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的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高效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是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特点与管理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财政监督;绩效考核

一、财政专项资金概念与管理意义

1、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财政部门拨付本行政区域和本级财政安排的用于公共事业发展、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以及各类惠民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该财政资金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开支范围有明确的界定。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特定的项目以及政策补贴等,应当按“专款专用”原则与经常性经费分别进行核算,严禁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地方。(2)项目预算有严格的管理要求。项目预算经审批下达后,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中,在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客观原因确需调整项目预算的,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提出变更申请,并附带变更政策依据和说明,按规定程序报批。(3)专项资金跨部门协作管理。专项资金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权责分工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综合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审定项目计划,对项目进行业务指导和资金监督。财政部门参与审定项目计划,对经批准的项目计划下达预算,按项目进度进行拨款,对项目专项资金实行监督和绩效考评管理。

2、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财政实力显著提高,财政用于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投入教育、社保、卫生、文化和保障性住房的专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财政专项资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诸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专项资金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好、提高资金使用效能,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意义重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有助于落实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政府要求,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对于落实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2)有助于防范财政资金管理风险。有的项目单位缺乏风险意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给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使一些专项资金被挪用、甚至被侵占,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防范财政资金管理风险,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3)有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面广并跨多部门管理,具体执行中专业性强、复杂性高。专项资金的特殊性,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有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从立项审批到预算安排,从事前的项目管理到事后的绩效评价,都建立了一套基本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近年来,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虽然违反规定使用、挪用、侵占专项资金的问题明显好转,但是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专项资金管理过程控制存在缺陷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宏观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责任还是落在了项目单位。项目单位缺乏科学的资金管理理念、科学的组织构架,内部各机构职责权限不明确。权力与责任未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后,一些项目单位就认为自主权在我手中,考虑更多的是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较少考虑如何管好资金,如何节约预算科学的安排项目支出,如何优质完成项目工作。还有一些项目单位主观随意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不厉行节约,不考虑长远效益,也丧失了过程控制的主动权。

2、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某些项目单位领导缺乏风险意识、绩效意识,在机构设置上不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甚至让不熟悉财务制度的无证人员管理资金,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财务管理弱化。还有一些单位财务人员只管会计核算,不主动参与项目的管理,对项目基础资料审核不严,只是被动处理账务进行会计核算,最终导致财务监督作用无法发挥。而大多数单位技术人员由于缺少工作积极性,对于项目管理并不积极参与,使得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3、专项资金管理缺乏事中监督机制

从现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组织看,一个项目有多个管理监督部门,表面看控制制度完善,但没有一个部门对项目进行实质的事中监督。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缺乏事中监督,财政、审计的监督基本为事后监督,等发现问题,不利后果已然成了定局,对国家的损失也已经造成。

4、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只重视是否合法合规的使用资金,是否安全,是否超预算,不重视考核专项资金使用效能。由于缺乏相关处罚制度,对项目单位没有形成震慑力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有些不按规矩管理的项目单位、超预算的项目单位总是找各种理由同评价部门讨价还价。

三、优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1、遵循“全过程、全员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的理念

财政、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均应树立绩效理念,使项目从立项、分配、到使用中各各环节都遵循“绩效理念”管理。项目单位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专项资金的制度,一切管理围绕大盘考虑,从制度建设到具体管理职责安排,一切按制度、按规矩办,科学的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同时,过程控制应增加项目工作的透明度,实现项目管理的全员参与性,群策群力,各方发挥其长处共同保证项目的优质完成,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达到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

2、项目单位应建立高效、制衡的内部组织体系

首先,项目单位应建立领导、业务专家、财务三方制衡的组织构架,实现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通过由领导、各科室负责人、业务、财务等骨干人员共同组织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办公室,对项目从立项、预算、到具体建设、资金拨付、项目验收、项目交付、评审、审计等进行管理,对大额支出等重要事项应集体决策,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其次,项目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督,赋予单位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监督权力。由于一般财务部门只是事后的核算,没有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监督工作缺乏制度保障,造成财务管理上只管拨款、只重手续是否完备,不问效果。另外,对于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方式方法落后,财务部门重事后核算、重事后评审及审计,轻事前、事中监督。最后,项目单位应抓紧项目建设,重点检查分析资金使用的效益性问题,同时应尽量节约费用,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该用的地方。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能,在内部的管理中赋予各部门职责和权力,实现项目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科学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能。

3、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项目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提高领导的综合管理水平,以身作则地带头遵守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依制度、不依人”的管理理念。同时,重视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使财务人员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各项法规政策和项目情况,做到提前参与项目的概预算。财务人员除了规范会计核算,还要起到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作用,及时为单位提供好的财务建议。

4、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力度

项目单位需要建立自评、自查机制,按月或按季度自查一次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不按规定和批准的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与完整。同时,财政、审计、上级主管部门应不定时从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稽查小组,增加稽查的频率,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由各领域专家组成,对重点项目随机事中稽查(稽查比例5%-10%)。对项目从立项到建设、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稽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责成改正。对违规操作的通报批评,对违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优良项目通报表扬,并对项目的稽查情况作出结论。这样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5、建立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处罚与奖惩机制

财政部门应对绩效评价建立严厉处罚与奖惩机制。对节约预算的项目应奖励,对不厉行节约、管理混乱的单位应通报批评,责其立即整改。建议财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处罚奖惩制度,用严厉的处罚制度和问责制度来保障绩效评价,使项目单位不敢不守规矩,不敢不厉行节约,使绩效评价机制真正落到实处。总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关系政治、经济、社会与民生,要支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财政、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单位三方互相监督、精诚合作,最终实现规范、科学、高效地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确保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林江、刘勇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整合的路径探讨[J].财政监督,2013(22).

[2]李丞: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建议[J].中国财政,2015(23).

作者:封延莉 单位:汉中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20773.html

    相关专题:环境科学 采购成本


    上一篇: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与影响
    下一篇:刍议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