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早期英语教育论文

一、马礼逊的中国早期英语教育途径

马礼逊作为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他不仅是新教传教事业在华开展的先驱,还是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之一,同时还是一位中国早期英语教学的引介者。他在中国进行早期英语教育途径有以下几方面。1.创办英华书院。由于马礼逊早期在广州、澳门以及香港等地进行小范围的传教活动时,或多或少地都曾收留过当时的儿童,教习其英语,进行基督教教义的讲解。而在当时,受清廷禁教令不准传教士进入内地以及华人不得教洋人习中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传教士办学、传教等事根本也无从谈起。因此,马礼逊则将自己的传教活动转向了南洋群岛、马来半岛等华人聚集地区。1818年,马礼逊于马六甲创办、附设12所小学的著名书院———英华书院。虽然英华书院并没有开办在中国本土,但是其却是为华人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其课程的设计以和平传播基督教以及东方文化为主,成为了第一所教授华人英语的教会学校[2]100。马礼逊不仅全面主持英华书院的创办,同时,还自己捐款1000英镑作为办学经费;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学院于1820年建成。英华书院一向贯彻“中英互动教学”为其办学方针,书院一方面教授欧洲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另一方面也同样教授以中文为母语的人进行英语、科学知识、欧洲文学以及基督教教义的学习。同时,马礼逊为了更好地将英华书院办好,还亲自指导、选派教师,自己也承担着一些教学任务。马礼逊按着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的不同,采取了分班、分级的教学方法,并使用不同的教材,以达到更加符合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如,初级班主要开设汉语、英语、翻译、英文语法、数学等课程;而高级班则主要以中文到英文、英文到中文的双语互译以及英文写作课程等。而教学手段则采用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他反对死记硬背、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英华书院的英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马礼逊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华人学习、学会英文,以便于自己传教活动的开展,他将英语教育一直放在了英华书院的首要地位。同时,他也将天文、地理、欧洲历史等基础科学知识纳入到英语课程的范围之内,这无疑促进了华人学生们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有效地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这也令英华书院的学生们都可以用流利的英文阅读《圣经》,并熟练掌握了算术与一些地理知识,掌握了一般的中西方历史常识,并会使用地球仪。而马礼逊将英语与其他西方文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英文教学模式,也成为了日后其他传教士学校所效仿的教学模式[3]111。2.自编英语教科书。马礼逊在华进行传教的25年期间,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中国人学习英语,他共编写英文书刊21本/部,还大量翻译了与中国语言、教育、文化以及历史相关的书籍,如马礼逊翻译的《大学》、《三字经》、《三教源流》等。而马礼逊所编写的英文书刊,则有一些被直接用作于马六甲英华书院英语教学的教科书,如《汉语言法》、《中文英译》、《英国文语凡例传》、《中英会话》、《中国:历史及其他,学校教科书对话教材》等[4]95,这些英语教科书也成为了中国早期英语教育的最早教材或读本。与此同时,马礼逊在编写英语教材之外,还与美国美部会的传教士们于1832年共同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英文报纸———《中国丛报》。该刊物所刊出的内容不仅涉及了中国政治、语言、文化、宗教,还包括有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商业、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学术性的文章。同时,《中国丛报》还开设有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的英文翻译,如《千字文》、《三字经》、《诗经》等,其中马礼逊在两年之内就在该刊物上发表了91篇文章。《中国丛报》不仅是早期中国国学以英语为媒介走向西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窗口,同时,它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英语学习也发挥着一定的补益作用。3.编纂《华英字典》。马礼逊为了更好地为传播教义服务,他还于1808开始编纂《华英字典》,经过7年的艰苦工作,该书的第一卷《字典》终于在1815年正式出版。该卷是马礼逊依据嘉庆12年刊刻的《艺文备览》所英译的汉、英对照。第二卷《五车韵府》,则是于1820年出版。而第三卷《英汉字典》于1822年正式出版,该卷内容包括单字、词汇、句型等的英、汉对照。整部字典在1823年出齐,共有六大本,合计4595页,该字典全部由马礼逊独自编纂完成,历时15年。《华英字典》将中国社会政治、语言文化、教育制度以及文化经典等名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英文解释。马礼逊在编纂的过程中,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所用的中文参考书就多达万卷之巨,仅从《康熙字典》中引用并加以英译的汉字就多达4万以上。从客观角度来讲,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不仅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西传,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更为中国早期英语教学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教学工具,为促进中国早期英语的学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马礼逊对中国早期英语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

马礼逊创办英华书院的目的虽然不是为了真正将英语教学引入我国的学校,也不是为了促进以英语为媒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而是为了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基督教思想在中国传播时不会受因语言障碍而受阻,是新教传教事业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讲,马礼逊创办英华书院、编纂《华英字典》以及自行编写英语教材等举措,为中国早期英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马礼逊对中国早期英语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引入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教育仅以汉语作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而英语教学的引入,使得我国传统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并迈出了学校教学媒介多元化的第一步。马礼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西方较为成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并将其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了有机融合,对随后我国逐渐开展的学校英语教学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5]179。其次,通过英语教学将西方教育的思想与观念引入我国。马礼逊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引入我国后,对近代知识分子理性地对待我国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产生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后,也促使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产生了极大改变,在增加了传统学堂的教学内容之后,还进一步了解、认识到科学知识才是增进民族财富,提高国家国防能力的根本。综上所述,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马礼逊对中国早期英语教育的影响。马礼逊将英语教学引入我国虽然是出自于自身对新教传教的需要,但是,英语教学也的确是由马礼逊在鸦片战争前被其引入我国,其自行编纂的《华英字典》以及一些早期的英语教学所用的教材,为中国日后早期英语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正是马礼逊的早期英语教育,才会进一步促进中国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在中国大地的全面开展,并使英语教学与学习的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影响并促进了当时中国官立学堂英语教学的开展。因此,由于马礼逊引介而开始的中国早期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思想,对中国后期的英语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毋庸置疑的。

作者:韩芳 李建婷 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早期英语教育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85214.html

    相关专题:健康之路杂志 高分子通报


    上一篇:高校广义安全文化论文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