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应用型本科教学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热点,是我国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提出的新型教学设想。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需要高校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摆脱先前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教学要以理论够用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高度相关,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课程。时下证券市场交易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交易品种日趋繁杂,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在走出校门之后是否能迅速适应市场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如今各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都斥巨资配备了模拟教学软件,这为学生熟悉金融市场提供了仿真平台,同时也能够营造师生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但硬件的投入同时要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匹配。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高校必须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预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此时,作为高校更应该深入思考,只有培养学生多种知识与技能,才能在他们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以便改变大学生所面临的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作为知识和资源高度密集的证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能达到企业所提出的用人要求吗?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并不明晰自己学的专业是否符合自身兴趣,对于将来的职业方向是迷茫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所学专业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内容和状态到底如何,进而提升自身学习的目的性,为今后踏入社会积累相关经验,以提升将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心。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所用教学材料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取得的教学效果。目前,各高校所采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几乎都是沿用以前经典教材,或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其中的部分内容已与实际情况不符,社会在进步,市场在变革,教材内容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与现实联系紧密,但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理论都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现有教材体系的更新没能体现出证券市场所需要的新内容。

2.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开发不足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当前楼市遇冷,居民投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证券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捧。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巨大,因此让学生熟悉怎么应用软件进行证券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高校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几乎占据所有课时,对实际证券投资操作规则及分析技巧的讲解相对较少。高校关于学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的授课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证券投资分析的实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多媒体影片里把一些经典的图形组合用静态的图片格式演示给学生看,缺乏动态的直观感受,取得的收效可想而知。另外,虽然有些高校紧跟潮流,开设了《证券投资学》的实践课程,但大多数学校一般将其分散或集中在学期中的某一段。无论是分散还是集中,其模拟实训所获得的短暂信息与真实市场交易都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集中一周的实践,学生的真实交易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时间的仓促导致学生来不及将所学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故而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3.课程配置不合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现在高校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安排大多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么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理论课教师只负责教授理论,实践课教师也只负责软件模拟的指导。无论是哪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证券投资涉及领域较多,覆盖面较广,内容较细,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相当繁杂。如此多的经典理论杂糅在一起,导致在教师讲授时基本上都是“一言堂”,虽然每个知识点都介绍到了,但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都不是特别深刻,而且缺乏实际市场交易的刺激,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对于一些虽然增加了时间课程,却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分而治之的高校,由于课程教师配置的不同,导致无论是实践老师还是理论老师,都无法对自己所教授学生的素质做到全面了解,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不同教师教学侧重点不甚相同,这样既可能导致某些知识重复讲解,也可能导致部分教学内容缺漏。

三、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补充更新教学内容,紧贴市场脉搏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用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投资分析理论也处于不断更新之中。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紧紧跟随证券投资实践的发展,总结最新的证券投资理论和案例,不断更新和完善《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做到教材内容紧跟市场需要,不落后于实践。

2.增加实验教学力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证券投资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直接接触过实际的证券交易,才有可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同时,通过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或者掌握的不牢靠知识。学校可以加大学生模拟操盘实训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实际动手每日跟踪大盘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通过反复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尽快熟悉市场。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尽快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由于宏观环境的瞬息万变,作为晴雨表中的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经济社会的宏观大势,来挖掘当下的热点问题,并对所选择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选择可供投资的个股。这样在整个选股过程中,就要求学生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让他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通过思考实际问题,挖掘可投资个股,判断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的能力,也就是以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举行相关的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好的激励。通过参与比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证券投资实践中运用所学证券投资理论。

3.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现在高校教师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年轻教师,大多是一个从校园到校园的过程,缺乏实际证券投资业的历练,故而知识结构较简,变化不大,且缺少前沿的社会实践经验。然而,现在的《证券投资学》越来越向应用性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迫使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民办应用型本院校更是如此,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学校未来的生存状况。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更加注意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所以,高校可以轮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历练,身临其境地感受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接触市场最前沿的知识,时刻根据市场需求和动态去调整我们的教学大纲,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提高,教学相长,教学目标才会真正实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将来才更具有竞争力。

作者:张丽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94438.html

    相关专题:明清小说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上一篇:电力信息网络故障自动探测策略
    下一篇:旅游管理的实习管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