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国内经济 >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

【摘要】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美学的能力。探究存在的问题旨在寻找可信性对策,使高校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渗透

【作者简介】郝蕾(1981~),女,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最基本、最富有张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之一,通常能直接注视和反映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而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简单来讲就是在鉴赏和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感知音乐中蕴含的真谛及内涵,并通过音乐使学生的审美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一、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的缺失表现

就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及教育资源分配来看,我国高校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教学的意识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多数学生都将音乐科目作为一项个人的兴趣爱好,并没有想要真正的学习音乐知识,更不懂得如何真正的理解音乐和感知音乐,基本的音乐和审美素养也是比较缺乏,而随着教育事业逐步推进,一些音乐审美教育的缺失也逐渐清晰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资源短缺

部分地方高校对将审美教育融入音乐教学的理念应用意识较为淡薄,这些高校长久以来都将音乐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技巧的运用和音乐知识的传授方面,将音乐教学进行的过为简单化和片面化,仅是把音乐教学看作是乐曲欣赏、乐曲演奏、音乐家点评等内容结构单调、简单的娱乐性课程,忽视了对审美教育的融入和应用,进而无法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观念、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的发掘,也正是这种音乐教学意识的落后和片面的思维最终延缓了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也与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另由于部分高校对审美教育或者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调节大脑和缓解情绪的科目,因此会厚此薄彼的将校内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其它科目的教学,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在教师资源的分配上,音乐教师过于“老龄化”会导致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也无法跟上时代潮流,无法将审美教育与渗透于乐教学中,有些甚至根本没有这种理念结合意识,使审美教育在高校音乐中的渗透和发展停滞不前。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当、学生对审美理解有偏差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形式,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和解说语言配合完成,方式过于老套和单调,尽管教师有时也会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但通常不会要求学生参与讲解和分析,仅仅要求他们聆听,或是教师自己完成讲解,不仅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程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无法达到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目的。此外,有些高校还片面的认为音乐的表现形式无非就是唱歌跳舞,因此为了丰富下学生课余生活就简单的举办一些晚会或者歌唱比赛,严重偏离了国家设置音乐科目的初衷。将审美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学还有一个绝对要引起重视的因素-学生。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于教学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内的学生群体由各个地区的学生组成,有些甚至来自于国外,这也就导致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和本身的音乐素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音乐都仅仅是为了选修学分,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和了解音乐,更谈不上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兴趣了,而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倘若缺乏兴趣,也无法引领学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领悟审美的魅力,从而加大了将审美教学渗透于音乐教学的难度。还有一点就是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对音乐和审美的思考和想法,学生也无法理解教师将审美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真正意图。

二、审美教育渗透于高校音乐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积极融入审美教育新观念

教学理念决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新的教学理念会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高校教育思想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校音乐教学中去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这种新教学理念的实践作用,而且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感知美、领悟美、学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帮助他们站在美学角度去感受音乐本身所带来的惊喜和内涵,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也只有学校和教师首先完成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变,才能进一步促使学生转变对音乐的学习态度。另外,学校还应当适当加强对于音乐方面的师资力量,打造一只青年音乐教师团队,这主要是因为青年音乐教师对于新教学理念的接受和应用都比较快,而且由于与学生年龄差比较小,更容易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距离感。

(二)改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审美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渗透,因此,高校音乐教学方式必须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在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教学主体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他们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学会欣赏和感受音乐之外,更要亲自参与和实践,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创新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和审美素养、对音乐和审美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以及音乐经历的不同,教师应当在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之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抒发对音乐作品的看法和理解,鼓励学生多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从多角度理解音乐,甚至可以说是触碰音乐作品的灵魂,另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音乐技巧训练方案,为他们今后在音乐中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红.“以审美内科医学论文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变革及有效途径[J].大舞台.2013(02);

[2].马巧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时空.2015(03);

作者:郝蕾 单位:北华大学


    更多国内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渗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gnjj/161835.html

    相关专题:什么是金属功能材料 论文投稿网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研讨
    下一篇:企业内部管制审计问题论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