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英语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和学者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凭借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及学习语言特点的天然优势成为了新颖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故事教学法;儿童语言学习特点;反思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故事教学法正是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形式来进行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二级目标:“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二、故事教学法的优势

故事教学法对如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着天然的优势。故事教学法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语言的特点。儿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般有以下特点:边做边学、意思先行、摭拾习得、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有丰富的想象力、好玩好动的天性、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注意力短暂、有好奇心的天性、强烈的交际欲望、偶学偶得的能力(JayneMoon,2005)。

(一)边做边学(Learnbydoing)、好玩好动(Senseoffunandplayfulness)、有很强的模仿能力(Capacitytoimitate)

不同的学生因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先天因素,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和接受能力都不同,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学习上。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要求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和体验性。其中体验性就是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用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强调肢体的参与。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故事教学法能在教学环节中积极调动儿童的各个感官,并且有效利用儿童的身体语言,让他们将观看、听闻、触摸、想象、体验的事物表演出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二)意思先行(Goformeaning)、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Creativeuseoflanguage)、强烈的交际欲望(Capacitytoimitate)

对于儿童来说,靠记忆学习英语,容易让儿童产生畏惧抗拒的心理。而故事教学法能让孩子摆脱死记硬背。随着故事片段不断的重复,语言也在不断的复现,能够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所学内容。因为故事有情节,有角色,孩子能轻松地根据故事情节理解词句意思。实际上,故事就是在重复和学习之间架设起了理解的桥梁,实现了故事教学法和英语学习的有机结合。这正符合Swain在输出假设理论中所强调的可理解性输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孩子表达的机会并不多。而故事教学法能够增加课堂中的语言输出活动,使得孩子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三)摭拾习得(Pickupchunks/formulaiclanguage)、偶学偶得的能力(Capacitytolearnincidentally)

针对儿童这一特点,Krashen提出的习得学得假设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儿童习得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无意识掌握语言的过程,学得则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有意识掌握语言的过程。儿童在故事教学的帮助下学习词句,实际上就是在英语思维下学习英语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无意识地全部吸收,相反,是简单词句的习得。儿童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并不会高效的掌握全部语言知识,而是偶然的习得几个词句,当相同的情景出现时,能刺激儿童很快记起所学的词句。

(四)有丰富的想象力(Senseofimagination)、有好奇心的天性(Strongsenseofcuriosity)、注意力短暂(Shortattentionspan)

孩子能否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产生共鸣和参与感,决定了学习质量。故事教学法在课程设计上,一方面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细致地了解现代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通过中西方经典童话故事或是创编改编的新故事,实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动演绎。将儿童感兴趣的人物角色和相关话题设计到课程内容中,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使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反思

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故事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但是故事教学法对于教师的挑战和要求也是巨大的,首先,故事的选取和编排要求教师有过硬的语言功底。在挑选故事或改编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考虑故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兴趣点,还要注意故事所涉及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接收等问题。其次,故事讲述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在故事教学法中,学生学习发音、词汇、句子等这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在故事的呈现、讲述、练习、表演、续写中完成。这就涉及到单词及句子的复现频率,句子结构的难易程度及语言是否地道实用的问题。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将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要注意以上这些问题着实不易。再次,在教师讲述表演故事时,肢体动作、角色音色的转换及区分度又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另外,学生在故事表演活动中会比以往愈加活跃,在课堂上会过于兴奋,难免还会出现故事表演上的参差不齐,所以课堂组织和控制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控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纪玉华.母语在儿童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一一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眼科医学论文2002(9):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孙维尉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290802.html

    相关专题:经济论文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上一篇:公司高管法律问题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