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

中国农谷建设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摘要:“创新之谷”是“中国农谷”建设的四大要义之一,要建设好“中国农谷”,就必须建立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荆门市而言,在农业科技方面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着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市场主体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制约因素。为此,荆门应着力从创新科研体制、激活市场主体、搭建科研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农业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主体等要素的汇聚创造条件,逐步构建起“中国农谷”的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中国农谷;科技创新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58(2016)02-0034-04

随着“中国农谷”建设被纳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之中,始于规划概念的“中国农谷”,由市及省,现终于走入国家行列,但旨在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的“中国农谷”,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方面。只有农业科技要素高度汇聚,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中国农谷”才真正实现“中国高度,世界知名”的目标,也才实至名归。

一、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荆门市着力加大农业科研人才引进力度,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荆门市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根据荆门市2013、2014年度市级财政决算数据显示,2013年荆门市科学技术支出为4190万元,占全市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1.80%;2014年科学支出4390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2.01%。荆门市还加大了农业科技专项经费的争取力度。2014~2015两年来,荆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383项,争取专项资金近2亿元。

(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

目前,“中国农谷”已经引进世界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水稻育种专家张启发和朱英国院士、动物疫病防控专家陈焕春院士等“两院”院士,共建33家院士工作站,选聘第三批市级科技特派员24名,拥有农技110专家12名,其中省级专家3名。荆门市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国宝桥米、洪森实业、宝源木业等百家企业已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工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荆门市深入实施“龙泉英才计划”“象山学者计划”“金农能人计划”三大人才计划和产业高端人才引领、人才回归、招硕引博三项“引才工程”,大力引进全市各领域的紧缺急需人才。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个,从业人员5259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211.9%和206.8%[1]。

(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加快

荆门市科技工作围绕“中国农谷”建设大局,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目前,全市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高新区、8个省级开发区、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荆门市累计建立了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基地、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博士后产业基地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创业投资机构、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加速器、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31家(其中部级科研机构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2]。

(四)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荆门市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2项;专利申请量1287项,专利授权量751项。2015年荆门市专利申请总量首次突破2000件,达到2221件,同比增长72.5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61件,同比增长48.34%。全市实现专利授权952件,同比增长26.7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6件,同比增长43.48%。2015年全市累计转化科技成果76项,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达6.25亿元,名列湖北省各市州前茅;登记省级科技成果95项,登记技术合同421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73亿元[3]。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隆平高科超级稻示范项目,平均亩产达910.3公斤,创中稻高产纪录;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与推广、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4号选育与应用项目,分别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三等奖;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及“红宝石”品种开发应用项目获荆门市技术发明一等奖,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田土壤养分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区域性推荐施肥系统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如测土配方施肥、设施栽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秸杆综合利用、健康养殖等。目前,荆门市优质良种推广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85%,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5%[4]。

二、荆门市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不足

荆门市紧紧围绕“中国农谷”建设,通过加强引智和农业科技平台建设,迅速提升了荆门农业科技的形象,但比照“创新之谷”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一)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荆门市科学技术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2013年荆门市科学技术经费支出为4190万元,占全市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1.80%,2014年科学支出为4390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的2.01%,但与发达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一般占GDP的2%~3%力度还有不少差距[5]。其次是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占整个科技支出比重则连年下降。从2012~2014年,市级财政投入都在150万元左右,省市资金合计投入分别为0.0985亿元、0.115亿元和0.136亿元,占荆门市科技支出比重分别为6.25%、5.00%和4.89%,农业科技方投入明显慢于用于工业等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这势必对“中国农谷”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农业科技人才匮乏

近年来,荆门市通过柔性引进,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是,“候鸟”式的院士、专家,对荆门农业科技的作用毕竟有限,荆门市农业科技人才层次总体偏低、人才少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目前,“中国农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不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农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荆门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9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52家,但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还主要依赖外部供应;建立了研发中心的龙头企业也还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研发人员科研能力偏低、科研经费投入有限的状况;农业企业的一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企业与院校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有、效益共享的长效机制[6]。(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不够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与资金投入为基础,如从2013~2015年,荆门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2.15亿、71.37亿、110.1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14%、6.00%、7.8%,农业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也是制约荆门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如荆门市优质稻、棉花、食用菌、名特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已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一区几品”的区域化布局,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够大,规模经济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落后,深加工不足,三产融合度不高,造成整个农业经济效益偏低,农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

三、建设“中国农谷”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旨在引导科技要素不断向“中国农谷”汇聚,并激发科技人才、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性,为此,荆门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改革力度。

(一)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机制

1.设立统一的“中国农谷”农业科技管理机构农业行业广泛,涉及诸多政府职能部门,如农业局、农机管理局、水产局、畜牧局等,造成农业科技政出多门,资金、人员使用分散。为了创建“中国农谷”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议由市科技局、市农业局联合组建“中国农谷”农业技术管理中心,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整合全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并出台涵盖人才引进、项目资助、重点产业支持、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扶持政策。2.完善农业科技管理制度科技活动是最具创造性的,同时也极富有自由性,对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生产的管理应有别于其他生产活动的管理。2015年,荆门市出台了《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意见》,对于高端人才引进、科技创造、企业孵化等创新活动都给予了明确的奖励、优惠政策,这是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最重要的制度保障。3.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体制在科研项目的选择上,要充分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一批服务于“中国农谷”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如在动植物良种繁育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在人才、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4.完善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农业科研人才是引领和推动“中国农谷”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为了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辈出的环境,应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制度,包括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方法。重点推行科研项目管理责任制,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管理整个研究活动过程、管理部门负责考评科研成果的权责利明晰的管理考核机制。

(二)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1.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要减少对无竞争力的企业的保护,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以此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真正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上下功夫、争效益,把科技创新驱动转化为企业的内在需求[7]。2.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一是选取具有“中国农谷”区域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如粮、棉、油等行业企业进行培育,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围绕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不断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农业产业链,以期获取产业链的全价值。二是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高新技企业入驻“中国农谷”,建立实验基地或加工企业,提升“中国农谷”新产品的研发能力。3.服务好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以企业的科技研发为中心,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机制[8]。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发挥特长和优势,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员、助推员,全心全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千方百计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省的项目、资金上争取更多支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优的氛围。

(三)建立多渠道投入体制

1.强化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通过加大科研经费占一般地方性支出的比重,给予农业科研项目更多经费支持;创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2.建立科技投入的鼓励政策鼓励和引导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金、民间资本以及国外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领域,除满足这些资本投入主体的获利需求外,还给予其一定社会荣誉,激发其投入的热情。3.搭建租赁融资交易平台租赁融资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极大推进了金融市场业务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通过租赁融资,可以解决农业科研中所需的一些大型设备购买资金不足的困境。

作者:黄大学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农谷建设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xzgl/176215.html

    相关专题:宁波港 论文发表网址


    上一篇:廉洁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