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生活化德育的动态生成性分析

摘要:生活之于德育不是工具,也不是手段,是交互融通的复杂过程。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是生活化的诠释。德育是生活,而生活不全是德育。在生活化德育形成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相互交错的动态生成关系。本文就生活化德育的动态生成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动态生成

一、生活化德育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腾飞,我国的居民收入逐渐递增,而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下降,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不良社会风气有滋生蔓延的趋势,急需从社会大环境、人们的具体日常生活中重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道德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德育强调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尊重道德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受教育者能够重塑德育实践目的,把握道德的内涵,运用道德生成规律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有意识地引导道德主体分辨善恶,构建美好的生活愿景,培养完全社会人的过程。

2.现实意义

生活与道德的统一性即生活的道德性和道德的生活性。道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在长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向上的心理与精神需求,道德与生活相互统一。生活化德育是德育的根基,生活化德育又是从生活到实践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目标是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准,是人类生活全方位的展开,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脱离了生活化,德育成为无本之木,空洞乏味,倾向于教条化、知识化,不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与发展。

二、生活化德育的生成过程解析

1.交互生成

道德的产生源于生活。道德作为一种更高于物质生活的心理需求,离不开生活世界、实践世界和科学世界。人类作为主宰世界的高等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解放了双手,开发了大脑,产生了语言,形成主客观思维。马克思指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各种需要,维系各种关系过程中有了高于生活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物质的生产是人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劳动方式作用于劳动资料。它是以人的交往为前提的,通过交往合作,解决了生活的需要,建立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交互性也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商品的交换,货币的度量及分配、消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阶级社会的产生,还产生了教育、政治、军事、宗教等的需要。从阶级地位的关系中,道德的需要受制于物质生活,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离开交往,道德便无从谈起。

2.实践生成

道德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生活是在现实生活、可能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的生活由各种各样的实践方式达到。自然界本身无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只有人类通过智慧与双手来完成。实践是满足各种需要的原动力,是实现现实需要,解决未来需要的唯一方式。马克思说: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人的实践是生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实践的作用下,劳动变得有价值和实体意义,劳动也满足了人类基本的发展与时代进步需要,实现了人类文明的一次又一次飞跃。因此,生活与实践是相互交融的,没有实践性就没有生活的起点,就不能产生道德需要。

3.内化生成

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是主观能动地吸收与接纳,从而实现道德自律阶段。由于传统社会强调集体利益、集体观念,社会道德占主导地位,人们对这种道德的主体过程、生成过程、实现方式理解不够,没有发挥个体道德的主观能动性,致使道德出现教条化与脱离实践的现象。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说明人类在生活、生产创造人类世界的实践过程,人类的自身对各种道德知识本身也有一个自我接受、体验、反思、感悟、觉悟、领会、维系的过程。生成性是人的主观思维作用于生活世界,起到了主体内化的作用,人类构建美好的生活需要,形成主观的意愿,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主观努力,沟通人与人关系,构建人与社会的秩序,达到构建精神生活需要。这个阶段是个体德性生成与德育引领与超越的过程,过一种真善美的现实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高了自身对道德的认同与接纳,巩固了道德的地位,学会运用道德去评价善恶,去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行为准则与社会道德规范。

4.超越生成

道德的发展受社会物质生活与人类交往关系制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阶级地位的限制,但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自身创造性,对未来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是有超越现实特点。正是因为人性的超越性才构成了不断发展完善的道德图景,生成了共同维系的道德准则。人类不满足于现状的道德追求是产生美好生活的动因,超越性产生了某种品质,习惯的养成,推动了人类社会对美好道德追求的实现。

三、生活化德育生成的目标

1.现实生活目标

德育是生活,但生活不一定都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成的目标是一种具有自觉的有目标、有目的的教育。德育面向生活,不是面向社会中的一切生活和生活中的一切,而是体现主观的意愿努力,具有道德实践意义的现实生活,促进主体人格的独立,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需要,把握现实生活的根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2.可能生活目标

道德的境界不在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不顾利害,不屈于物质需要和个人私欲的愿景与敬仰。它是以牺牲个人的感性而显现的存在,志高行远。德育面向生活,不仅指个人日常生活,还有理性的科学生活。人是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统一。实践生活是以生活为基础,融合感性与理性,使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融入、渗透于社会实践中,发展完善于社会关系中,倡导真善美的可能生活目标。实施生活德育不是取代别的德育方式,而是从更加主动性、主体、自觉性出发,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发挥德育的示范与带动效应,传递德育力量,更新德育内容,引导德育价值,关注生活质量。

3.理想生活目标

随着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德育价值的多元化,德育课程从文本走向动态生成,生成德育生活体验与美好道德目标。德育教育的开放性、动态性、内化性、超越性引领人们志存高远。德育的现实性批判不道德生活,发挥人的道德生成与道德良知作用,追求美好幸福的真善美生活。正是那些对美好的意愿、善良的举动、崇高的信仰的追求,才形成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理想形态的德育生活目标终会实现。人不满足于现实生活,才有了高瞻远瞩的目标,才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使追求到了想要的幸福与完美,也不是结果,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只有人类能够创造未来,创造可能生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生活。

四、小结

生活与德育是统一的,它们是道德发展中的融通过程,生活中有德育,德育超越生活,其关系是互促的、互适的、互为的。在实现生活化德育过程中要重视主观人格的独立、主观能动性确立、主观思维创造性发挥,又要摒弃传统德育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违背道德的本源,会使德育流于形式,失去实效性。生活化德育是德育实践需要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的过程。离开生活,德育无从谈起。生活化德育是构建完美幸福生活的必由路径。

作者:丁霞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生活化德育的动态生成性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95062.html

    相关专题: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上一篇: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究
    下一篇:在校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