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内部控制理论与高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学多样化的发展,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在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与来源于校内外环境的运行风险。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结合高校的运行规律与特点,构建一套适用于高校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期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一、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内部因素

⑴产权不够明确。目前很多高校对风险的管理意识很淡薄,有关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高校自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只是相对于所有权归属于国家,高校仅拥有使用权与经营权,从而缺乏风险意识和法人意识,认为政府无论如何不会让高校破产,继而缺乏风险管控的动力。⑵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作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在推动高校整体工作运行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起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具体的实施状况却不尽人意。很多高校在编制预算时,财务部门仅凭经验核定支出,计划与实际核算严重脱节,标准的制定也不科学,甚至有一部分高校在遇到相关部门检查时找各种不正当的理由逃避,使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达到预想效果。⑶资金来源多元化。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学费收入、校办企业经营收入、培训费,社会捐赠款项及“银校合作”等方式筹资,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确保资金能合理正确使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服务。

2.外部因素

政府不仅是高校的监督者,更是其支持者,其融资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银校合作”使得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积极举债进行校园扩建,高校大额的贷款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与政府的广泛关注。而高校作为特殊的单位性质,国家需要对其进行贷款担保,受传统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的影响,无疑增加了国家与高校之间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对于性质特殊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规范一套严格的贷款制度,仅从信用贷款方向进行巨额的贷款,更有甚者,对于高校高昂的巨额贷款,贷款银行与高校以学生学费存储的利息收入为贷款的补偿,一旦出现债务危机,不仅是高校,国家也要承担巨大的责任。

二、内部控制与高校风险管理结合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对高校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内部控制的管理是导致高校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内部控制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概念性框架,其中一个环节缺失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本文在借鉴COSO报告框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所颁布的建议与要求,对企业与公共性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本质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高校特殊的内部控制环境特点,并为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结合提供可行性依据。从社会利益关系角度,由于高校办学筹资的多元化,在资金运营的过程中,高校与国家、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影响。而内部控制也是对人的各项活动的管理,如高校的教职工的行为是否符合学校规章制度,对于申请项目与科研经费使用是否遵守相关规定,财务人员的工作执行是否符合相关财务制度,管理层对于项目的授权审批是否具有合理性等均是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范畴。因此,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其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是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也要运用一些内部控制的规定。对于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虽然高校在内部控制的设立方面与企业有相同的地方,但是还有很多本质的区别:(1)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高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是保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2)控制程度:高校的日常核算业务不涉及税收和成本费用的核算问题,因此,高校财务报表真实性较高,从而意味着高校对于会计信息的利用率较低;(3)资源使用:高校为了知识的进步与创新,长期重复购置资产、资产闲置等造成的资产使用率低与严重的资产配置不合理。因而,对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框架。

三、高校内部控制的框架构建

参考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将高校的内部控制划分为三个层面:管理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和反馈层面。

1.管理层面

管理层面是为了构建健康的高校环境,高校应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构造决策分析、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彼此分离又互相制约的内部治理机制,确保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高校管理层要进行完善的民主建设,广泛地征询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做到各项决策的合理性与完善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校对资源使用与建设的盲目性,降低财务风险。为了防止管理人员权利的滥用,要进行管理层行权的监督,建立健全的授权审批管理制度,例如,高校会根据不同项目不同的金额范围进行授权审批管理,假设对于5万元以内的会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管理,5-10万之间的项目由财务主管进行审批管理,对于1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需要校长及各部门层层审批管理,并且对于每个项目的审批管理建立检查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反馈与记录。

2.执行层面

执行层面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操作和执行,包括资产管理制度、教学科研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风险的监控和预警。目前,高校频频出现资产管理不当的问题,最为常见的现象是高校基础建设与科研项目存在资金使用与执行进度控制失当的问题,直接导致投资效率不高、项目进度严重滞后、预定工期无法保证等问题,给学校其他工作地正常推进埋下了财务隐患。完善的教学和科研制度有助于增加高校内部资金来源,提高高校的核心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的借贷风险。对高校的债务风险而言,建立措施风险转移机制有助于高校管理者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减轻高校的财务压力,优化高校的资本结构。需要设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来及时监控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3.监督和反馈层面

对高校的监督和反馈主要分为两部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国家要不断强化高校预算与财务管理,进行适当干预和引导,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也必须借鉴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控制机制建立健全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外部监督应该真实报告高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对于高校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应结合外部监督体制,提升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建立起经济责任制度,谁管理谁承担,加大对内部监督的警惕性,防止财务舞弊现象。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不再局限于查账,更要向管理审计或是风险审计导向等方面拓展。由于法律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高校在办学资金筹集、教育经费使用等方面自主权的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已由过去的无风险管理逐渐转变为现在的风险管理,关注高校日常运行中的内部控制影响,已成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完善在管理高校资金、降低财务风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渊贤.治理机制与内控有效性及企业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经济期刊市场出版企业经济论文社,2015.

[2]李延召,李明,司艳萍.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77-81.

作者:赵聚辉 窦敏 刘俭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内部控制理论与高校风险管理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218224.html

    相关专题:博士论文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邮箱


    上一篇:自动分析仪表PH计在污水处理的应用
    下一篇:园林景观设计与设计文化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