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养殖业地方性培植与开发分析

摘要:养殖业历来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经常被作为地方性富民措施予以发展。但由于养殖业是一种竞争激烈、风险较高的行业,在作为一个地方的产业进行发展时,应当客观、科学地培植和引导,才能降低风险,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损失。笔者凭借多年来从事畜牧业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养殖业的特点和市场规律,就如何选择和发展好地方性养殖业进行探讨,为地方性养殖业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殖业;地方性;培植与开发

1当前养殖业的特点

1.1大众化行业

大多数养殖项目都是传统项目,是广大农民最熟悉的一个行业,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易入行、易形成规模,一旦有利润空间,很容易一哄而上,竞争激烈,养殖业由于高峰与低谷的振幅明显而不稳定。

1.2持续消耗型

养殖面对的是动物生长发育,需要不断投入饲料、药品、饲养管理劳力等,一旦积压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导致效益下滑甚至亏损。

1.3鲜活产品运输、中转困难

养殖产品特别鲜活产品远距离运输、中转非常困难,且损耗大、风险高,同时在运输和中转过程中受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受伤甚至感染疾病,如果运输管理不当还可能导致动物的死亡等。

2如何选准适合地方发展的养殖项目

选好养殖项目是发展地方养殖产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时代,评价一个养殖项目是否可行,主要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是否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由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营销能力三个因素决定[1]。而提高养殖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的依赖于原有的客观条件,有的靠后期的培植和建设,对于一个地方而言,首先应当尽量选择发展客观条件上具有优势的养殖项目,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

2.1自然资源优势

养殖都要依赖于一定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域、气候条件、草场、品种等,依托良好的资源可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生产特定品质的产品,从而形成竞争上的优势。以广西天峨县为例,其拥有21.3万亩宽阔的龙滩库区水面,且气候适合、水质良好、水产品品质好,无疑是难得的优势资源。此外,天峨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3.6%,是国家级林业县,近年来天峨县林下养牛、养羊、养鸡等不断兴起,不但产品品质好,且成本低、效益显著,因而天峨县的森林资源也是一种养殖优势资源。

2.2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2]。从养殖业来看,首先考虑所在区域位置是否有利于获取生产资源,是否有利于与消费市场、加工基地衔接等;其次是饲料工业、旅游、交通运输等配套产业与互动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提高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支持能力等。如天峨六画山鸡过去饲养主要于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一带,以农村农民散养为主、自繁自养,饲养方式落后,发展缓慢,不成规模。

2.3技术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发展养殖业需要多方面人才,如养殖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经纪人队伍、创新人才等。同时,养殖者自身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就是一种优势,从事养殖业提倡“就熟不就生”、“十年磨一剑”,尽量选择发展当地群众熟知的养殖项目,以及当地市场基础好的项目。此外,历史人文因素形成的传统技艺、特色产品、特色品种、特殊技能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如能开发利用,也会形成特殊的优势。如天峨县始终把科技作为提高特色养殖产业的重要支撑,狠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实用技术的推广,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相互交流经验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科技能人、乡土专家和农民技术员,涌现了全国科普带头人吕昌发、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法人代表吴国英)等一批优秀的农民养殖专家,这些农民养殖专家对地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2.4区域规模与集群优势

俗话说“一个店铺成不了一条街”,有规模才能吸引资源(包括人才),才便于与消费者对接。区域内的同行不一定是竞争对手,也可能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单个养殖企业规模难以对接大市场时,通过区域开发形成群体规模也是一种优势。

2.5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调整和扶持措施可以改变竞争关系。目前,国家支持养殖业的途径有12种之多,因势利导地引导群众发展国家重点支持的养殖项目,并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和地方养殖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也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开发好养殖项目的途径

3.1做好地方性养殖业的科学规划和布局

依据养殖资源、产品市场容量、区域承载能力等因素,在科学评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养殖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设置发展规模,合理布局区域养殖生产。如天峨县在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中,始终高度重视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把科学规划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为开发利用好库区渔业资源,天峨县委、政府提出了“开发讲规划、航道讲畅通、坝首讲特色、湖面讲亮丽”的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时邀请上级专家和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后,编写了《天峨县龙滩天湖渔业发展规划》,为库区渔业科学养殖、规范养殖奠定了基础。在山鸡产业发展中,全县同样十分重视规划工作,提出“养殖讲品牌、开发讲规模、销售讲质量、整体讲效益”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天峨县山鸡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天峨县特色养殖业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为各产业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3.2构建合理的经营主体结构

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应当避免单家独户的“零敲碎打”做法,立足地方实际,引导培植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形成结构与规模合理,产业与经销一致,利于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营销能力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引导,推进养殖业集约化、产业化进程。如天峨县在培植地方养殖业的同时,注重引导养殖户成立养殖企业、合作社及协会等,目前全县有2个股份制企业、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3个养殖协会,这些企业、合作社和协会在养殖业产品的开发及销售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天峨县山鸡产业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县,社员总数172人,年组织销售山鸡苗及成品山鸡100万只以上,销售收入达4732万元,销售纯收入达567.8万元,社员户人均增收1776元。天峨县山鸡产业专业合作社对全县山鸡产品生产和销售发挥重要作用,先后被评为2008年广西养殖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青年示范社,央视一套、央视七套、广西卫视晚间新闻都对该合作社作过专题报道。

3.3找准市场定位

发展养殖业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找准市场定位,才能针对性打造区域性产品特色,形成地方品牌。要注重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分析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策划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经营模式,找出特点、亮点,为当地养殖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印象鲜明的形象,才能突出市场竞争优势。

3.4科学规划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在养殖业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养殖业综合水平,促进区域环境协调,避免发展养殖与环境保护及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矛盾冲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地方特色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推广、养殖设施外观及建筑特色等方面的因素。要加强对养殖场选址和建设规划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养殖业总体水平,保护环境,保障区域内各行业协调发展。

3.5构筑产品营销网络

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是发展养殖业的难点,更是重点,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同步开展营销体系建设,摆脱产品销售被动,降低市场风险。一是要培植营销龙头,根据当地产品特点和客观条件,通过培植经纪人队伍和提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专业场户带动、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有效的营销方式;二是引导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配送中心、生鲜超市等市场网络的对接,积极开发网上营销等多种销售渠道,构建可靠的营销网络;三是发展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途径。在养殖业发展中,还应当高度重视本地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因为本地市场是本地产品在区位上最具竞争优势和最易把握的销售途径;四是注重产品包装,要根据生活需要和社会人文因素在新、特、异、精等方面下功夫。

3.6培植地方产品品牌

养殖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品牌对于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日益重要。一是要通过推行地方养殖技术标准,推广地方特色品种、特色养殖模式等措施,打造地方共同的特色并开展宣传、认定工作,如“三品一标”认定等,形成地方特色品牌;二是引导养殖企业注册商标,建立企业生产技术规范和良好的经营理念,并积极申请相关认定,努力培植龙头企业品牌;三是按照国标进行规范养殖,形成自身品牌。以天峨六画山鸡为例,自2007年以来,天峨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天峨六画山鸡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加强对该品种进行特色品牌打造,从培育地方品种、申报“中国山鸡之乡”、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等多方面推进,经过努力,中国经济林协会于2008年授予天峨县“中国山鸡之乡”称号,2009年天峨六画山鸡品种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2010年6月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通过对天峨六画山鸡产品品牌的打造,有效地促进了天峨六画山鸡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发展的同时,销售势头旺盛,产品供不应求,2014年天峨六画山鸡出笼130.2万羽,产值达10416万元。

3.7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培植地方龙头企业

人民群众对养殖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养殖业要长足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推广,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升华地方品牌。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品牌建设、生产能力建设和营销能力建设,提升其龙头作用。要不断加强产品营销、加工、包装等行业培植,引导配套产业和互动产业发展,为养殖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4发展养殖业常见的误区

4.1项目选择图新图奇

从养殖业的特性来看,新奇的养殖项目和产品,要么依赖于特殊的生产资源,要么只是针对特殊的销售渠道或消费群体,不适宜作为地方性发展项目。此外,越是新奇的东西,越是缺乏技术优势和市场基础,不仅不是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发展需要谨慎。

4.2片面追求上规模

规模的形成无疑是与市场对接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养殖产品的市场培育和加工营销体系建设要远比扩大养殖规模慢得多、难得多,没有打好市场基础而盲目地扩大养殖规模是一种及其冒险的行为。实际开发中,应当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和营销能力循序渐进,不能片面追求生产规模,避免将产业推入有规模、无市场的绝境。

作者:马卫国 向兰峰 覃先皓 华靖 单位:广西天峨县畜牧管理站 广西天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更多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养殖业地方性培植与开发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jjlw/139084.html

    相关专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代发论文多少钱


    上一篇: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维生素营养状况分析
    下一篇:莫迪里阿尼雕塑艺术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