得分较高的渭南市的整体水平。而安康市和商洛市都在陕南,这里经济比较不发达,分布着诸多国家级贫困县,这对新农保的政策宣传等经费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陕南地区地形比较复杂,交通不便利,这也无形中对当地新农保的宣传造成一定的困扰。第三公因子为“农户意愿”,即每月55元的养老金标准和捆绑制度两个指标,可以看出延安市和咸阳市更满意,而汉中市和商洛市则满意度较低,截止到2013年底,延安市累计为155078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金11489.33万元。汉中市经济水平较低,每月55元的标准略显不足,而榆林的经济实力比较强,相对物价水平等都比较高,则每月55元的水平对当地农民来说可能也是杯水车薪,导致满意度较低。

五、结论

根据新农保综合满意度测量模型及因子分析计算结果来看,陕西省新农保满意度主要受政策信任程度、感知质量和农户意愿三个因素影响,并且程度按照此顺序依次降低,得出陕西省11地市新农保满意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延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杨陵区、宝鸡市、西安市、榆林区、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陕西省新农保满意度存在地域性差异,关中地区整体得分较高。也就是关中地区农民对新农保的实施等满意度整体较高,而这里所指的“关中地区”不是严格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泛化的,相较于陕南和陕北而言的。而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以及陕北的榆林市的整体满意度都比较低。显示出陕西省新农保满意度存在地域性差异。新农保满意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西安市和榆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是其新农保满意度排名只居于中游;杨陵区的经济总量在各市中最少,而起新农保满意度水平居中上游水平。这就显示出新农保满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成正比,但是也存在密切关系,如陕南三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其它省份,而新农保满意度也排名靠后。

参考文献:

[1]尤爱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柳清瑞,闫琳琳.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66-73.

[3]黄碧丹.农户新农保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市试点区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2.

[4]桂丽.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经验及借鉴[J].社会保障.

[5]董理,李卢霞.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88-92.

[6]肖云,刘培森,高珊.影响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的若干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9):70-74.

[7]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胡波,郭骊.实用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王倩 闫俊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农户视角下新农保满意度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93465.html

    相关专题:滁州学院学报 战斗之心传承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