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 >

探究机械设计能力培养

1实施机械产品的全过程体验

自我效能这个概念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个体对能否成功掌握特定任务的信心。按照自我效能理论,亲历性、替代性的工作经验都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而高自我效能与低自我效能相比,更加能够促进行为的成功履行,为学生在企业成功立足服务[5]。教师通过真实机械产品设计、加工、制作全过程的训练,让学生们切实体验现实工程中理论知识应用各个环节,通过经历一个机械产品或机械系统全过程的基本训练,将所学的现代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公差与技术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机电系统控制等系列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具体的实际应用和工程训练。设计题目由3部分组成:①封闭式。教师命题;②半开放式。教师提出功能目标;③开放式。学生自主选题等,学生自主选题主要考虑学生长期感兴趣、有一定研究积累的特长。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兴趣选题,充分调动社会、家庭参与研究训练的积极性,题目采用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原则,具有学生感兴趣的诸多因素。如管道爬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糕点切片机的设计与制作、具有逃生功能自动窗的设计与制作等。以往学生完成了理论设计任务后,常常有一种错误的直觉,认为设计已经完成,而在实施机械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实践训练中,许多学生才知道更大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市场调研—购买配件—加工零件—组装装配—修改设计—安装调试等等环节,这些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书本可作参照,需要学生调动自我潜能去发现市场、联系厂家、动手制作,实验室里的小设备学生是最经常的访客。这种学习是带着问题的学习,学生常常是追着教师请教答案。在设计制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学生的产品有可能面临的却是失败,例如机08单洪超小组设计制作的双向爬杆装置,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导致产品强度刚度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机08封立泽小组设计制作的双螺旋桨钓鱼船由于零件设计选用不当,导致联轴器连接失效,这种产品设计失败的体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与吸收。学生们正是通过亲历这种基于产品实现全过程的设计训练,使其在大学阶段学到了“活”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了在实践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个体面向工程实际的自我效能[6-7]。

2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实现课程后延续化培养

美国国家培训实验室总结的学习金字塔模型证明,合作学习和实践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根本方法。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总是刚刚把教学内容讲完,课程也面临着结束,合作与实践环节根本来不及实施,更别说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因此我们在系列课程开始时,就介绍项目设计的相关内容和设计要求,布置学生按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研究设计学习小组,一般为3~5人,鼓励不同特长的学生搭建项目小组,鼓励男女协调搭建项目小组。项目小组设组长一名,主要制定设计规划、把握项目进度,分配工作任务等;经过充分讨论酝酿后,项目小组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任务。通过项目的完整实施,让每一位小组成员真正领会团结协作的内涵[8]。由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环节课内学习只安排了两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产品的加工制作与调试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课程结束了,项目没有结束,如何延续指导,给教师了带来较大困难。课程组采取了“化整为零”、“课后延续化”培养的模式,即:课内培育、课外追踪、延续化培养,对设计任务制定分阶段成果考核的目标。学生在每一个实践环节既要有阶段成果,产品制作完成又要有最终成果,课内成果记为课内成绩,课外成果记为创新学分。教师指导采用定期指导和不定期咨询与询问两种方式,定期指导主要指在课内实践教学阶段,要求每组学生在2~3周的时间内,调研—制定方案—讨论—分工设计—绘图—汇报成果,教师评定阶段性成绩;不定期咨询与询问可能贯穿整个学期,尤其是课程后的延续化跟踪培养,要求项目组成员就前期的设计在后续的加工、购买材料等方面发现问题随时可向教师咨询,教师随时可询问学生项目进展,提出指导意见或建议。教师定期指导采取当面指导的方式,教师不定期询问采取当面指导、网络联系或通讯交流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课程后的延续化跟踪培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与课外科技活动相辅相成,各项目组在课程后学期内举办1或2次项目组之间的交流,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展示项目成果[9-10]。在2011年举办的CDIO国际大会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就他们的设计体会进行了精彩的发言,获得了与会国际人士的好评。

3结语

“基于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机械设计能力课程后延续化培养模式是在有效整合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某一“真实机械产品全过程的设计与制作”的实施,以设计研究小组为实体,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做指导,课内培育、课后跟踪,实施机械设计能力延续化培养,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动手制作产品,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机械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11]。(1)整合机械设计内容,培养整机设计理念。从机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出发,以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使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连续化”、“递进式”的培养,摈弃了传动机械设计教学存在的“只见树不不见森林”的弊端,实现了产品设计、制作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12]。(2)以学生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设置贴近工程的实践项目,以学生设计研究小组为实体,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做指导,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3]。(3)倡导主动实践,提升工程实践自我效能。将传授理论与要求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制作,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在设计、思维、动手、创新等多方面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自我效能,增强其选择工程职业的信心[14]。(4)课内培育、课外追踪,实施机械设计能力延续化培养。通过课内培育、课外追踪,课程结束项目延续的模式,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与课外科技活动相辅相成,实现机械设建筑工程论文计能力的培养目标。

作者:蔡晓君 窦艳涛 刘湘晨 刘占民 徐林林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探究机械设计能力培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qyjj/168441.html

    相关专题: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


    上一篇:消防工程的应用(共4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